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珊瑚/胶原/rhBMP-2复合人工骨异位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弥补单纯珊瑚无骨诱导活性,骨修复能力弱等缺陷,给临床提供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将珊瑚与胶原和rhBMP-复合,制备出珊瑚/胶原/rhBMP-2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大鼠中肌肉陷窝内,以珊瑚/胶原和有/rhBMP-2复合人工骨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方法和图像分析评价其骨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2.
珊瑚/胶原/rhBMP-2复合人工骨异位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弥补单纯珊瑚无骨诱导活性、骨修复能力弱等缺陷,给临床提供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将珊瑚与胶原和rhBMP-2复合,制备出珊瑚/胶原/rhBMP-2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大鼠背部肌肉陷窝内,以珊瑚/胶原和珊瑚/rhBMP-2复合人工骨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方法和图像分析评价其骨诱导活性。结果:珊瑚/胶原/rhBMP-2植入后1周,在局部诱导出软骨细胞分化和软骨基质形成;4周形成含骨髓的板层骨;诱导成骨的量有明显的rhBMP-2剂量依赖性(P<0.01);而珊瑚/胶原和珊瑚/rhBMP-2植入区均无骨或软骨形成。结论:珊瑚/胶原/rhBMP-2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脱钙人牙基质(Decalcification Tooth Matrices DTM)复合胶原材料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可行性.采用冻干后高温交联的方法制备脱钙人牙基质复合胶原材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IR)分析及电子能谱(EDS)分析材料表征;通过成骨细胞MCT3T-E1与材料混合培养分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诱导骨细胞生长活性.结果显示材料分布均匀,形成多孔疏松的支架,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晶体,材料不影响成骨细胞的分裂,且对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表明脱钙人牙基质复合胶原材料具有骨修复材料的结构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及诱导成骨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4.
仿生增强制备聚乳酸基骨组织工程复合材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仿生原理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nHA-PLA)复合的骨框架材料.此复合材料中的主要成分是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相的羟基磷灰石就是天然骨中主要的无机相.在保持高孔隙率(90%)的同时,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达到2.07 MPa,高于单纯的聚乳酸框架材料(为0.89 MPa).分离成骨细胞并在三维框架材料上培养,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细胞贴附性能.仿生制备的三维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骨框架材料,无论从结构还是性能上,都是骨组织工程中的优选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hBMP-2)/珊瑚人工骨复合物(复合骨)与珊瑚人工骨(珊瑚骨)在拔牙窝修复中的作用,方法:12只成年狗作为实验动物,拔除两侧上颌 第2及第3切牙,并去除牙槽窝之间的牙槽间 ,一侧随即植入复合骨,对侧植入珊瑚内作为对照,于并植骨后4,8,。12周取材,采用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观察比较两种植入材料在拔牙窝内的骨修复能力及修复效果,结果:复合骨具有较强的骨修复作用,植入牙槽窝后,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新骨不断形成,12周后,植入材料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复合骨组新生骨形成的比值明显高于珊瑚骨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骨在拔牙窝中的骨修复能力和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珊瑚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3种不同骨移植材料对修复骨缺损的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分别对骨缺损动物模型进行实验性治疗,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比较这些移植骨的成骨能力。结果各组移植物均可形成骨组织,修复骨缺损。POB/TBCc植入4周后,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围绕在TBCc材料周围,并有类骨组织,8周后形成骨小梁,16周形成板层骨,骨细胞成熟并出现髓腔。结论三组材料比较,TBCc/POB组为较好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适合骨移植的骨组织替代物.脱细胞骨细胞外基质(Acellular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ABECM)制备最佳方法。方法:根据析因设计原理用不同浓度曲拉通X-100液分别与高渗和低渗液联合后对牛肱骨上端松质骨组织进行适当的脱细胞处理.制成脱细胞牛松质骨,再进行HE染色,Massion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寻求最佳的曲拉通X-100的浓度,脱细胞时间及最佳的制备脱细胞牛松质骨的方法。结果表明:10%氯化钠与0.5%曲拉通X-100联合处理48小时的脱细胞牛松质骨未见细胞成分,细胞外基质基本结构未被破坏。由此可见本方法可以成功的制备ABECM,曲拉通X-100是制备ABECM良好试剂,ABECM是一种新型的理想的骨替代物,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骨髓单核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酯酶(TRAP)阳性多核巨细胞计数, 研究了木豆叶水提物对1,25-二羟基维生素D3诱导兔骨髓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的影响.通过破骨细胞样细胞与骨片共培养的方法,用显微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造成的陷窝数目及表面积,研究了其对破骨细胞样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0.01~100 mg/L质量浓度内, 木豆叶水提物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破骨细胞样细胞的形成(P<0.05),同时也明显抑制破骨细胞样细胞的骨吸收活性(P<0.05),具体表现在, 与对照组比较,其骨吸收陷窝数目和表面积明显减少,但没有呈现出质量浓度依赖性, 木豆叶水提物对破骨细胞样细胞骨吸收指数的影响的结果给予了进一步的证实. 这提示木豆叶水提物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BMSCs与PLGA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后种植到孔径和孔隙率不同且复合不同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支架上再种植到大鼠肌袋内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复合BMP-2和Ι型胶原PLGA支架与复合bFGF、TGF-β1和Ⅱ型胶原PLGA支架后把两者用生物蛋白胶粘合形成复合支架,把体外培养扩增的BMSCs种植到复合支架上,植入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空白组C组SD大鼠肌袋内,于术后4、8、12周取材,分别行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ALP染色、扫描电镜、透视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大体标本成骨区呈白色类骨样组织,质硬,成软骨区呈乳白色类软骨样组织,质较硬,两区融合;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透视电镜尚可见细胞浆内有大量的线粒体和内质网,并见大量胶原分泌,与对照组、空白组有明显区别,组织学评分表明A组较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体外分离扩增后种植到孔径和孔隙率不同且复合不同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支架上再植入动物肌袋可构建骨软骨复合组织。  相似文献   

