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交专用道系统包括公交专用道的路段、停靠站、交叉口交通渠化与信号控制、交通管理设施、线网布局、公交车的设计、智能管理控制系统以及公交专用道的交通管理等。对城市公交专用道系统的交通设计应当以系统工程方法论为指导,研究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再根据交通需求和设置条件选择合适的路段进行具体设计,从而形成网络化、系统化、规模化的公交专用道系统。  相似文献   

2.
采用苏州智能公交运营系统获取的公交运营数据,结合数据库技术、组件式GIS技术Super Map Objects,以及层次分析法(AHP)、TCQSM模型等科学方法,利用C#语言开发出智能公交分析系统。系统能够运用合理的指标进行公交场站、线路及公交专用道分析,指出公交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善的地方,最终给出整改措施。经过苏州公交数据实例验证,该系统指出的问题与公交实际运营中出现的问题相吻合,因而该系统可为公交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车速差的量化分析方法.选取深圳市54条道路,总长208.4 km,其中公交专用道长度143.8km.使用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站点数据和路段数据,分析了深圳市主要道路公交专用道的车速特征.在消除公交车与出租车2类车辆行驶特性差异和公交停站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公交车与出租车之间车速差的差值关系获得了公交专用道对于公交运行所起作用的量化值,并验证了该作用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公交专用道对二次车速差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路段站点密度、站点形式以及站点位置因素对二次车速差的影响均不显著;公交专用道总体上起到了作用,使用公交专用道能显著减小高峰期公交车速与其他车辆车速的差值,提高公交运行效率,但仍有部分专用道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结合合肥市阜阳北路公交专用道改造工程,在对规划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公交专用道的形式、站点设计及交通工程的改造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公交专用道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解决方法,为其他类似公交专用道的改造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交优先的理念及公交专用道等设施的发展对NOx等污染物的减排有重要意义,基于车辆、道路、交通等因素的仿真模型成为研究公交车辆污染排放的最有效工具。本文以城市公交车辆NOx排放为研究对象,围绕公交车辆、公交专用道、公交站台三个方面对当前研究领域应用的主要排放模型进行了整理,得出如下结论:当前仿真模型的发展要求需要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微观模型和多种模型及算法的组合,使仿真过程和结果精准化;大量模型研究为揭示公交车辆单车排放特性提供了重要依据,耦合多要素的模型研究是当前仿真分析的主要方向;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有利于改善公交车辆的工况并减少排放,相关模型的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排放效益;扩散模型和微观模型等大量用于站台、道路等的优化设计,确保接送乘客的效率提高并减少NOx污染。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设公交专用道对于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中心城区一般存在人群密集、空间狭窄、车辆混杂等问题,公交运行速度不高,在有条件的道路上进行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是体现公交优先的最主要的表现,该文结合合肥市长江中路公交专用道的设计实践,对老城区设计公交专用道存在的诸如专用道位置、站台选址、站台几何设计、过街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范馨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9):12172-12178
本文研究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方法,以贵州省贵阳市城市道路为实验城市,融合了电警、卡口过车数据、公交车GPS数据、公交车线路数据、公交车站点分布数据、道路基础信息数据和电警、卡口地理信息数据。构建视频检测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公交车和社会车辆速度的关系特征构建特征选择模型,判断出城市哪些路段需要设置公交专用道。然后设计模型优化算法进一步判断各路段适不适合设置公交专用道以及怎样设置的方法,最终研究出一套能够基于数据自动计算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短时公交到站时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国公交运营特点,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电子票务收费系统收集的车辆实时信息,建立了路段和站点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预测车辆的路段行驶时间和站点停留时间.路段预测模型的输入是所有重合线路的站点行驶数据,改变了现有预测模型只采用单线路数据的不足.以济南市一条实际公交线路为例,利用VISSIM模拟专用道和非专用道两种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必要性。分析了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和设置形式:调查分析了国内外现状公交专用道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公交专用道的优缺点,对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综合考虑行人的安全、便捷和公交车辆的效率因素,详尽分析了停靠站位置、人行横道位置及停靠站与人行横道间距等3个关键参数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公交专用道条件下路段停靠站与人行横道协调设计模型,系统地提出了适用于包括路中式和路侧式专用道、有信号控制和无信号控制条件下的协调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该协调设计方法进行了完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交专用车道是当前城市交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对公交专用车道的基本设置条件作屯介绍;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以往换道预警系统设计中存在的灵活性低、实时性差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车载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数据的嵌入式换道预警系统。首先,以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MC9S12XET256微处理器为核心,利用雷达传感器、车载CAN总线等获取与换道相关的车辆行驶状态参数和周围环境感知信息等原始数据,并以TTC(time to collision)为门限值制定换道预警规则,通过声光报警方式实现报警。在实车条件下进行验证,其中安全换道过程系统预警准确率为95%,冲突区预警准确率为93%。  相似文献   

