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聚炔雌醇分子钳对氨基酸的对映选择性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受体与适当底物间的分子识别 ,以建立仿生模型的研究已成为生物有机化学前沿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 [1 ] .生物分子多数是手性分子 ,因而手性识别在生命过程中极其重要[2 ] .近年来对氨基酸的手性识别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多种大环受体 (如冠醚、环糊精、环番等 )对氨基酸的手性识别有较多的报道 ,然而甾体类大环和甾体分子钳受体对氨基酸的手性识别报道却很少 .我们曾报道了二聚雌二醇分子钳 ( 1 ,2 ,3,4)对氨基酸具有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3,4] .这里报道由炔雌醇构筑的分子钳 ( 5 ,6 ,7,8)对氨基酸的手性识别 ,并与雌二醇分子钳的识别…  相似文献   

2.
酯型脱氧胆酸类分子钳对芳胺及其衍生物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已成为生物有机化学的热点课题之一。近年来,钳形人工受体以鞭灵活的结构及易于将功能团聚集在钳形受体与底物结合的活性部位上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胆甾不仅在生命科学、医药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2],而且由于其具有刚性疏水骨架、凹形结构及价廉易得等优点,使之成为构筑钳形受体的理想单元^[3-5]。我们曾报道了α-猪去氧胆酸分子钳对中性分子芳胺的识别^[6],为了进一步拓展胆甾类钳形受体在分子识别方面的应用,研究钳形受体裂穴大小、形状、微环境效应等对分子识别的影响,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脱氧胆酸甲酯为spacer,苯衍生物为arm的胆甾类钳形受体1-4(其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其对芳胺及其衍生物的识别性能,探讨了识别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由于其在生物体内和环境中的重要作用,阴离子识别在超分子化学领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由于荧光检测固有的高灵敏度,荧光检测成为阴离子识别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对阴离子的荧光识别所涉及的机理有竞争法[1]、光诱导电子转移(PET)[2]、激基复合物/缔合物(excimer/exciplex)[3]、金属-配体的电荷转移[4]、激发态质子转移(ESPT)[5]以及质子偶合电子转移(PCET)[6].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荧光对介质环境极为敏感[7],外部微扰可导致其光谱波长的移动,荧光强度或寿命的变化.ICT识别机理已广泛用于构造阳离子受体,但用于阴离子识别尚鲜有报导.我们设计合成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胍基苯基硫脲(DG-TU),研究了阴离子对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已经广泛地用在诊断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处理等诸多领域[1],它们利用各种生物分子,如微生物、抗体、酶等,可对特定的标靶分子进行专一性地识别.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生物分子往往存在许多自身的缺陷,如对高温、酸碱、有机溶剂的不稳定,以及难于发现和纯化拥有所需特性的生物物质等,从而阻碍了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稀土农用为中国科学家首创 .稀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农作物的增产效应已成为事实 ,但其作用机理尚不确切[1,2 ]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稀土与生物酶及遗传物质作用化学机制的系统研究国内外鲜为报道 .过氧化物酶POD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以H2 O2 为电子受体的氧化酶 ,多数POD含Fe(Ⅲ ) 原卟啉IX辅基 ,属氧化血红素蛋白[3 ] .微过氧化物酶 8(MP 8)是细胞色素C(Cyt.C)的水解产物 ,保留了Cyt.C中 1 4 2 1位的氨基酸以及血红素活性中心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卟啉环更加裸露 ,结构相对简单 ,与POD具有相同的活性中心[4 ] .因此 ,M…  相似文献   

6.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所有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DNA与识别分子,尤其是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研究是生物电化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之一 [1].电化学研究可以得到DNA与识别分子相互作用的宏观信息,而光谱研究则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理解两者的作用机理.本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光谱技术首次研究了吩嗪类染料~中性红(NR)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讨论了相互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新型主体β-CD-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具有协同识别效应的超分子主体,设计合成了β-CD与杯[4]芳烃偶联物.通过叔丁基杯[4]芳烃与自制的3-甲氧基-4-(2-溴乙氧基)-苯甲醛反应,得到下沿含游离醛基的中间体1,3-双[4-甲酰基取代苯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衍生物2;2与N-(2-胺乙基)-氨基去氧-β-CD 4进行亲核反应,获得新型主体分子β-...  相似文献   

