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不仅是数量的优化,更是空间优化,同时也是不同尺度的优化.本研究使用遥感技术(RS)获取土地利用的空间要素,提出了基于遥感和生态绿当量的优化卷积算法和优化模型,对区域内部非行政界线的多尺度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实际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中,利用具有生态绿当量的的地类和RS来进行生态优化控制,实现任意区域与尺度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重庆市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对城区的气候、水体、土壤及生物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过程中采用生态绿当量理论,确定永川区的最低生态用地标准,研究发现:整个永川区达到最佳绿地覆盖率要求,但永川城区的用地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可以通过整个城区中心增绿,路林结合,构筑多功能、多效益、完整的城市发展生态网路,以达到提高城市绿地的面积或增加城市绿地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绿当量核算方法为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提供了统一性标准,实现了不同用地之间生态功能的定量分析和模型计算,可为土地利用优化提供生态化解决方案。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及生态绿当量方法,设计干旱区土地覆被类型的生态功能评分标准,测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当量分值,同时评估生态绿当量的理想状态。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间,玛纳斯河流域绿当量比率均小于1,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趋于降低,需增加4873.3km2当量面积才能使绿当量比率达到1的标准值。(2)上游山区当量面积小但绿当量较大,应以保护和修复现有覆盖的生态功能为主;中游绿洲城市区应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景观功能为主;中下游绿洲农区是当量面积最大、绿当量值最小的核心,需通过土地整理和修复,重建生态功能。因此可知,生态绿当量模型对于干旱区土地利用优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特别适用于探讨时空尺度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4.
韩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生态绿当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韩江流域为例,利用1986年与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以生态绿当量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的度量指标.引用生态绿当量数学模型,测算出流域区县各种用地类型的绿当量和区域总绿当量.以此衡量生态环境情况。结果表明:1)1986-2006年,韩江流域及各区县生态绿当量均有所提高,生态环境有所改善;2)生态绿当量作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指标具有涵义明确、计算简单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类型受人为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在时空尺度上快速变化。土地利用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能力,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评估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以生态绿当量变化为参考,分析璧山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璧山县境内城镇面积逐渐增加,对绿当量贡献最大的林地面积在不断增加,但是草地和耕地面积在减少,总体的绿当量呈现下降趋势,说明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人均占有生态绿当量也在下降。建议通过利用境内有效水系来建设生态湿地,丰富植被类型,增加绿地面积和生态绿当量等优化措施,以此提高生态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同城化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机制。为了协调同城化中多目标冲突及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考虑同城化发展、同城化体制、同城化社会需求和同城化生态环境要求4大目标,构建了多目标约束的区域同城化土地利用结构灰色优化模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不同目标约束下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进行最优筛选,然后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偏重同城化经济效益或同城化生态效益情景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总体效益均不同达到最大值。同城化社会效益情景中,方案3能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综合兼顾了同城化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该多目标约束的区域同城化土地利用结构灰色优化模型可为同城化过程中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规划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重点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分析南川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科学性及有效性较高的灰色线性规划土地结构优化模型,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与满足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相互协调的情况下,选择出利于当地实际情况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犍为县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四川省犍为县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对该地区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后的土地整理效益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土地整理给农民带来的效益.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耕地面积得到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提高,说明土地整理大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的综合效益,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喀斯特峰丛洼地平塘县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平塘县林地变更数据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法及专家咨询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平塘县森林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林龄结构、GDP增长率和森林覆盖率是限制该区域森林生态的主要指标;(2)研究区的森林结构需求指数(0.5946)>经济需求指数(0.3359)>森林功能需求指数(0.2267)>社会发展需求指数(0.2260);(3)研究区森林生态承载力值为1.3832,处于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成渝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和重庆市土地利用为例,建立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中的权的最小平方法对重庆和成都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7年,成渝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持续增长;与成都市相比,重庆市土地利用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都比较低,且增长较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结合两市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安徽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制约因素。依据现代林业理论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以森林生态网络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框架,以及相应的建设内容;并按照分区构建的原则,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类型区,分别研究出各类型区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建设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方法,研究从2000年至2018年惠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并针对其景观生态发展突显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惠州市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担当的绿色城市定位提供规划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经历19年景观格局时空演变,惠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其中林草地占景观总面积达64.21%,占据土地利用景观结构主导地位;(2)2000—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转化面积:未利用地>林草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水域,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林草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而急剧减少,转化后三类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域总体变化不明显;(3)惠州市2000—2018年各景观类型趋于均匀分布,存在多种优势种均衡发展。