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8年《国家与革命》在俄国彼得格勒出版。这篇著作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与革命的有关言论收集起来,加以系统化,制订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革命的系统理论。它不仅在理论上特别重要,而且成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战斗纲领和行动指南。列宁在著作中详尽地阐发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核心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论述了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和消亡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2.
暴力革命的学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共产党人的最近的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但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必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国家机器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因此,“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  相似文献   

3.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在毕生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始终高举批判的旗帜。在应用唯物辩证法改造政治经济学时,他“破字当头”,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因此《资本论》的副标题就叫做“政治经济学批判”。同样,在应用唯物辩证法去改造微分学  相似文献   

4.
王晴  胡耀忠  盛景军 《科技信息》2009,(17):138-138
关于公社代替被打碎德国家机器以后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马克思写道“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由此提出一种新的政权组织形式即议行合一.兼管立法和行政。本文对列定论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于一八五九年一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当时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讲的几个时代。”这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首次提出。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又一再提到这一概念。那么,“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其答案以马克思、恩格斯之间于一八五三年的几封通信以及马克思的两篇文章中可以找出。现将其真实内容以及马、恩对东方的看法简单概述如下:第一、东方社会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但东方各民族为什么没有达到土地私有制……,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和土壤的性  相似文献   

6.
怎样认识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应当认真地把它搞清楚。匡萃坚同志在《马克思和“不断革命论”》一文(载《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中说:“把‘不断革命论’当成马克思的科学理论,这是马克思学说发展史上的一个惊人的误会。”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看一看实际情况究竟怎样。一、“这种社会主义”不能指社会主义制度吗?马克思曾经指出:“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  相似文献   

7.
从“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使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翻过身来,夺得政权。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就是要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直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波澜壮阔的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马克思《数学手稿》的翻译出版,意义很大。“无产阶级必须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专政。”落实到自然科学领域里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就必须认真地开展学科领域的革命大批判。马克思的《数学手稿》,是我们开展学科领域革命大批判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9.
在浩如烟海的哲学史著作中,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巨著之一。对此,马克思曾说黑格尔是一个“最了解全部哲学史的人”(《马恩全集》第29卷第529页)。恩格斯赞誉其为“最天才的著作之一”(《马恩全集》第28卷第203页)。列宁则专门仔细地研究了这部著作,并作了详实的摘要和评注,说“黑格尔在哲学史中着重地探索辩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词的含义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考察,有助于深入研究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词含义的历史演变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0年分别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和德文版写序言时说过相同的话: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08页;第22卷第68页。以下引《全集》只注卷数、页数)1891年,他在《德国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德国的社会主义只能秘密地存在。只是在1862年,马克思的学生拉萨尔才重新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但是这已经不是‘宣言’中的大无畏的社会主义了”(第22卷第288  相似文献   

11.
<正> 真理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毛泽东同志对这一规律作了深刻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论。马克思说过:“真理通过论战而确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86页)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时也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巩固,必然使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攻击更加频繁,更加剧烈,但是马克思主义每次被官方“消灭”之后,反而愈加巩固,愈加坚强,愈加生气勃勃了。(《列宁全集》第一卷)马克思主义经  相似文献   

12.
学习马克思《数学手稿》,开展对非标准分析的讨论,对于我们掌握唯物辩证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数学研究,更好地推动数学的发展,有着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 乇主席早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那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应当“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不应当“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论十大关系》则更明确地指出:“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但是也要有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已经清楚的那一部分,就不要事事照办了。”毛主席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研究外国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数学的内容是讨论变数,研究运动,其主要基础之一,就是矛盾。恩格斯指出:“变数的数学——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微积分——本质上不外是辨证法在数学方面的运用。”(《反杜林论》第132页)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中,对微积分理论中的种种资产阶级偏见进行了有力驳斥,第一次从本质上阐明了微积分,给高等数学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毛主席说:“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本文运用毛主席的这一思想,谈谈学习《数学手稿》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来的。马克思运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原理,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制,是第一个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第二个否定,即“否定之否定”。重建“个人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另一种提法。  相似文献   

15.
市场的实质是什么?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利用市场?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经济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本文对此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一什么是市场?马克思指出:“市场就是人们进行商品买卖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2页)。很明确,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列宁是这样论述的:“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即马克思所说的:‘任何商品生产(我们加上一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语境中,马克思用“意识形态”概念指称编造幻想、掩蔽现实关系的精神力量,本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的、歪曲的反映。而在经济学语境里,“意识形态”这一术语则“隐身”于拜物教观念、精神生产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继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的新领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新“替身”——拜物教,指明了走出意识形态牢笼的根本途径——建立自由联合体。  相似文献   

17.
卡尔·柯尔施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首次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也分析和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反对哲学?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哲学”,是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哲学。但是柯尔施没有能够深刻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也没有真正弄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1)如何理解按劳分配的“劳”?有人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个“劳”应该是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时间”。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也说过,劳动证书是“证明”“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似是实非的。只要我们把马克思这两句话的前后的话连起来读,就会看出,他在这两处提到的“劳动时间”,都是物化为“联合体的总产品”、“社会产品”的“劳动时间”,或“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说的按照各个生产者提供的劳动时间进行分配,实质上就是按照各个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即按照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中从变数的自身变化中,辩证地揭示了微分的本质,是“被扬弃了的或消失了的差”,“因而是严格数学意义上的x_1-X=0”(《数学手稿》第3页,第5页)。然而,正是这个“零”,尽管它在字面上导致无,但在微分运算时,尤其是在积分过程之后却又可以获得实际结果。这样,岂不是“无中生有”吗?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似乎非视微分为“非零”不可,即作为微分过程的结果是零,而作为积分运算的对象又是非零。概言之,微分就成了“零与非零的对立统一”。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零”呢?难道说“零”本身就不存在矛盾吗?否则又为什么不能让它本身直接参与积分运算呢? 本文准备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而剩余价值论又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伟大厦,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建筑起来的。正因这样,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历来成为反马思主义者集中攻击的目标之一.当《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不久,德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者杜林,就在《现代知识补充材料》杂志上,发表文章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说什么“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并非无可争议”。杜林不仅承袭他的老师美国庸俗经济学者凯里的“再生产费用价值说”的衣钵,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