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活性污泥和农田土壤中筛选到12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茵,经复筛得到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茵MBFP-7.以高岭土悬浮液为絮凝对象,研究了温度、pH、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量和Ca^2 对絮凝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2.
周本军  林波 《江西科学》2008,26(1):67-70,83
采用常规的平板稀释与画线法,从受污染的河畔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具有很好的絮凝作用,暂命名为Nb-1。研究了Nb-1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实验分析了不同的碳源、氮源、培养基原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下,对Nb-1产絮凝剂的絮凝活性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出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制备的微生物产生菌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性能,探讨了培养基,培养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微生物絮凝剂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察氏培养基比原用培养基更为经济实用的适宜培养时间在3-8d之间,适合温度为30度,与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相比,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时间稍有些滞后。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影响絮凝剂絮凝能力的因素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和培养条件,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实例,并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初始pH、温度等因素对絮凝剂产生菌HHE-P7、HHE-A8、HHE-P21、HHE-A26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是各菌株的适宜碳源;酵母膏和牛肉膏是各菌株的适宜氮源;K 、Mn2 对各菌产絮凝剂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分别使菌株产絮凝剂的絮凝率提高27.9%~42.9%和19.0%~38.1%;初始pH值对于菌株产絮凝剂的影响不是很大;各菌均在30~35℃培养温度时产絮凝剂的效果最佳,絮凝率都大于88.4%.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种类,阐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及其絮凝机理,分析了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的形成及其絮凝活性的主要因素,并对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增强其絮凝效果,降低培养成本,以酱油废水替代发酵培养基对WN-2菌进行了培养,通过单因素培养条件优化,考察了外加碳源、外加氮源、培养时间、pH值等因素对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絮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预处理过的酱油废水作为廉价替代培养基,高效絮凝菌株WN-2可以在此条件下产生微生物絮凝剂。且WN-2最佳絮凝条件为:外加氯化钙浓度为0.2 g/L、无需添加碳源和氮源、培养时间为36 h、pH为7.0、摇床转速为160 r/min,在最佳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浊液进行絮凝测定,其絮凝率达到93.6%。因此,利用酱油废水作为微生物絮凝剂的替代培养基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是采用廉价底物经过多株菌混合发酵后制得的微生物絮凝剂。通过实验测定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以松花江源水和强酸性废水为对象,测定出了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最佳pH值范围和助凝剂CaCl2的投加量。实验表明,对于不同的水质,絮凝剂投加量不同,松花江源水的最佳投加量在14mL/L左右;对于酸性废水,投加量要高一些。最佳pH值在7.5左右。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需要投加助凝剂才能起到絮凝效果,投加10%氯化钙1.5mL/L就可以达到最佳絮凝效果。温度对絮凝率的影响极小,并且沉降曲线表明,在10℃时,沉降所需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慧 《科技资讯》2006,(30):22-23
文章阐述了在污水处理中传统化学絮凝剂的缺陷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优越性,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絮凝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概况,针对当前国内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水氧化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以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处理油田含油污泥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pH值等条件对含油污泥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氧化碳和醋酸是中间产物,二氧化碳是最终产物.当反应温度为440℃、反应压力为24MPa、反应停留时间为10min、pH为10时,含油污泥中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是影响含油污泥中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含油污泥COD去除率增加;反应压力和氧化剂质量浓度对含油污泥COD去除率也很重要,但当反应压力和氧化剂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对含油污泥COD去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测定水中总硬度时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水样温度、pH值、反应时间、重金属和氧化性物质等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同种柱化剂及粘土矿物,其柱化过程受pH值、基质粘土的粒度、柱化剂用量、粘土悬浮溶液质量浓度及分散性、搅拌速度、反应时间、温度、老化时间、滴定速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锆基柱撑蒙脱石矿物材料的研究发现,蒙脱石悬浮溶液的pH值和柱化剂用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橘皮中果胶的超声辅助溶剂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橘皮为原料,稀盐酸为溶剂,超声萃取、乙醇沉淀法提取果胶.探讨了温度、液料比、pH值和超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为2.0,温度70 ℃,超声提取时间30 min,浸提液料比为40 mL/g.果胶提取率最高达到13.9%.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相稀土催化臭氧氧化法对浓度为200 mg.L-1的1 L模拟印染废水进行了降解实验。以稀土催化剂投加量、温度、反应时间及pH值为影响因素,以COD去除率为考察指标来优化实验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2,稀土催化剂投加量为5 g,反应时间为60 min,温度为60℃。该方法应用于废水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水热条件下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着重对水热法生长晶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高压釜内温度分布、溶液(或溶剂)填充度、浓度和pH值、杂质等会对生成晶体的形状、结构、颜色、生长速度、晶体缺陷和晶体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河流pH值是河流水环境的重要指标及其健康程度的关键性因素,选取滇池流域4条有代表性的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流水体pH值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了pH值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滇池主要入湖河流pH值上游呈弱酸性,中下游呈弱碱性,下游pH值出现下降趋势;雨季的河流pH值波动比旱季大,源头的pH值变化幅度小于中下游;影响滇池入湖河流pH值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总溶解性固体(TDS: Total Dissolved Solids)和总氮(TN: Total Nitrogen),主要离子是Ca2+、HCO3-和Mg2+;碳酸盐平衡缓冲系统和离子平衡缓冲系统的变化是造成滇池入湖河流pH值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 CANON)具备有机碳源投加少、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综述了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的机理、影响因素,分析了温度、pH、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基质浓度等因素对脱氮效果的影响,为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污水除磷工艺的现状及研究动向;着重介绍污水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如碳源、pH值、温度等,并结合此工艺探讨如何实现磷回收;指出实现从污水中去除磷的目的和磷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污水除磷和回收磷相结合工艺,应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