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研究钙离子对藜麦籽粒中淀粉合成的影响.以LL-3,H-1藜麦为实验材料,以Hoagland营养液为对照,以Hoagland营养液加硝酸钙溶液进行高钙溶液处理,以缺钙的Hoagland营养液加钙离子螯合剂进行低钙处理,对灌浆期藜麦籽粒中的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L-3在高钙处理下,可明显提高其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而低钙处理下直链淀粉的含量降低,支链淀粉的含量无显著变化.淀粉合成相关酶在高钙处理下的峰值时间不变,平均酶活性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提高.低钙处理下,蔗糖合成酶(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的活性峰值时间均提前,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的活性峰值时间与正常组一致,籽粒提前成熟衰老,淀粉含量减少.H-1在高钙处理下,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无显著变化,而低钙处理下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降低.在低钙处理下,SS,SSS,GBSS与正常组相比,其活性峰值时间均提前,高钙处理下,平均酶活性与正常组相比明显提高.钙离子对藜麦籽粒中淀粉的积累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施氮处理对稻米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梗稻“农垦57”和籼稻“IR36”两个水稻品种颖果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如下:(1)灌浆期颖果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籽粒灌浆天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籼稻变化明显快于梗稻。增加穗肥施氮量可降低灌浆初期颖果中可溶性糖含量、(2)颖果中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随籽粒灌浆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增加穗肥施氮量能显著降低颖果中直链淀粉含量、(3)颖果中支链淀粉在花后0-10d内增加较快,以后则保持较高比率缓慢地增长,施氮对支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用毛状根再生植株及自交系吉单35为材料,研究玉米灌浆期淀粉合成关键酶ADPGPPase、UDPGPPase、SSS、GBSS、SBE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籽粒生长过程中,毛状根再生植株与吉单35玉米ADPGPPase、UDPGPPase、SSS、GBSS和SBE的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但是毛状根再生植株中5种酶的活性均高于吉单35.毛状根再生植株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增加,从而有效地促进玉米籽粒淀粉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以半冬性强筋品种济麦20和弱筋品种郑麦004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积累变化及播期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播期对两品种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积累的影响存在差异,济麦20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受播期影响大于郑麦004;两品种均以晚播有利于淀粉的积累,适当晚播有利于济麦20支链淀粉的积累,适时播种有利于郑麦004直链淀粉的积累;千粒质量济麦20以适播最大,郑麦004以晚播最大,千粒质量变化与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积累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因此,在生产中应针对不同筋型小麦品种籽粒糖和淀粉积累特点确定适宜的播期,以达到提高产量和优化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大麦H602和Golden Promise构建的134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利用构建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对2个生长周期的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及总淀粉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8个与淀粉含量相关的QTL位点.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相关QTL有2个,均位于染色体7H上,贡献率分别为8.52% 和7.83%;支...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及其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甘肃省主要种植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以及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不同,由此造成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用正丁醇结晶法分离得到荔浦芋淀粉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采用HPLC排阻凝胶色谱法测定荔浦芋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纯度和相对分子量质量.结果得到,荔浦芋直链淀粉的纯度为100%,其保留时间为7.55min;荔浦芋支链淀粉的纯度为100%,其保留时间为6.35 min.直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质量为5300,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质量为61500 .  相似文献   

8.
选用4个不同品质类型的粳稻品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成熟期籽粒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浆时期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及淀粉分支酶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程度都较小。灌浆后期淀粉分支酶对味度值的影响较大。3种酶活性与淀粉谱特性中的最高粘度、下降粘度值在灌浆前期呈负相关关系,后期呈正相关关系,3种酶中Q酶在灌浆后期对淀粉谱特性的影响最大,灌浆后期酶活性高,有利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退化是淀粉糊化后分子链重排的过程,为了探究直链/支链比值对淀粉退化的影响,本文采用碱性甘油超声提取小米淀粉中直链淀粉,通过非对称场流分离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线衍射法,对3种不同直链/支链比值的小米淀粉的颗粒形貌、晶体结构、结晶度、糊化特性、退化行为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碱性甘油超声提取法对小米淀粉颗粒形态影响较小,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对糊化温度无显著影响;3种小米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为蜡质小米淀粉<碱性甘油超声提取小米淀粉<普通小米淀粉.实验结果证明在4 ℃储存7 d小米淀粉的退化程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糯高粱籽粒淀粉含量及组分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18A等4个糯高粱不育系与35R等5个糯高粱恢复系按Griffing方法Ⅱ组组成20分组合,估算了糯高粱籽粒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亲本不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不同,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配合力也不同,在酿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上,选育优质酿酒高粱组合应选择总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含量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  相似文献   

11.
桄榔淀粉的级分及其凝胶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正丁醇结晶法分离得到桄榔(Arenga pinnota)淀粉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后,采用HPLC排阻凝胶色谱法测定桄榔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纯度和相对分子量。结果得到,桄榔直链淀粉的纯度为100%,平均保留时间为6.48min,支链淀粉的纯度为100%,平均保留时间为4.12min;直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为45000,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为5600000。  相似文献   

