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酸性镀铜液中Cl^—离子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电化学测量、X射线衍射和X射线电子能谱等方法研究酸性镀铜液中Cl^-离子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镀液中Cl^-离子加速Cu^2+离子的放电反应并使后者按两个单电子步骤进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铜沉积层呈立方结构Cu,也包含立方结构CuCl;XPS谱观察到两个CuCl特征谱峰,Cu电沉积层中含有CuCl导致其电化学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报导Eu_(1-x)Sr_xFeO_(3-y)(x=0.0~1.0)的固相反应法合成,测量了其X射线衍射及室温下的 ̄57FeMossbauer谱。实验结果表明,Sr掺入了EuFeO_3晶格,结构变化与掺杂量密切相关。室温下 ̄57FeMossbauer谱由一套反铁磁六线谱、一套顺磁双线谱和一套顺磁单线谱组成(X=0.2,0.4,0.6).处于立方相的Fe离子的IS介于Fe ̄3+和Fe ̄4+之间,可能参与电子跳跃。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分别研究了超导系列样品Bi2Sr2Ca1-xPrxCu2O8+δ的芯能级谱和价带谱,讨论了这一系列样品电子结构变化的机制.实验发现随着Pr的掺杂,各芯能级谱和价带谱的位移都不同,根据Ca2p谱的变化规律,可认为Pr离子主要占据Ca离子格位  相似文献   

4.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对氯苯甲酸-邻菲罗啉铕配合物的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Eu2(p-ClBA)6(phen02(p-ClBA;对氯苯甲酸,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a=1.0054(2),b=1.1858(3),c=1,4349(7)nm,α=110.52(3),=96.52(3),γ=101.95(2)^-0,V=1.53  相似文献   

5.
化学沉积Ni-Cu-P合金及晶化处理对镀层结构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弱碱性化学镀溶液中化学沉积Ni-Cu-P合金,并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晶化处理对镀层结构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CuSO4.5H2O浓度对合金组成有显著影响。在化学沉积过程中,Cu的优先析出使镀层中Cu/Ni摩尔比远远高于镀液中Cu^2+/N^2+摩尔比。镀液中SuSO4.5H2O浓度低时,沉积速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但CuSO4.5H2O浓  相似文献   

6.
通过CO氧化活性测试,采用XRD、XPS、TPR等方法表征,研究了Cu-Mn-Pt/γ-Al2O3系列催化剂中组分间的活性增强效应,并对其固相结构和表面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氧化型CuMn/γ-Al2O3催化剂中Cu和Mn之间存在一定的活性增强效应,两种活性组分发生协同作用;(2)还原型Pt-Cu/γ-Al2O3和Pt-Mn/γ-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在系列中最高,Pt-Mn/γ-Al2O3的CO氧化活性增强效应最为显著.这与加人Pt后,Cu2+易被还原,Cu+明显增多有关;(3)同时含有Cu、Mn组分的几种催化剂中,催化剂表面上Cu均有一定富集,加人Pt后,表相以Cu+为主.由于Cu-Mn-Pt三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不同,以致氧化活性相差很大,共浸制备较分浸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要好的多.  相似文献   

7.
黄铜渗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渗镀法,研究了黄铜渗铝工艺。获得有效渗铝的工艺条件是:渗镀温度600℃,渗镀时间3h,渗剂组成是Al粉40%、NH4Cl2%和Al2O3粉58%。渗铝后的黄铜耐蚀性提高1.8倍,硬度增加25.6%,渗层厚度为50μm。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等得出,黄铜渗铝层的结构由表面至基体是Cu0.6108Al→γ2-Cu9Al4→α-CuZn(含Al)→α-CuZn。  相似文献   

8.
采用粉末渗镀法,研究了黄铜渗铝工艺。获得有效渗铝的工艺条件是:渗镀温度600℃,渗镀时间3h,渗剂组成是Al粉40%、NH4Cl2%和Al2O3粉58%。渗铝后的黄铜耐蚀性提高1.8倍,硬度增加25.6%,渗层厚度为50μm。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等得出,黄铜渗铝层的结构由表面至基体是Cu(0.6108)Al(0.3892)→γ2-Cu9Al4→α-CuZn(含Al)→α-CuZn。  相似文献   

9.
首次报道CuCl2-FeCl3-H2SO4复合石墨夹层化合物的水热合成制备及其表征,详细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水热夹层反应的影响和产物的热分析,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和产物片状单晶新鲜解理面的XPS分析结果讨论了产物的结构模式;与石墨相比,产物片状单晶碳层面电导大幅度减少,低温比热测量表明石墨中的插层物呈现“纳米粒子”状态。  相似文献   

