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屈俊成 《科技资讯》2007,(24):246-246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产量高,增产潜伏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在北方春玉米区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发挥其巨大的增产潜力对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青贮玉米的研究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青贮玉米作为饲料玉米既能大幅度地提高饲料产量,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青贮玉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青贮玉米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青贮玉米的育种策略、育种目标和主要用于家畜饲养业的有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的差距,从农户行为角度,应用倾向值匹配模型解决技术采用的内生性问题,根据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陕西5省821个农户玉米种植调研数据,以农业部主推的"一增四改"技术集成采用为例,分析黄淮海夏玉米产区玉米增产潜力。匹配后证实,"一增四改"技术的集成采用对玉米产量有显著的增加效应,但技术的增产效应低于国内报道值及描述性统计值,尽管如此,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推动更多农户采用"一增四改"技术对我国玉米增产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回顾作物产量差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从产量实现的稳定性、群体发育特点、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特征及气候、土壤条件基础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玉米高产纪录田块与农户大田玉米的产量形成特征,设计了缩小高产纪录产量与农户产量差距,实现从小面积高产纪录田块到大面积高产的技术途径与方案。作物产量潜力的实现应是多层次的。产量目标不同,产量差距成因不同,产量潜力实现的限制因素、技术需求结构及增产途径也不同,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的目标、内容、结构和方式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获得预期的目标。理论上阐明了作物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差距成因的机制,明确了缩小差距的途径与技术对策,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满足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当前大面积推广或即将推广的4种类型12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综合评估,明确了单交种、改良单交种、三交种及双交种中的优良杂交种。找出了各个杂交种的适应范围;地点生态效应对产量发挥的潜力排序;同一地点对不同杂交种产量充分发挥的最佳排序;同一杂交种在不同地点环境中,最有利于产量潜力发挥的地点排序。  相似文献   

6.
杂交玉米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它可作旱地的间作和套种,也可作水田的轮作。近年来,宁波地区由于积极推广旱地间作套种、水田轮作杂交玉米,对增加产量,增加收益,绥和养地和用地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与养分相同的常规化肥进行对比,缓释肥能够明显增加作物产量,减少劳力的投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污染问题。玉米是全球范围内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对于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价值重大,表现出不可忽视的开发潜力。为了选出对该区域玉米最为适用的缓释肥施肥量,最大化提升作物产量,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山西晋谷复合长效缓释肥4种不同施肥量对玉米发育和产量产生的实际影响。最后得到的数据显示,施用缓释肥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玉米生长性状,同时还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的历史表明,育种上的突破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飞跃。杂交玉米和高粱、矮秆水稻和小麦的育成和应用,都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提高了作物产量。水稻本身蕴藏着巨大的产量潜力,从育种科学的角度来看,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为了找出豫南夏玉米高产稳产的气象限制因子,趋利避害,增产稳产,选取了豫南驻马店和豫北新乡地形地貌较为相似的两地,从温度、降水、光照几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豫南温度资源丰富,能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平均温度偏高且温度日较差较小是玉米生长限制因子.豫南45%的年份降水量都远远超过夏玉米全生育期所需要量,洪涝和渍害频发,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日照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从属于降水和温度,在降水和温度都正常的情况下,日照越多,增产的潜力越大,但寡照年份不一定减产.和豫北平原相比,光、温、水在豫南夏玉米高产稳产中的限制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为降水、温度、光照.  相似文献   