12.
苦荞重组自交系群体淀粉组分含量和产量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米荞×晋荞麦2号"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各株系的产量和淀粉组分含量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RILs群体淀粉组分含量和产量均存在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变异系数为支链淀粉含量(31.92%)产量(27.04%)直链淀粉含量(26.42%)总淀粉含量(13.00%)。产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不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聚类分析筛选出了产量和淀粉组分含量的极端和优异株系,为苦荞产量和淀粉组分含量变异机理的研究和不同加工用途苦荞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几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测定其单粒或半粒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胚乳结构,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盛期之初,杂交稻籽粒平均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粒间差异较大,至灌浆盛期之末,其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增高,粒间差异减小;杂交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性状的分离与胚乳结构变异没有明显确的关系,胚乳结构可能不存在遗传传分离。  相似文献   

14.
蕨根淀粉分离及颗粒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参照Badenhuizen法制备了蕨根淀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淀粉颗粒性质作了初步研究,并用重结晶方法对蕨根淀粉的直链和支链组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蕨根淀粉颗粒的形状多为椭圆形、圆形;表面光滑无裂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上的微尺可测得蕨根淀粉颗粒粒径为5~31μm.重结晶8次可得完全纯化的蕨根直链淀粉;反复3次加入正丁醇去除残留的直链淀粉,可得完全纯化的蕨根支链淀粉.  相似文献   

15.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及结实期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多品种、多年、多播期分段抽样试验结果表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变化过程可用三次曲线方程进行模拟;从模拟方程的相关参数分析说明,稻米直线淀粉含量的有效积累天数与品种结实期持续的时间(天数)有关,产期持续时间长的品种其有效积累天数长;齐穗后20d内这一时段是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的主要时段,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齐穗后20d内温度的关系可分为4种类型:(1)正相关反应型;(2)负相关反应型;(3)二次曲  相似文献   

16.
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籽粒品质是评价小黑麦品种优劣并决定其利用方式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共15个国家的113份冬性六倍体小黑麦种质为材料,对2个年度收获的成熟籽粒的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干物质、灰分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113份冬性小黑麦种质籽粒的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干物质、灰分及蛋白质含量变异范围分别在54.23%~66.93%、39.99%~48.59%、17.37%~20.31%、90.71%~91.81%、10.75%~19.33%与13.02%~20.27%,其变异系数在0.17%~12.19%之间,其中干物质含量变异系数最小,灰分含量变异系数最大。方差分析显示,亚洲、欧洲及美洲的六倍体小黑麦品种的籽粒品质间存在显著差异。6个小黑麦籽粒品质指标的多样性指数在1.993~2.065之间。小黑麦籽粒的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r=0.958)、直链淀粉含量(r=0.887)、灰分含量(r=0.401)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蛋白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可将6个小黑麦籽粒品质性状综合为2个主要成分,即以支链淀粉含量为代表的淀...  相似文献   

17.
玉米淀粉的热力学性质与消化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种不同直链/支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Hylon Ⅴ和Hylon Ⅶ)的热力学性质及体外消化性进行测定,进一步分析了淀粉热力学性质与消化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支(蜡质和普通)玉米淀粉与高链玉米淀粉(Hylon Ⅴ和Hylon Ⅶ)的热力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高支玉米淀粉的起糊温度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18.
对分离方法影响玉米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方法对玉米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的微观结构、碘亲和力、蓝值、平均聚合度(DP)、平均链长(CL)和摩尔平均链数(NC)影响较大,而方法三对它们与碘形成复合物的λmax有较大影响;与玉米原淀粉相比,分离方法使玉米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的结晶相由A型转变为C型,同时使它们的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高抗性淀粉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M344和抗性淀粉含量较低的小麦品种武春3号重组自交得到F2∶3家系,对F2∶3家系抗性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膨胀势进行了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分析了小麦抗性淀粉与其它淀粉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18,P≤0.01),通径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对小麦抗性淀粉含量存在正向影响,直接通径系数达0.169;小麦抗性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151,P≤0.05),但与膨胀势间呈不显著负相关(r=-0.57)。小麦抗性淀粉含量(Y)与总淀粉含量(X1)、直链淀粉含量(X2)及膨胀势(X3)间的回归方程为Y=0.289+0.007X1+0.037X2-0.033X3,该方程可解释抗性淀粉7%的表型变异,说明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最密切,其次为总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用质构仪测定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方法,制备了去蛋白淀粉、脱脂去蛋白淀粉,采用正丁醇-异戊醇反复结晶法分离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并制备成凝胶,利用质构仪进行硬度测定。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3912x+19.305,相关系数R2=0.9953,方法的回收率为98.86%~100.6%,标准方差为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