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了语义模糊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范畴理论从经典到原型的发展过程,从认知范畴模糊的视角出发,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语义模糊性与范畴模糊性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语义模糊是由范畴化过程中的模糊性决定的,是认知范畴模糊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翻译对等"是翻译学界一直关注的热点话题。认知语言学对原型范畴理论很好地予以了解释。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翻译对等"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认知主体结合客观世界和源语,在正确理解原义的基础上,找到目标语中相应的具有相似属性的原型范畴。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来解释语言模糊现象,原型范畴化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言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同时语言模糊现象也为经典范畴化理论向原型范畴化理论的过渡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颜色词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始于对颜色词的研究。原型范畴理论亦可用于解释包括颜色词在内的一词多义现象。以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依据,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构建的认知机制,并阐释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潘畅  章淑芬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1):113-114,110
传统的语义理论忽视词的义项之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因此无法完整解释词的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词义属于语义范畴,一个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范畴,各义项成员地位不同,具有中心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形成放射形结构,抽象程度也不断提高.本文依据原型范畴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通过对...  相似文献   

6.
原型理论基于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对范畴的切分和性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目前已成国内外语言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空间介词under的语义延伸。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空间介词under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不同,其经验主义语义观主张语言意义并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的反映。认知语义学在遵从人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侧重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联系,注重学习者基本认知能力和其经验对习得新知识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观,原型理论,以及转喻,隐喻等概念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丽姝 《科技信息》2010,(20):I0183-I0184
有关"头"词语在英汉语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通过认知手段(转喻、隐喻)对共时语义范畴"头"词汇进行分析,探索其内部认知机制,解释人类对客观世界构拟的相似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伍雁 《科技信息》2010,(26):I0147-I014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固有属性,法律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也具有模糊性。本文利用范畴分类中导致语义模糊性的理论从客观世界、主观认识及语言形式这三个分类时涉及到的方面来论述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成因,同时,论述在分类时不同的认知、文化模式也会对范畴的切分产生影响,导致语义模糊性。  相似文献   

10.
语义标记及其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标记是研究意义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了语义标记这种形式化语义描述方法之后认为,语义标记方法固然有可取之处,但它更多地是从静态层面来操作,只有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原型范畴、认知域他侧面一基体理论,我们才能对词汇意义做出更合理地解释。  相似文献   

11.
任何语言都具有精确和模糊两大属性。而语言的模糊性更加引起人们的关疰。对语言的模糊性的研究主要是对语义的研究,而模糊语义主要体现在词的意义上。一切自然语言的模糊语义都具有如下特征:主观性、客观性、自身模糊性、不可消除性、相对性和传递性。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英、汉语中都存在大量模糊语。在翻译中模糊语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优劣。杨必先生的《名利场》中译本是公认的译著精品,其中对模糊语言,包括模糊词语、模糊蕴含和模糊修辞的处理灵活多变,达旨传神。  相似文献   

13.
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渐进性决定了人类所使用语言精确的相对性。人类认识自然的模糊过程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从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整体性与西方哲学思维的分析性可认识中国语言的相对模糊性和西方语言的相对精确性。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清楚的,但在英语中是模糊的;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模糊的,在英语中却是精确的;模糊思维决定了思维载体的语言的模糊性。从事物存在的两面和多面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从模糊数学的实用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模糊与精确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语言模糊与精确是相对的,语言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14.
丁琪 《科技信息》2008,(6):144-148
My study aims at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vagueness,analyzing its linguistic realizations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semantics,pragmatics,as well as psychology angles.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raw advertisers'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vagueness in advertising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psychology factors and to give them better knowledge of vague advertising so as to prepare them for the production of more successful advertisements.  相似文献   

15.
直觉模糊三I蕴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Zadeh模糊集理论基础上,将传统模糊推理的合成推理方法(CAI)与王国俊教授的模糊推理全蕴涵三I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后者更加全面合理的结论,然后进一步对模糊三I全蕴涵进行研究,将其与Atanassov的直觉模糊集理论相结合,扩展为基于直觉模糊集的三I蕴涵,并论述了这一扩展的必要性和优点,从而得到了新的研究方向,接着给出了一个新的直觉模糊蕴涵算子,讨论了直觉模糊蕴含的运算性质,最后通过这一算子对直觉模糊三I蕴涵进行了直觉模糊取式问题(IFMP)的求解,得到了基于这一算子的IFMP问题求解算法,并用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义的本质特征是"边界不明".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边界的模糊性与中心的明晰性;第二,相对性与可塑性;第三,双重性.语义的模糊性并不是一个消极的因素,恰恰相反,正是语义具有模糊性特征,语言才能更高效、精确地表情达意和描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7.
论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语言学有关知识,辨证地分析了语言交际过程中准确表达和模糊表达的情况,并详细论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本文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作为语言的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该准确则准确,该模糊则模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阐明模糊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英语中模糊表达法的主要分类,同时阐述了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认为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为委婉、含蓄,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空间方位关系在不同认知场境下的模糊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定性空间关系都具有含糊性, 很多含糊性研究都基于特定的认知实验进行。针对主方位关系, 设计了3个不同的认知实验任务, 即认同判断、关系描述和画图任务, 以考察在知识获取和传输中的含糊性。如果一个空间关系不具有含糊性, 这3个实验任务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然而, 当一个空间关系及其相邻概念都具有含糊性时, 被试将对上述3个任务做出不同的回答。研究主要关注“北”及其相邻概念, 即“东”和 “西”。根据实验结果,识别了3种含糊性, 即标准含糊性、选择含糊性和语用含糊性, 并且建立相应的概念化隶属度函数。这3种含糊性模型, 有助于探讨空间知识传输中的语义扭曲。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言学的创立为诸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自然语言模糊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模糊语言的客观基础和心理因素的探求,对进一步提高语言模糊性研究层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比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模糊语言的客观性和心理因素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层次铺设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