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岗位职责人员素质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在现有基础上提出新要求:通过管理创新,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的开放系统,是培养“学科馆员”队伍的前提;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制度,是“学科馆员”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人才引进是“学科馆员”制度能够深入发展的保障;科学的人才激励、竞争机制是实现“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针对目前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现状,分析了学科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学科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加强学科馆员继续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面对高校实际 培养学科馆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的必要性,并论证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可行性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断完善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工作提上了一个新的历程。拟从继续教育的意义、内容及形式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势在必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从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内容、措施等几方面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介绍发达国家对图书馆馆员进行继续教育的状况与方式的基础上。论述了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及继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指出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开展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的出现一定会提升图书馆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殷洁 《镇江高专学报》2008,21(2):118-120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馆员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来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及相应的对策是高校图书馆需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再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引进“学科馆员”制度的前提条件,指出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董瑶华 《科技信息》2007,(3):200-200,174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实施“学科馆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以人为本"当前主要有四种理解。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民群众",是从政治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少数人"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全体公民",是从法律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部分公民"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类",是从人类共同利益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自然"和"物"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具体的个体的人",是从工作落实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理论层面抽象的"人"范畴。应在特定的范围内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超出其特定适应范围便容易导致对其中的"人"的误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无疑应当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学界所作的拓展性理解则是适应于特定范围、解决特定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国书馆“传统”与“现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藏书结构、服务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传统图书馆模式的特点,并从图书馆的虚拟化和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方面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从“无兵的文化”到“竞逐富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兴盛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和决心有关,也与一个能够发挥市场优势的制度安排有关。因此,在一个以竞逐富强(thepursuitofpower)为原则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世界中,中华民族在进行经济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必须改变自己文化上无兵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公众对案件的"满意度"与"司法公正"的内涵本身存在的原理性冲突,当事人对事件结果公正的不同理解、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导向,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司法案件的认识和评价。一旦舆情被某种因素引导,社会舆论就容易发展趋向于一种或几种极端的论调,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其中非理性的部分社会舆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可能引发"满意"与司法公正的较量。"河北王朝案"就是发生在审判质量管理背景下舆情与司法的一次激烈冲突。因此,应弱化以"满意度"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指标,从而回归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自然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活动舞台,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是不言自明的。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探求文化特质地理分布的简单原因,在于环境决定论的解释模式是基于世界性探险而搜集到的大量有关人类差异材料进行分类和解释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文章从早期理论学者开始进行追述和回顾,认为:如果将强调或者突出“气候的作用”的学者归为“环境决定论者”,这种扩大“气候”外延的论说方式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7.
<花腔>的发表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花腔>的出众之处不完全在于文本作者得意、论者激赏的"先锋性"的两套叙事话语体系的设置,更在于通过调用"真"的创世与毁灭的叙事智慧对历史话语权的质疑和对"红色"知识分子荒谬人生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初期,对于小说的功能,论者往往定之以"可补经史之阙"。因此在古代小说的发展之初,小说常在作者的写作态度以及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史性"特征。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虽然成书于"始有意为小说"[1](P39)的唐朝,但是从其创作态度、写作方法、内容题材等来看,仍具有突出的"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20.
王伟 《科技信息》2009,(5):110-110,116
古今中外,哀叹“世风日下”的呼声不绝于耳,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世风日下”观念更加强化。笔者在文中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道德观念领域的“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入手,对“世风日下”观念在当前社会中异常强化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道德嬗变的走向进行了展望,对于解决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迷茫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