13.
公共汽车交通专用道及其停靠站最佳布置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国内外常用的路边型和路中型公交专用道布置模式 ,对比不同条件下公交车的车均延误差异 ,论证了公交专用道的最佳位置 ;在此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路中型专用道的中途停靠站设置于交叉口进口道和出口道的 2种模式 ,通过建立公交车车均延误模型及交通仿真分析 ,论证了停靠站的最佳布置位置 .  相似文献   

14.
交通拥堵问题是困扰城市的普遍难题,科学地规划公交专用道是在城市道路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手段。探讨如何利用交通态势数据和路网信息来规划和评估公交专用道布局问题。首先选取公交专用道布局的研究范围,借助道路交通信息技术,利用交通路况分析与发布平台的大数据,将区域交通态势可视化,做交通路网态势评价,提出该区域的公交专用道布设方案。再从路网整体效益出发,构建以碳排放量最小和系统总出行时间最少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设置公交专用道的效益。最后以南昌市中心某片区为例,选取交通拥堵严重、暂无公交专用道、且满足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的路段提出公交专用道布设方案,结果表明设置公交专用道能减少路网中车辆碳排放、改善路段的整体通行效率,减碳平均优化率为4%,时间效益平均提升5%,可知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有利于得到合理有效的公交专用道优化方案,为城市交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描述公交专用车道模式下右转出口上游公交车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考虑公交停靠站对公交车头时距分布的影响,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类。基于实测数据,对公交车头时距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并通过卡方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公交车头时距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Ⅰ类公交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第Ⅱ类公交车头时距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最后,基于可插间隙理论,建立了右转车辆在交织区延长后的通行能力模型;结合两种类型下的公交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分别建立了交织区长度与公交车流量和右转车流量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迅速扩大,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但轨道交通建设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为缓解交通拥挤,在有限的道路条件下,尽可能提高公共汽车的运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规划公交专用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以合肥市为例,对公交专用道规划进行探讨,说明公交专用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连续型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离散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的局限性,从公交专用道布设的现实条件、规划与建设实践入手,利用网络优化方法提出了面向公交走廊的连续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的上层模型是以最小化路网用户总出行时间为目标的连续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设计决策,下层模型是以最小广义出行成本为目标的小汽车和公交车客流分配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求解该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双层优化模型有效性与实用性,以及连续型专用道网络布局方案相较与离散型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董冰  杨延哲  张教平  李世杰  杨文新 《河南科学》2009,27(10):1274-1278
介绍了GIS的发展阶段,网络GIS的特点,通过分析网络GIS的典型体系结构、应用模式及其相关实现技术,提出了本论文中采用的结构模式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相关研究中公交站区公交车行驶行为主要由跟驰、换道及仿真等理论模型进行刻画的局限,为了构建符合车辆实际运行的行为模型,明晰现有公交站相关设计规范是否科学合理,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视频和图像识别技术。参数化提取公交车进出站过程中的轨迹、速度、加速度等真实行为特征数据的方法,并对其运动变化规律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基于实测大数据构建车辆运动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相应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法将能准确描述公交车行驶行为与道路设计、社会车辆运行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为公交站几何尺寸设计、公交站区范围内车辆管控以及无人驾驶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