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非洲山毛豆种子的物理特征、成分分析与油脂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非洲山毛豆Tephrosia vogelii Hook f.种子为材料,分析其部分物理特征和常量化学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源 离子阱质谱技术(LC MSD-Trap-XCT)测定其油脂的脂肪酸与甘油酯组成,并对油脂进行营养评价。实验结果:种子的长、宽、厚分别为4.63、4.01、1.92 mm,千粒质量为21.52 g, 密度为659.8 g/L, 自流角为25.89°, 静止角为23.15°。各组成的质量分数为:水分及挥发物9.89%,粗脂肪13.33%,粗蛋白38.73%,碳水化合物33.21%(可溶性糖10.54%,淀粉10.76%,粗纤维11.91%),灰分4.84%。山毛豆种子油脂的酸价为2.7 mg/g,过氧化值为1.17 mmol/kg,皂化价为188 mg/g,碘价为每100 g 样品吸收I2量为118 g,密度为859.9 g/L,折光系数为1.464 8。油脂各组成的体积分数为:十四酸0.15%,十五酸0.031%,十六酸(棕榈酸)18.68%,十六碳一烯酸0.023%,十七酸0.12%,十八酸(硬脂酸)6.46%,油酸19.26%,亚油酸38.76%,亚麻酸8.38%,二十酸1.90%,二十碳一烯酸0.52%,二十一酸0.12%,二十二酸4.09%,二十三酸0.16%,二十四酸1.3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6.94%。干燥后的油脂含有各组成的质量分数为:脂肪酸单甘油酯0.132%,脂肪酸双甘油酯0.180%,脂肪酸三甘油酯99.687%。山毛豆种子的脂肪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较高,其油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和其他国家食用大豆油标准(GB /T1535 2003;Codex-Stan 210),且富含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相似文献   

2.
南极磷虾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提取法对南极磷虾中的油脂进行提取,提取产率达6.14%。将油脂进行皂化、甲酯化, 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脂肪酸组成, 共鉴定出 21种成分, 主要含豆蔻酸、棕榈酸、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其含量分别为9.25%、24.35%、18.25%、20.28%和11.17%;另外,还鉴定出油脂中含有0.68%的奇数碳链脂肪酸。  相似文献   

3.
研究胡芦巴油脂的提取工艺及脂肪酸的组成成分.以胡芦巴子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经皂化、甲酯化后,用GC-MS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当粉碎度为60~80目,提取时间为3h,提取釜压力为30 MPa,CO2的体积流量为20L/h时,胡芦巴子叶中油脂的提取率为10.30%.面积归一法计算表明,脂肪酸组成以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及棕榈酸为主,占油脂总量的92.56%,其中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55.43%,香味成分γ-十一内酯及γ-十二内酯的质量分数为3.89%.对于胡芦巴油脂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红松松针精油,将提取物的油脂甲脂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红松松针精油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的74.32%,不饱和脂肪酸占25.68%;鉴定出31种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比较高的是棕榈酸(26.86%)、月桂酸(25.05%)、肉豆蔻酸(6.33%)、芥子酸(5.98%)、二十二碳六烯酸(DHA)(5.4%)、硬脂酸(4.38%),γ-亚麻酸和亚油酸分别是1.55%和2.18%,α-亚麻酸未检出.  相似文献   