10.
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玉米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种植玉米的范围较广,玉米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是我国农业经济作物中优势明显的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玉米栽培技术不断创新、改进,大幅度提高了玉米产量和质量,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然而,目前玉米栽培技术并不完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玉米种植的产量和玉米栽培技术的有效发挥,阻碍了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该文通过研究、分析现阶段玉米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有效解决措施,以期促进玉米栽培技术的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中国玉米高产田(≧15000kg/hm2)的典型特征、内在规律,提出产量突破的途径与关键技术,并进行高产验证。结果表明,35°N~44°N可作为中国玉米高产带。收获穗数是产量构成因素中影响和决定产量的首要因素,按80%置信限计算,在目前生产水平下,产量实现15000kg/hm2的理想结构模式为:种植密度70755~101250株/hm2,穗数7.01×104~10.09×104穗/hm2,穗粒数453~642粒,千粒重323.0~414.9g,单穗粒重162.5~236.2g;高产田单株生产力以穗粒重200g左右的中穗型为主。选择耐密植、中晚熟品种,增密种植,保障水肥供应,精细管理,适时晚收,创建一个高质量群体,增加花后物质生产量和转移率,充分挖掘当地光热资源是当前中国玉米高产突破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广西石山地区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基础薄弱和生态环境恶劣是制约石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此,石山地区大农业发展战略是:治本抓基础,走生态农业和开发性农业的道路,发展资源转换型经济,达到不断提高粮食自给率、发展商品经济、尽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以种养为主的庭院经济为突破口,以林业为重点。采取:1.依靠科学技术;2.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3.建立以乡为地域单位,以户为生产和经营管理单位的农业生产商品基地,形成产业;4.稳定耕地和粮作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主攻单产,提高总产;5.重视旱地农业,使旱地农业生产特别是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有一个突破性发展;6.树立长期奋斗思想,进行持久的封山育林,把石山绿化起来;7.调整畜牧业结构,增加草食性牲畜和家禽的比重等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综采工作面增产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局部冒顶、机电设备管理、人的自身素质以及劳动组织方面对影响工作面单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建立高产高效队,配之以高素质技术人才,以合理的工序安排。良好的劳动组织作保证,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综采工作面单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播种时期对春小麦籽粒增重过程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阿勃等四个春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分析了播种时期对西宁地区春小麦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期对春小麦籽粒增重过程和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没有显著影响。晚播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西宁地区播期晚至4月15日粒重也有增加趋势,但随着播期推迟,春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明显减少,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12年生河北迁西县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为试材,选择自然开心树形且主枝数和开张角度不同的样株,采用照度计测定树冠不同层次、不同方位的光照强度,研究不同主枝数及开张角度下板栗冠层光照的分布特征,分析树体结构对板栗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枝数和开张角度对板栗内膛光照强度、果实产量、品质有一定影响。当主枝数一定时,随开张角度增大,冠层内膛的光照强度逐渐增加。三主枝、主枝开张角度大于60°的树体其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树冠体积占树冠总体积的比例最小,为42.857%。当开张角度一定时,主枝数的增加对果实产量及品质影响不显著。三主枝、主枝开张角度大于60°的树体产量最高,为0.225 kg/m2。综合分析可知,自然开心形板栗‘燕山早丰'理想的树体结构是三主枝且开张角度大于60°。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SA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估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富强  郑壮丽  王令超 《河南科学》2012,(10):1466-1471
以冬小麦主要种植区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和GIS手段,利用MODIS/NDVI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等,应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河南省冬小麦NPP,并通过NPP与产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实现河南省2010年冬小麦产量的估算.估算结果表明,河南省2010年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为4 949.8 kg.hm-2,略低于2010年河南省冬小麦单位面积统计产量;18个地市的估产结果与统计单产接近,总体的复相关系数达到0.588,平均相对误差为-8.33%,说明改进后的CASA模型可用于河南省冬小麦的估产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连续2年3点次在新疆高产玉米区,以郑单958为试材,每隔10d天播种1期,以研究与揭示高产玉米(15000kg/hm^2)条件下播期对群体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及产量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各播期处理玉米产量都接近或达到了15000kg/hm^2,不同播期群体籽粒灌浆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模拟。随播期推迟,吐丝至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呈增加趋势、灌浆速率呈降低趋势,但活跃灌浆期尢明显变化。随播期推迟,群体籽粒灌浆的渐增期、线性灌浆期和缓增期的灌浆速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灌浆阶段的持续时间无明显规律。因此,缩短群体籽粒灌浆渐增期持续时间.快速进入线性灌浆期,片提高渐增期、线性灌浆期和缓增期群体籽粒平均灌浆速率,有利于提高群体产遣。在新疆春播玉米高产区。适宜的播期为4月10日~17日。  相似文献   

18.
2004—2013年这10年中,河南粮食连年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河南粮食生产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种粮成本上升的幅度超过粮食生产效益上升的幅度,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接近极限,增产压力较大;粮食主产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基本上还是靠天收粮;土地流转总量不大,粮食生产规模效益偏低,等等。对此,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控制农资涨价幅度,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建立现代规模化、集约化粮食生产体系。总之,只有充分利用粮食生产这一大优势,才能真正实现河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讲述了我省玉米生产四十年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玉米杂交种应用,品种资源和育种等问题。认为平衡单交种与其他类型品种的种植比例,提高中低产地区产量,是稳定和发展我省玉米生产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育种工作中,应加强品种资源研究利用,重视群体改良工作,创造优良的基础材料以供选育高水平自交系之用。  相似文献   

20.
忻州旱地玉米“3414”试验肥料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旱地玉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贡献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效应,以玉米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所获得的肥料效应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2)氮磷钾单因素肥料效应均表现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量后,产量反而开始下降.(3)氮磷钾肥对旱地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钾肥贡献最小.(4)忻州市旱地玉米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每666.7 m2施用N 12.45kg、P2O5 5.53 kg、K2O 6.98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