8.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差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鹅去氧胆酸分子裂缝1~4对D/L氨基酸甲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分子裂缝1~4对所考察的氨基酸甲酯均具有识别能力,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受体与底物间的大小、形状匹配,微环境效应等对识别性能均有重要影响.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受体与底物之间的互补氢键,受体与底物芳环之间的π-π堆叠作用等非共价键作用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罗非鱼暴露在苯并[a]芘(B[a]P)后,其肝脏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剂量时间效应.结果显示,SOD和CAT都表现出在暴露初期被迅速抑制,然后诱导,再被抑制的反应模式,并且CAT对污染的胁迫反应比SOD更加敏感,二者均是B[a]P污染的良好标志物.相比之下,GPx的胁迫反应不明显,长时间暴露在高剂量下才表现出诱导趋势,并不适合于短时间暴露下单独用来作为污染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国开始使用稀土微肥并得到很好的增产作用 ,但其原因还不清楚 .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 ,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某些作用 ,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微肥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电化学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微过氧化物酶 1 1 (MP 1 1 )与稀土镧离子的相互作用 ,发现镧的加入对MP 1 1自身的氧化还原有较大影响 ,同时对过氧化氢的还原有促进作用 .微过氧化物酶 1 1 (MP 1 1 )的结构如图 1 [1] .图 1 MP 11的结…  相似文献   

11.
胆甾类分子钳受体的设计合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引言分子钳人工受体已成为超分子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1].文献报道了多种类型的分子钳受体[2].我们曾报道了雌甾类钳型人工受体对芳胺及其芳香氨基酸具有识别配合性能,并显示一定的手性识别能力[3].已有的研究表明,胆甾是构筑分子钳受体...  相似文献   

12.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猪去氧胆酸和1,3,4-噻二唑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0个含噻二唑结构单元为手臂的新型猪去氧胆酸分子钳,其结构经1H NMR,IR,ESI-MS及元素分析确证.通过微波法和常规法的对比发现,使用微波法后,产率从38 ~48%提高到80~91%,反应时间从1800 ~2400分钟缩短到40 ~ 50分钟.利用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主体化合物对D/L-亮氨基酸甲酯,D/L-苯丙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分子钳对D-氨基酸甲酯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裂口分子1-3对D/L-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α)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裂口分子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分子裂缝1-3对D/L.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裂口分子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劫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高效、高产率地合成了新的以2-硝基苯甲酰肼和手性不对称脲结构单元为手臂的脱氧胆酸类分子钳人工受体.其化学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这类钳形人工受体对阴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这类受体对醋酸根阴离子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子对接方法,使用AutoDock软件计算手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COF5与手性对映体相互作用的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CCOF5与对映体的结合能差大小与对映体分离度大小相一致;CCOF5与对映体的结合能大小与对映体出峰时间顺序基本一致。采用Avogadro软件对AutoDock分子对接构象进行分析,并对手性识别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微波反应条件下进行芳酰氯与吖啶黄的缩合反应 ,合成了一类新型分子钳 ,并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因素 所合的分子钳的结构均经过1HNMR ,IR ,MS确认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合成了八个有机硅化合物,均可用作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基团转移聚合(Group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GTP)引发剂,在相同单体、催化剂、溶剂配比和聚合条件下,进行反应,所得产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作了分子量及分量分布的表征,引发剂的结构和活性对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布宽度均有显着影响,所用引发剂中以1-甲氧基-1-(三甲硅氧基)-2-甲基-1-丙烯和双(乙氧基)-3-甲氧基-3-(三甲硅氧基)-2-甲基-2-丙烯-1-磷酸酯引发剂,所得产物的分子虽分布最窄,分子量的绝对位与理论值相近,分子量与理论值的偏离是随产物分子量分布宽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