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学语言是一种多重符号,它“一语双关”。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表层意义构成形象和图画,深层意义构成情感、思维或哲理。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深层意义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不着一字”法、双关法、象征法、析字法。表层意义是固定的、不变的;而深层意义则是流动的、变化的。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透过字里行间去领略作者的言外之意,去理解作品所蕴合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
评价意义在不同话语中具有建构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和级差系统分析妈祖褒奖封字的人际意义。分析表明:态度系统中。妈祖封号用字这一特定语篇突显的是判断和鉴赏,情感意义蕴含在判断和鉴赏意义中;级差系统中。凸显的是语势。从封号用字的表层意义可以探究其深层的价值意义取向。  相似文献   

3.
语言在20世纪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成就的基础上,得到了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的关注,形成了语言论转向。这一派试图从文学自律入手,分析语言在构成文学作品中的构形作用。然而,由于能指、所指的二元割裂,使得语言一度被认为是囚禁人的牢笼。本文试图反思,这一进程中,文学语言对于文学性而言,对于富有意味的形式而言,其本质是诗性智慧照亮内容,展示意义,给审美一个栖居的所在。  相似文献   

4.
周泉根 《南昌高专学报》2000,15(2):30-31,,34,
文学批评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一直是人们理论思索的聚焦题之一。针对文学批评所指向的对象,文学作品则是一个用文字构造出来的“意义世界”。即是人根据本身的目的、需要而融进价值、注入意义的世界。而文学批评的主观性方面则应是倾向于对文学作品构造出来的“意义世界”中“意义”的阐释,客观性方面则倾向于对其“意义世界”中事件(世界)的揭示。  相似文献   

5.
考察“不”或“没”与后面结合的动词情状类别,以此观察由它们组成的句子所表示的不同时间意义,同时结合意愿动词、助动词,以及宾语的类别、句子的深层意思等,从多层面、多角度描写了“不,没+VP”所表示的时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隐含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衔接手段,其蕴含的意义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翻译实践提出了挑战。以关联理论为视角,分析指出文学作品中隐含意义的处理过程,就是译者不断追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进而结合实例提出隐含意义的翻译原则:尽量传达原作的特色,即原作中的隐含衔接;不要使译文读者误解,即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最后指出其翻译策略:保留原文衔接手段、明示法和消除法。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主体对生活的的摹仿。后现代主义文学提出的“文本之外,别无它物”和“互文性”等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文本观。文学摹仿生活的观点似乎走到了尽头。文章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也是对生活的摹仿。只不过,后现代主义的生活具有“能指即所指,文本即生活”的特征。根据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就是文学的主体性以及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提出“阅读主体和阐释主体通过文本进行历史性对话”和“文本的历史性意义是文本系统和阅读主体的历史性阅读的产物”,试图重建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察“不“或“没“与后面结合的动词情状类别,以此观察由它们组成的句子所表示的不同时间意义,同时结合意愿动词、助动词,以及宾语的类别、句子的深层意思等,从多层面、多角度描写了“不/没 VP“所表示的时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拿现代汉语语素在字书上的“普通意义”同进入调结构后的“个性意义”加以对照,发现在有些情况下语素入调后要发生意义上的偏移,这一偏移所产生的结果叫做“意义变体”.“意义变体”是由词结构语境产生的.而且表现为种种不同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是文学理论着重考察的基本问题。本文主张文学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应从文学语言修辞的层面去考察,认为文学语言现象正是文学的独特存在形态,而文学语言修辞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中2488条比喻义的释义特点及所反映的词义性质.概括出了六种释义类型,反映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比喻义固定比喻义与语境比喻义.固定比喻义是指已经凝固为稳定词义成分的比喻义,已成为词典释义中的一部分.语境比喻义是指靠具体上下文来显示的比喻义,以例句的形式来体现.<现代汉语词典>对比喻义的处理方法在词汇学与词典学有着独到的贡献再现了词义形成、稳定的过程;扩大了规范语文词典反映语言事实的范围,加强了语文词典的"引导"功能;丰富了词典的编纂技巧,完善了语文词典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2.
应用符号学的理论探讨动物符号的象征意义及深层解码,认为由于文化差异,不同的动物其象征意义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会给文化交际带来障碍。提出符号的知识对实现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俄语的语法规则复杂,尤其是名词格的用法更是意义繁多,十分灵活,不易把握。这里针对俄语名词格的限定意义将之与英语相应表达作一比较。希望能对学习俄语的英语专业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翻译重在译意,译意即是对原作意义的解读与凸显。作品通过翻译而产生新意。原文的意义是非终极的,译者通过解读原文获得意义,继而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意义变异。对于译文读者来说,照耀在文本上的不仅有来自原语的思想和精神意趣,更有来自译者和译语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词语意义分为两个层面,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由于思维的同构性,不同语言的词语在这两个意义层面均具有可译性,而由于思维的同构性是相对的,英汉思维方式和语言符号系统存在着差异等原因,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又是不同的。从英语为原语汉语为目的语和汉语为原语英语为目的语两个角度对译例的分析,也都说明了词语在两个意义层面的可译性限度是相对的。由于内涵意义的特殊性,内涵意义的可译性限度低于所指意义的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16.
动态词义可以分为表层词义和深层词义两种结构类型,它们各具特点,又互相关联.一方面,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如短暂性、具体事物对应性、共识性、主观性、灵活性、概念对应性,但表现却又各有差异;另一方面它们又各有特点,表层词义具有规约性、明晰性、发展性、生成性的特点,而深层词义则有依附性、伸缩性、功能对应性、含蓄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出发,用其典型性和家族相似性对语义模糊做出解释,论证了有些语义的模糊来自于客观世界的模糊。原型范畴为这种由客观世界的模糊导致语义模糊提供了解释的理论依据,而对由观念导致的语义模糊却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8.
翻译就是转达原语信息,其目的是信息交流,其服务对象是译语读者.在美学作用占次要地位的语用性文章的翻译过程中,意义应该放在首要位置.意义是多层次的、复杂的.本文从语境、语篇和文化因素这几方面论述了有关意义的问题,然后讨论了阐释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认为阐释就是翻译.译者只有正确阐释原文的意义,才能把它正确地转达给读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因此,译者是沟通原文与译语读者之间的桥梁,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方言间的词语的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是一种很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因为从理论上讲,可以促使我们深入研究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从教学上讲,它需要我们解决如何在使用上避免误导和误解;在语言运用中,既有助于讲吴语的人提高普通话水平,也有助于讲普通话的人学吴误,裨益是双向的。对于同形异义词主要从含义,褒贬色彩,用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于异形同义词语主要从词序,词素、古今语,名称称谓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