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咸宁地区48份桂花栽培品种为试材进行ISSR分析.结果表明:用筛选出的11条稳定性强、多态性丰富及条带清晰的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获得8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70条,多态性比率为86.4%;采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供试材料相似系数在0.41~0.97之间,表明咸宁地区桂花资源多样性丰富;UPGMA聚类分析显示,四季桂与秋桂(包括银桂、丹桂、金桂)遗传距离较大.四季桂从9月份开始开花,一直到第二年4月份可以多次开花,而秋桂类于9月或10月一般集中开花1~2次,说明桂花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开花习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正>利用ISSR—PCR方法对桂花的54个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7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90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DNA带79条,占总扩增片段的87.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6.92条。依据扩增结果,应用RAPD Distans软件进行Nei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计算,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ISSR分析中产生了一些品种特有的指纹图谱,因此ISSR技术在桂花品种和品种群(品系)的鉴定和阐明遗传关系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利用DNA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把供试桂花的54个品种分为7个大类,并对品种进行了处理及种下品种群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ISSR标记对14份青花菜材料和1份油菜参照材料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可扩增出清晰且具多态性条带的引物.共扩增出108条带,其中8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百分率为77.78%,被测材料的ISSR标记多态性较高.其中每条引物可扩增出4~17条多态性带,平均7条.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变异范围为0.531 2~0.859 4,平均值为0.744 4±0.073 4.通过UPGMA进行聚类分析,青花菜材料和油菜参照材料彼此间区分明显,14份青花菜材料聚为2类.结果表明,ISSR标记可以有效地评价青花菜遗传分化并为青花菜种类的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24份龙眼种质资源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PD技术对原产福建20份、广东1份、四川3份,共24份龙眼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4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22条谱带,多态性谱带共88条,多态性比例72.1%.对RAPD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相似系数0.28的水平可将24份龙眼品种(系)分为3类.供试各品种多态性比例介于0.12和0.28之间,揭示福建本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不太丰富.  相似文献   

5.
桂花品种的ISSR-PCR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利用ISSR—PCR方法对桂花的54个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7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90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DNA带79条,占总扩增片段的87.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6.92条。依据扩增结果,应用RAPD Distans软件进行Nei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计算,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ISSR分析中产生了一些品种特有的指纹图谱,因此ISSR技术在桂花品种和品种群(品系)的鉴定和阐明遗传关系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利用DNA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把供试桂花的54个品种分为7个大类,并对品种进行了处理及种下品种群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5份来自川西北高原的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10条ISSR引物对25份材料共扩增出120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0.8%;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变化为9-17条,平均每条引物总扩增的带数为12条,其中多态性的条带数变幅为3-16条,平均每条引物的多态性条带数为8.5条.(2)供试的25份垂穗披碱草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703-0.974,平均值为0.828,供试材料间表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对供试材料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供试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质资源分明显分成3类,聚类分析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国内20个主要红花品种遗传多样性,为红花种质资源选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不同地理区域的20个红花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20个ISSR引物共产生382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带366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5.42%.10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615 2~0.790 6之间,说明不同红花品种间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ISSR技术可将来自不同地区的20个红花品种分为5个主要类群.其中,杞县刺红花单独为一类群.其余四个类群均未表现出品种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对从7个不同地方采集的7份辣木(Moringa)材料进行了ISSR 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被测材料间ISSR标记多态性较高.从18个ISSR 引物中筛选出6个可扩增出清晰的且具多态性的条带的引物,共扩增出75条带,其中59条具有多态性, 占总扩增带数的78.67 %,其中每个引物可扩增出4~14条多态性带,平均10.17条.ISSR 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 变异范围为0.557 0~0.836 7,平均值为0.687 6±0.080 9.聚类分析表明,7份辣木材料可以聚为四类,其中MS2为单独一类.ISSR 标记可以有效地评价辣木植物遗传分化并为辣木种类的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桂研究现状及桂花品种起源和演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湖北咸宁和浙江金华两地古桂花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古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湖北咸宁的古桂多为不结籽的银桂类,波叶银桂、银星、江南丽人等品种应为咸宁当地起源,而且咸宁也应为丹桂品种起源地之一;浙江金华的古桂为桂花原产于我国长江以南亚热带山地的推论提供了新的证据;古桂中结籽的数量寥寥无几应该源于桂花为雄全异株花;全国已知的四季桂古桂分布支持四季桂类主要分布于华南和东南沿海,长江流域的四季桂类应引自南方的推测;古桂的地理分布和花色变化为研究桂花起源和品种演化提供了佐证.最后对古桂今后保护和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8个多态性稳定的引物,对34个桂花品种、6个桂花野生居群个体、5个木犀属其他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共检测了231个位点,其中209个位点为多态位点(90.4%)。不同品种群的多态性位点频率差异明显,按大小依次排序为:银桂品种群>四季桂品种群、金桂品种群>丹桂品种群。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不完全一致。利用来自引物A11和M18扩增的21条多态性条带构建了桂花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该图谱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桂花品种的鉴定。不同桂花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用于桂花品种的鉴定和亲缘关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在古代,桂花长期与樟科的药用植物相混淆,作为"桂"的一种看待.宋之后,才明确将开香花的桂(岩桂)称为木樨.桂花是秋季常见的食用保健花卉.中国的桂花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另外,桂花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中.  相似文献   