5.
为综合利用巨尾桉果实,考察巨尾桉果实的挥发油和脂肪酸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巨尾桉新鲜果实和干果实挥发油,利用溶剂法分别提取巨尾桉鲜果实和干果实的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新鲜果实挥发油得率为2.28‰(以鲜重计),主要成分有乙酸松油酯24.97%、α-松油醇24.95%、异龙脑12.89%、葑醇4.57%、桉叶醇3.85%和蓝桉醇2.97%等;干果挥发油得率为5.96%。主要成分有桉叶油醇43.05%、(1R)-(+)-α蒎烯21.12%、乙酸松油酯12.71%、α-松油醇6.12%和莰烯3.38%。鲜果中油脂得率为1.75%,脂肪酸组成为反-9-十八碳烯酸29.01%、棕榈酸23.0%、花生酸8.78%、硬脂酸6.56%和肉豆蔻酸5.17%。干果中油脂得率为5.0%,脂肪酸组成为反-9-十八碳烯酸39.36%、棕榈酸19.01%、硬脂酸8.62%、花生酸6.51%。挥发油中的α-松油醇和乙酸松油酯是高价值香料成分,脂肪酸是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6.
分别在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醚3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中,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黑龙江省产酸浆果籽,并获得了油脂,得油率依次为17.26%(质量分数,以下同),18.51%,19.55%.用气质联机(GC/MS)对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酸浆籽油脂成分主要由亚油酸(65%~75%)、油酸(10%~15%)、十六烷酸(6%~15%)以及十八烷酸(1.0%~3.5%)构成.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金果榄中脂肪酸的组成,共鉴定了15个化学成分,确定了金果榄所含有的5种主要脂肪酸,其中亚油酸质量分数为38.94%、顺式-13-十八酸甲酯质量分数为24.97%、棕榈酸质量分数为18.77%、硬脂酸质量分数为5.94%、十七烷酸质量分数为3.12%.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金果榄中脂肪酸的组成,共鉴定了15个化学成分,确定了金果榄所含有的5种主要脂肪酸,其中亚油酸质量分数为38.94%、顺式-13-十八酸甲酯质量分数为24.97%、棕榈酸质量分数为18.77%、硬脂酸质量分数为5.94%、十七烷酸质量分数为3.12%.  相似文献   

9.
低温破壁法与溶剂浸出法制备米糠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用正己烷浸提、无水乙醇浸提及低温破壁压榨3种方法对米糠油提取率的影响,分析了所得米糠油的理化特性,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了米糠油中的主要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研究结果表明,用低温破壁法提取的米糠油中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GC-MS分析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米糠油中主要含有十六烷酸(棕榈酸)、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和十八碳烯酸(油酸)3种脂肪酸,其中3种提取法的棕榈酸质量分数依次为24.30%、0.26%、28.50%,亚油酸质量分数依次为39.00%、10.78%、36.00%,油酸质量分数依次为31.40%、87.16%、14.10%,其余成分质量分数依次为5.3%、1.8%、21.4%。  相似文献   

10.
以鳙鱼内脏为原料,环己烷为提取溶剂,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鳙鱼内脏油工艺,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鳙鱼内脏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7min,超声波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鳙鱼内脏油提取率可达94.82%.所得鱼油色泽淡黄,有轻微的鱼腥味,酸值10.15mg KOH/g,过氧化值1.53μmol/g,碘值135g I2/100g,水分及挥发物质量分数0.34%,不溶性杂质质量分数0.38%,达到一级粗鱼油标准.经GC-MS分析检出脂肪酸13种,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29.95%)和亚油酸(11.79%),此外含有一定量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相似文献   

11.
5种乌桕籽油主要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分析5个不同产地乌桕籽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为:癸二烯酸、十六烷酸(棕榈酸)、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十八碳三烯酸、十八碳单烯酸(油酸)和十八烷酸(硬脂酸).其中,大悟013、022样品不仅二十碳链以下直链脂肪酸含量高(烷酸含量分别高达80.52%和79.59%),且不含三烯酸类脂肪酸,说明这两个产地品种较合适用于生物柴油开发.  相似文献   

