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受教育者这一主体出发,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的原因是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性化。并提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为: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关系如:平等性、双向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拓展新的教学方法,在教育环境中要注重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是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学生也具有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客观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是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学生也具有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客观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平等交往、双向互动、辩证统一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保障和体现,以弘扬和培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提出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根本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指向。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商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缺失表现是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被动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动机功利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态度消极化。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强烈的主体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呆板陈旧。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对策,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主体性教育;优化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时代新内容;切实提高“两课”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合理发挥;科学构建评价体系,促进教育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利用环境的多样性、多重性、隐蔽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发挥其隐性渗透的教育作用,对受教育者施加潜移默化渗透式教育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法与中学德育的结合中,教育者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营造优雅的校园物质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7.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在高校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重视不够、途径单一、教育者自身素质限制等因素,影响了实践效果的发挥。因此,要从思想上重视、增强理论研究、扎实开展实践活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提高教育者素质等方面来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现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话题。目前,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角度探讨这一问题的较多,而从教育者的主体性角度涉猎的则较少。故此,本人尝试从后者探讨之。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教育的自觉形式。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必须提高自身审美素养,按照美的规律教育人、塑造人,重视教育的审美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应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判断力四个方面。努力学习审美理论和积极参加审美实践活动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素养的基本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中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实效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的基本要求,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效是通过话语内容的传递实效和受教育者的行为实践反馈实效展现出来。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发出与接受实效、接收与认同实效、受教育者的行为实践与反馈实效进行评价的标准,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效,进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存在的价值和功能发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主体性意识的增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网络化的生存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主体性扩展.在思想教育领域中,网络教育的引入则改变了大学生传统思想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这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适应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2.
成人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包括国家赋予权力的成人教育行政机构(代表政府)、学校(包括从事成人教育的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接受教育的广大成人群体.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主体性,对搞好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交往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培养个体健全人格。本文从工作方法和策略的视角,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交往教育实践,着重论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应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重要原则,探索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工作规律。  相似文献   

14.
"参与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质是一种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的参与互动行为过程,它强调教育过程的整体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主体双方的合作性以及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参与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思想转变,教育中主客体关系观念的转变;有利于促进教育模式的变革,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取向,把这种思想和价值取向渗透于教育的始终,作为达到教育目的的途径,它就是一种方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重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促进其自我发展的方法;是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变消极为积极的方法;是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性,扬长避短的方法;是教育者用爱心帮助受教育者,托起希望和明天的方法,是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真心实意帮助其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科学角度去讨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问题,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主体包括管理组织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客体是形成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知识体系;载体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中介。  相似文献   

17.
网络作为当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对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青少年产生了强烈冲击,它已成为高中生获取信息、认识和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面前一个很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的哲学理论提出后,已经运用到很多学科中去。以往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过很大成绩,但由于环境的变化及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这种"主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逐渐被更为合理的"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取代。倡导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和人文关怀的"交往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成为消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困惑的手术刀。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主体,并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探讨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简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探讨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指出要积极构建网络平台,创新网络思想教育途径,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教育优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