12.
Oryza rufipogon exhibits abundant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ntains many elite genes. In this work, a total of 441 accessions of O. rufipogon were genetically examined using the functional marker S5n, revealing that 18 accessions carried the S5n allele with a heterozygous genotype (S5nS5i/j). Of these accessions, 14 were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2 from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1 from Hainan Province and 1 from Jiangxi Province. Further sequence analysis spanning both sides of the deletion in S5n allel...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稻属AA基因组物种间的遗传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62份来自广泛地理分布的水稻品系被用于ISSR标记分析。这些品系包含有6个野生稻种(O.nivara,O.rufipogon、O.barthi,O.longistaminata,O.glumaepatula,和O.meridionalis)和2个栽培稻种(O.sativa和O.glaberrima)。21条能产生良好重复性条带模式的ISSR引物被筛选出,并在62个水稻品系中揭示出非常好的多态性。全部样品的基因多样性为0.527,同时显示出ISSR标记在稻属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具有强大的作用。根据ISSR条带模式,利用Jaccard配对相似系数构建的一致性树状图,显示出具有良好自展支持率的稻属AA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关系。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大陆的稻属物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尤其是亚洲野生稻物种与Vaughan1989年建立的稻属分类系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将对稻属AA基因组野生稻在水稻育种实践中的有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RAPD技术对新疆布顿大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RAPD分子标记,通过40条10碱基随机引流,对32份新疆布顿大麦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在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有22个引物(占55%)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每条多态性引物能产生1-7条多态性DNA带纹。40个引物共扩增227条带,其中95条(占41.9%)具有多态性,平均每条引物能产生1.7条多态性DNA带纹。基于RAPD技术计算了32份布屯大麦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值为0.427-0.848,平均值为0.681,利用不完全加权算术平均数(UPGMA),采用1-GS矩阵对其进行遗传聚类,结果表明,RAPD标记将32份参试材料区分为3类(或亚类),来源于新疆北部的20份材料有17份材料(占85%)聚入Ib亚类,而第Ia亚类则主要来自于新疆中部的一些材料。研究表明,RAPD标记揭示的新疆布顿大麦间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来源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正>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20个引物,分析桂林市23个桂花品种的基因组多态性。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9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114个,占59.1%。根据扩增结果对这些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出了树状聚类图,可将这些品种划分为4个品种群,与传统分类学结果一致。此项研究表明,以基因型为基础分析桂花品种间的区别是可行的。因此,RAPD技术为解决桂林市的桂花品种分类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RAPD标记研究桂林桂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20个引物,分析桂林市23个桂花品种的基因组多态性。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9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114个,占59.1%。根据扩增结果对这些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出了树状聚类图,可将这些品种划分为4个品种群,与传统分类学结果一致。此项研究表明,以基因型为基础分析桂花品种间的区别是可行的。因此,RAPD技术为解决桂林市的桂花品种分类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Cd、Pb、Cu单一胁迫下4个桂花品种(密结银桂、天香台阁、柳叶黄、满条红)的生长适应性,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不同重金属处理(Cd:0,50,100,200mg·kg~(-1);Pb:0,100,500,1 000mg·kg-1;Cu:0,50,100,200mg·kg~(-1))下桂花幼苗的生长量及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1)低浓度Cd、Pb、Cu处理对4个桂花品种生长没有明显的伤害现象,甚至表现出促进作用,而较高浓度的重金属胁迫明显抑制了4个桂花品种的生长;(2)单一重金属胁迫下,4个桂花品种幼苗根、茎、叶组织中重金属含量伴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受到胁迫后,重金属主要积累在幼苗的根部,只有少量重金属转移到茎、叶中;(3)一定程度上,4个桂花品种对Cd、Pb、Cu污染均有较强的耐性,其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Cd污染区域选用天香台阁,Pb污染区域选用柳叶黄,Cu污染区域可选用密结银桂.  相似文献   

18.
开封地区桂花引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试验地栽植的不同米径的桂花苗木的成活率、病虫害、开花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力求探寻桂花在开封地区的适栽环境. 结果表明:米径较小的苗木适宜生长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不耐高地下水位,病虫害较少;米径较大的苗木整体生长状况良好,对各种不利条件的抵抗力也较强,但病虫害较多,应加强栽植后的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多次调查的实■资料与长期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咸宁地区湖泊水量资源时空变化规律;计算了咸宁地区湖泊水量平衡:并就咸宁地区湖泊水量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和日香桂(O.fragrans ‘Rixia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桂花营养器官根和茎的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根毛,表皮细胞长轴与根圆周垂直,有明显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中柱)为五原型。次生生长旺盛,次生韧皮部中有少量的韧皮纤维;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少量腺毛分布;外韧维管束;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较多的韧皮纤维,呈完整的一环,增加了茎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