12.
周永红  郭辰  黄慧 《广西科学》2007,14(2):147-149
采用微波辐照诱导萃取南瓜子油,并利用GC-MS对其脂肪酸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结果得到,用微波辐照诱导萃取南瓜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在微波功率900W下,用正已烷提取50s,南瓜子油得率为41%。南瓜子油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6.5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5.43%,是制备营养保健油的优质原料。微波提取的南瓜子油颜色澄清、香味自然,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茺蔚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益母草的果实-茺蔚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茺蔚子含有大量的脂肪油,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42.62%),亚麻酸(29.93%),油酸(20.23%),棕榈酸(5.40%),硬脂酸(1.57%)等,此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和24h种硫质元素,其种子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而且种子油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其各子和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具有较大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海边月见草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海边月见草种子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种子油中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尤以亚油酸含量最高,达80.12%,并含有一定量的γ-亚麻酸;同时对海边月见草两个不同产地,两种生长季节,3种不同成熟度的种子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和分析,为海边月见草种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红松种子皮诺敛酸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规律,以3个不同生长发育期(7月8日、8月10日、9月6日)的红松种子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种子油脂脂肪酸组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采用qRT-PCR方法分析脂肪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ACC、KAR、EAR、HAD、FATB、KASII、SAD、FAE1、KCR、FAD2、FAD8和⊿5D的表达差异,分析基因表达对皮诺敛酸形成积累的影响。红松种子油脂中共检测出10种脂肪酸,其中油酸、亚油酸和皮诺敛酸是主要脂肪酸。同时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红松种子皮诺敛酸形成积累的多基因协同调控机制,对高皮诺敛酸油料植物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丝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及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瓜子仁为原料,采用常规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丝瓜籽油,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效率和产率,并对两种提取方法所得丝瓜籽油的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丝瓜籽油经甲酯化处理,采用GC-MS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鉴定出四种成分为棕榈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四种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种子中多个化学成分含量, 揭示弗吉尼亚栎种子化学成分特点, 以及土壤因子对其影响, 为弗吉尼亚栎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弗吉尼亚栎种子为实验材料, 采用分光光度法、GC-FID、ICP-MS法等测定种子中淀粉、脂肪酸、矿质元素等, 运用方差分析比较地区间弗吉尼亚栎种子化学成分的差异, 进一步基于相关性分析法揭示不同土壤立地条件对种子成分的影响效应。结果 弗吉尼亚栎种子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为56.59%~68.59%, 支链淀粉(61.74%)占比显著高于直链淀粉(38.26%),单宁含量平均为30.14 mg/mL;种子油脂含量(质量分数)最高可达11.36%, 共含有10种脂肪酸, 其中油酸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50%), 维生素E含量平均为358.44 mg/kg, 以γ-VE构型为主(97%); 每100 g种子中检测出的15种氨基酸总量为4 250.00~4 723.17 mg;种子中富含K、Ca、P等大量矿质元素,K的含量最高,平均达到6 460.20 mg/kg,微量元素中Na含量最高,为40.87 mg/kg;种子成分中单宁、含油率、必需氨基酸等地理有分布差异,其中单宁含量和含油率对立地土壤的响应最明显, 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941;土壤因子中主要表现为土壤盐度的影响最广,与种子中单宁、含油率、饱和脂肪酸等多个成分都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弗吉尼亚栎种子含油率较其他栎树种子的高, 且富含淀粉、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矿质元素等, 具有良好的工业开发利用前景;种子中单宁等成分对不同立地土壤的响应较为显著,主要受土壤中盐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对弗吉尼亚栎的种植选址、多功能利用以及弗吉尼亚栎种子的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法测定野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的油料资源,对野生植物种子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以正己烷/乙醚(V/V=4/3)作提取剂,0.4mol/L的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作甲酯化试剂,采用室温下快速酯交换法制备脂肪酸甲酯,气相色谱法测定了6种野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其中5种野生植物种子的亚油酸含量为60.45%~79.96%。与几种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被测样品的脂肪酸组成与常见植物油是类似的,但其亚油酸含量普遍高于植物油。同时还分析了几种水果子的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19.
 野生稻是宝贵的遗传资源库.云南有较丰富的野生稻资源,研究对云南及其它来源的野生稻和栽培稻茎、叶和稻米中氨基酸含量及碳、氮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涉及的几种材料中茎叶内总氨基酸质量比差异较大,小粒野生稻最高56.8 mg/g,野生的元江普通野生稻最低22.8 mg/g.换算的C/N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2~38和6%~20%.对野生稻茎、叶和相应的稻米中氨基酸总量及氨基酸组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茎、叶中氨基酸含量在评价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