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崔红保  袁庆龙  黄丹 《科技信息》2011,(23):153-153
现代工程训练是将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训练,是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了普通高等院校的现代工程训练课程教学现状后,针对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介绍了工程训练中心教学改革的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工程训练中心的课程质量、设备使用率。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已开展近两年,吸引了大批学生选课,由此产生课程审核、课程安排等大量工作量,为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保证该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运行,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从教学组织管理模块、教学运行管理模块、教学质量管理模块三方面,进行了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体系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为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实践证明,该教学管理体系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5):F0003-F0003
昆明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和机电工程学院金工教研室一起,承担“工程训练”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十多年的建设,构建了以机械制造工程训练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已建成14000平方米的厂房车间,具备工艺类型齐全并与社会应用技术同步,  相似文献   

4.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工程教育改革的趋势,重新构建了安徽工程大学(以下简称该校)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体系,调整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探索出一套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又能体现传统教学价值,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工程图学课程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材料力学实验分类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材料力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实验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科技学院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对材料力学实验进行分类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二、三表生分类教学的背景,介绍了分类教学的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实施策略,教学实践显示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深化教育改革、创建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金工实习教学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当前各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讨论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寻求适合高校特种加工实验课程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我国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特种加工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并结合本校工程训练中心的特色,提出了应建立分层递进式的特种加工实验双语教学的培养体系。健全实验双语教学的教学大纲和课件建设机制,建立特种加工实验双语教学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多元评价及反馈体系。研究内容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科院校特种加工实验双语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程训练”课程以“构建真实工程环境,培养现代工业精神”为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解决工程训练课程的“课程内容落后,与实际生产脱节,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等实际问题.依托“校企”合作共建,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素质、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在如何结合生产实际,引进生产管理模式来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尝试,对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个人的职业道德、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研究和探索采用新型教学模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十分必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工程训练教学的目标和课程性质,介绍了PBL教学模式的特点。然后从工程训练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工程训练教学的师资力量、学生综合能力、师生角色以及教学场地和设备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对机械工程训练课程对PBL教学模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张在机械工程训练教学中逐步探索实施PB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程训练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大与教学学时相对较少的矛盾,结合西安科技大学课程设置改革实践,提出包括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特长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课程、项目研发课程等对多样性的工程训练课程建设方式,并对各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设置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探讨了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根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形成以基本实践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着重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一种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通过对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满足社会急需的机电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  相似文献   

1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大力推进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和运行,是卓越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校内整合教学实验室、建立工程训练中心,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措施,保障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和运行。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训是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鉴于传统实训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结合综合实训课程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软件工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改革,探索新的实训模式。实践表明,新的实训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型软件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工科创新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关键。长春理工大学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了分层次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提出了适合材料类本科学生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内涵在于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把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理论教学改革为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实践。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课时,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为课内必做实验、CDIO选做实验和开放创新实验,三层次实验体系逐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应变能力,有力地保证了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卓工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综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教学体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新课题。通过实验教学内容及考核方法改革,构建了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涵盖基本型、综合型和研究型"三个层次",兼顾基础训练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是国家为振兴工程教育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项目。文中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教学体系的结构。通过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提升实践教学条件、建立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模式的措施构建满足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表明:该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针对目前所采用教学模式的不足,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人才培养,以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设计基于CDIO的培养模式,给出培养流程,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学生素养、标准与教学的融合五个方面,提出实现CDIO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是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文中针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探讨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多元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内涵建设思路和“学校-企业-师资”合作推动的“跨域交融”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施结果表明该实践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国际典型案例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以西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为例,构建了"双翻转"工程人才立体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产出为导向构建了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双翻转"教学模式,分析了相关教学案例,并创建了学生工程素养、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和工程能力等工程综合素质立体培养模式.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达成了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丰富了工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