10.
铜离子和pH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铜离子和pH值对在骨片上培养的日本大耳白兔破骨细胞对骨片产生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作用的影响.用显微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造成的陷窝数目及表面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的钙,以评价破骨细胞活性.用扫描电镜观察吸收陷窝的形态.结果表明浓度在1.00×10-6和1.00×10-7mol/L的铜离子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骨吸收陷窝数目及表面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但是在1.00×10-8mol/L时,骨吸收陷窝数目反而增多,表现显著的提高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提示铜离子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在4种不同的pH值(6.8,7.0,7.2和7.4)条件下所得结果表明在所测近中性范围内的pH变化对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家兔肝脏、骨髓和阑尾中的B细胞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家兔的胚肝可能是B细胞最早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可能具有与鸟类法氏囊类似的功能.家兔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形成,与鸟类法氏囊滤泡髓质部的形成不同,因此,阑尾可能不是B细胞的最早来源部位,而是外周淋巴器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无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铜纳米线,与电化学沉积法不同,无电化学沉积法不需要在通孔模板的一面溅射一层导电金膜作为阴极,以及持续供给电力才能完成纳米线的合成.考察沉积时间、敏化液等因素对铜纳米线制备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无电化学沉积法首先形成纳米粒子,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纳米粒子逐渐融合形成纳米管、纳米线.制备的铜纳米线为多晶态结构.在没有模板限制的情况下,铜原子自催化生长形成类似于花瓣的结构.用95%乙醇代替水配制的敏化液性质较稳定,但是,与以水配制的敏化液相比,在大约相同的沉积时间条件下较不易形成纳米线.  相似文献   

13.
The bone formation feasibility by a novel magnesium alloy device was evaluated using a canine vertical 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 model. Osteotomies were performed in the area where last 3 star’s teeth of left mandibular were pulled out before 3 months. Both AZ31 magnesium alloy(n ? 6) and 316 L stainless steel(n ? 6) distraction devices were implanted. The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was carried out with a latency of 5 days after mandibular osteotomy. Distraction proceeded at a rate of 0.3 mm/8 h for 7 days and followed by 4 weeks of consolidations. The evaluations were conduc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s. There were osteoblasts and trabecular bones formations manifestly in both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urface of the magnesium alloy was much more cracked and uneven, resulting from the surface pitting corrosion. The crew nails wer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surrounding bone tissue. AZ31 magnesium alloy exhibited a certain degradation rate in mandibular and did not post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kidney and liver. The observations in magnesium alloys group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tainless steel group.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能够获得高纯度成骨细胞的简便可靠的培养方法,为成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的种子细胞来源。在常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了组织块漂浮培养法,从新生兔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形态,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矿化能力的检测。该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显示典型的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获得的成骨细胞纯度高、性状稳定、增殖能力强。说明组织块漂浮培养法是一种可行的培养方法,能够为成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5.
兔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行为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月龄幼兔的颅顶骨为材料 ,采用组织块法 ,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并传代之 .结果显示 :(1)原代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 ,经 6次传代后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 ;(2 )细胞具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 (AL P)活性且稳中有升 ;(3)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均含有骨钙素 ;(4)连续培养 1个月后 ,成骨细胞有矿化结节形成 ;(5 )骨片经 4次贴壁仍有细胞爬出且细胞形态相同 .该结果表明所培养的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为骨细胞生物学和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客观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利用物理吸附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原料煤成型、炭化和活化过程中的物料形貌和孔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的炭化和活化工艺是煤基活性炭最为关键的工艺过程之一,对煤基活性炭成孔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只对物料进行炭化处理而不进行活化工艺,则物料不会形成活性炭所具有的发达的孔隙结构;反之,如果不经过炭化过程而直接进入活化阶段,其结果是尽管可以使活化料产生一定的孔隙结构,然而由于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增长有限,达不到预期的吸附效果.物料依次进行适当的炭化和活化过程,产物的孔结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才能制备出满足一定需要的活性炭产品.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超疏水磁性纤维素粒子。竹溶解浆用氢氧化钠/尿素/水体系溶解,在水中再生形成纤维素粒子。再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得磁性纤维素粒子,正十八烷基三甲基硅烷修饰后得到超疏水磁性纤维素粒子。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和液滴形状分析仪(CA)对改性纤维素粒子的形貌、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和超疏水性进行了分析。改性纤维素粒子表现出超疏水性能和磁响应性能,水接触角达到151.2°。改性纤维素粒子可以包裹水滴和甘油形成液体弹珠。  相似文献   

18.
纳米石墨以其众多的优异性能,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以0.074 mm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首先制备膨胀石墨,而后分别采用机械搅拌法、超声波法和超声波辅助机械搅拌法进行纳米石墨片的制备,并分析不同时间对三种制备工艺的影响.利用SEM、拉曼光谱对制备出的纳米石墨片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不出纳米石墨片,超声波法5h可制备出纳米石墨片;超声波辅助机械搅拌1h即可制备出纳米石墨片,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变弱,当时间达到7h,其效果又变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EPDM/PP作为研究对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研究了它的织态结构,同时测定了它和PP、EPDM的拉伸蠕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EPDM/PP中,EPDM与PP在亚微观水平上相容,但EPDM分子键没有穿入PP的晶格,PP的结晶度降低而晶型没有改变,EPDM形成分散相、PP形成连续相;EPDM/PP的拉伸蠕变特性受其PP连续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