但与此同时城市化发展也导致其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城镇用地边缘离散化,地类之间连接紧密性下降等问题出现。建议通过构建城市三生空间规划体系、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及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等方式对惠州市景观格局进行生态优化。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域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相对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理想林地当量的概念, 并以此为参照, 结合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生态服务功能框架, 运用遥感信息等数据, 基于 GIS 平台, 对北京市域( 不含中心城区) 绿色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是以理想林地当量为单位的相对值。评估结果显示: 北京市域绿色空间服务功能的总量相当于覆盖了 36. 38% 面积的理想林地。从生态系统类型看, 林地在生态服务功能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其次是湿地、园地、耕地; 而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的排序是: 湿地、林地、园地、草地、耕地、荒地。各类生态服务功能中, 调节服务所占比重最大; 在空间分布上, 从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到生态涵养发展区绿色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总量呈梯级增加, 优势结构有所不同。与理想状态相比, 各类绿色空间的服务功能具有较大的改善和提升潜力。最后, 提出了生态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裘群英  胡国华  刘良源 《江西科学》2011,29(3):407-409,420
林业生态经济是森林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优化耦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就是依照森林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构建经济系统,实现林业经济体系有效性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机结合。江西省自2008年10月6日启动"一大四小"绿化工程以来,特别是贯彻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来,很多县(市、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出通知,全面实施常规的封山育林,但这只是片面的保护森林,并没有将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在十一届江西省政协四次会议提案的基础上,根据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念,再次走访林区调研,运用多年观测的数据,建议转变常规封山育林方式,采用"近自然式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林业经营中优化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包括林地、技术、劳动力、资金),实现林业生态绩效增长。【方法】将林木“轮伐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与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中间变量,分析生产要素优化对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作用机理,并以福建省沙县林业生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人工经营林地的生态绩效与生产要素投入关系为:生产要素优化可提高林业生态绩效,如国有林场因林地经营面积大、资金成本较低且营林技术更先进,其生态绩效好于其他经营方式的林地;生态绩效与林地经营规模间存在“门槛”效应,当林地经营面积超过“门槛”规模后,林木轮伐期才可能延长并进一步提高生态绩效。不同林业经营方式其生产要素优化面临不同问题:国有林场需更多林地投入以应对用材林林地减少而年度用材林采伐量却增加的困境;村集体林场面临林地与资本短缺;经营型小农户面临技术、资本与劳动力投入的全面短缺。【结论】生态绩效增长的关键在于林地收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林木轮伐期延长,而轮伐期延长可通过采用更先进生产技术(按高标准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进行营造林)、投入更多资本且降低资金成本、投入更多林地等要素优化路径实现,其中林地经营面积大于“门槛”规模是轮伐期延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上海黄浦江河岸带景观格局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找出该河岸带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与景观类型,科学规划河岸带的生态恢复重建,为黄浦江周边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与景观生态修复建设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利用高分辨率航拍图像数据源,构建河岸带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数据库,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利用景观指数方法,在景观类型和景观格局两个水平,选取不同的景观指数对黄浦江河岸带景观格局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在横向维度上,黄浦江河岸带市区段城市化程度最高,景观多样性最低,绿地和林地所占比例不足且碎片化; 近郊段属于过渡河段,以工业用地为主,景观多样性最高,破碎化程度最严重; 远郊段人为干扰程度最低,土地利用强度最弱,农田生态林网体系建设有待加强。②在纵向维度上,根据距河道边缘的距离(L),0≤L<100 m的河岸带受到重点生态保护,但距河道距离由近至远,人为干扰强度逐渐增强,河岸带景观多样性与破碎化程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300≤L<400 m的河岸带景观破碎化程度最显著。【结论】城市建设活动的干扰,造成黄浦江河岸带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存在水陆交错边缘的负效应。在景观类型水平上,工业用地、生产防护林地和旱地是河岸带生态修复应重点关注的景观类型,而在景观格局水平上,近郊段河岸带(横向维度)和300≤L<400 m的河岸带及邻近区域(纵向维度)是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开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开县2009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为"预警"级别,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属于"一般",处于"生态威胁"的土地利用状态.在此基础上,探求建立了生态安全约束条件下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灰色线性规划法,提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土地利用优化的模式,构建了集"数量"与"空间"、"微观"与"宏观"于一体的优化模型,总结了开县土地利用优化主要对策:严格用地管制,合理安排生态用地;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投入,规避生态危害;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道路网络对辽宁省森林生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路及其网络形成不仅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也对道路沿线的生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道路网络研究对生态系统保护有重要价值,采用Forman的道路网络理论,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分析2010年道路网分布图和2020年高速公路规划图与森林生境的空间位置关系,研究道路网建设对森林生境的丧失、降级和破碎化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辽宁省国道、省道网络建设对森林生境丧失的影响大于对生境降级和生境破碎化的影响;而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对森林生境的生境降级和生境破碎化影响大于对生境丧失的影响。2020高速公路网对辽宁省森林生境综合影响值为458,2010综合影响值为318,2020年比2010年上升了44.03%,而国道、省道对森林生境的综合影响值的增幅为11.39%,远低于高速公路网综合影响值的增长率。因此高速公路对森林斑块的危害性要比国道、省道等非封闭性的公路大得多。研究结果对辽宁省道路网布局的优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卢刚  王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5):15194-15202
绿色基础设施的多尺度性及其定义的模糊性阻碍了其发展,为缓解这一不足,提出分别由设施尺度和系统尺度进行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聚焦于系统视角,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提升水生态系统韧性对保障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可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并确定了景观格局优化作为韧性提升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以山东省林家村镇为研究区进行水生态韧性提升研究,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在识别生态基质、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格局优化,构建生态水网以增强水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构建水生态韧性提升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优化前后的景观格局对水生态韧性提升效果的评价值分别为3.38和4.03,优化后的效果提升了19.23%。给出了水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的具体路径,弥补了现有量化探究景观格局优化对水生态韧性提升作用的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