10.
纳米Cu—Zn合金粒子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蒸发法制备纳米Cu-Zn合金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进行结构表征,证实纳米Cu-Zn合金粒子具有立方和六方结构,并利用x射线精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在苯加氢反应中用做催化剂,发现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高的选择性,对其催化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测试了碲酸合铜(Ⅱ)和高碘酸合铜(Ⅱ)配合物的电子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Cu2pXPS,并给出了配合物溶液中“Cu(Ⅲ)/Cu(Ⅱ)”对的循环伏安图.由电子光谱求得其八面体场强参数Dq值分别为1350cm-1和1450cm-1,结合电子顺磁共振谱、Cu2pXPS,探讨了配合物中铜与氧之间的化学键性质,确证了Cu-OI键的共价性强于Cu-OTe键,高碘酸根对铜(Ⅱ)具有更强的配位能力.基于“Cu(Ⅲ)/Cu(Ⅱ)”对的循环伏安图,在碱性溶液中,用电化学法成功地将二价铜氧化成三价铜.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阻-温度曲线测量、金相观察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的机理,认为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原子组态由有序向无序、马氏体结构由M18R向晶格常数的N9R转变过程,这一过程是由马氏体国有的分解趋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相动态观察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多晶Cu-18.52Zn-6.37Al合金M18R马氏体变体群组态及其生长过程。多晶Cu-Zn-Al合金一个晶粒内多以一个变体群为主。每群由A、B、C、D四个变体组成,形成AC型矛头状、AB平行及AD分叉型三种组态。变体群形成过程中,马氏体变体的消长及变体内小孪晶结构的形成等动力学特征反映了马氏体的热弹性及相变应力、应变自调节。在相变热循环中,变体群内形成大量非常稳定的残留马氏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示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快速凝固Al-Fe-V-Si合金薄带微观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室温时已存在立方结构的α-Al(13)(Fe,V)3Si相,呈近球形弥散分布;加热时α粒子长大,但直到510℃/100h粒子粗化仍不明显.升温到650℃发生相转变.出现多边形θ-Al2(Fe,V,Si)六方结构相;而经650℃/25h处理后观察到长条形析出相,其成分近似为(Al,Si)(13)Fe4,并与原来立方相、六方相粒子共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气氛下合成的光激励发光材料BaFCl:Eu中稀土离子发光中心及发光性质.利用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BaFCl:Eu中稀土离子Eu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王冬梅  刘绍文 《河南科学》1996,14(4):367-369
室温下,金属铜粉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在甲醇溶剂中反应生成铜配合物[Cu(C8H4O2SF3)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测试该配合物为单斜晶体,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0.582(1),b=11.169(2),c=8.044(3);β=104.61(2)°;V=916.73;z=2;Dc=1.833g·cm-3;R=0.082,Rw=0.092。铜原子与四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四方平面  相似文献   

17.
合成和表征了三个以草酰胺为桥的新型杂四核配合物Cu3(oxae)3Ln(ClO4)3[其中,oxae为N,N’-二(2-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Ln为Eu,Gd,Pr]。基于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电导测定、电子光谱、ESR谱以及磁性测量认为这些配合物具有草酰胺桥联结构。测定了Cu3(oxae)3Gd(ClO4)3·H2O的变温磁化率(4~300K),求得交换积分J(cu-Gd)为2.72cm-1.结果表明,Cu(Ⅱ)和Gd(Ⅲ)离子间有弱的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用DTA和X射线衍射综合技术研究Pd-Cu-Si非晶合金体系晶化全过程中的相变观测结果,实验表明,在结晶过程中亚稳态向稳定态转变与前人报道的有明显不同。用XPS技术观测了N-Cu-Si非晶合金体系的诸原子的电子结构变化,表明Cu,Si原子对该体系的晶化相变过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改进型XC502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离子掺杂价态补偿原理及正交试验方法,在三组份Cu-Zn-Al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中添加适量的IVB族和VB族金属氧化物助剂,研制五组份多促进的Cu-Zn-Al-M1-M2的甲醇合成催化剂XC502.实验结果表明,在5.0MPa、240℃的条件下,XC502催化剂耐热前的活性比Cu-Zn-Al催化剂高约10%,耐热后高约29%;XRD和DTA表征显示,XC502催化剂前驱态含绿铜锌矿[(Cu,Zn)(OH)2(CO3)]和孔雀石[(Cu2(OH)2CO3]构型的组份较多,分散度较好.这与XC502型催化剂具有低温高活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熔盐法,在CuCl2-KCl系中得得较高电导率的插层沥青基碳纤维,与原始状态相比,插层后的沥青碳纤维X射线衍射图谱上的(002)及(10)衍射线的宽度减小,衍射宽度变小的机制是由于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形成,使沥青基碳纤维电导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