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于早期胚胎基因表达型检测的全胚原位杂交技术.方法:收集小鼠囊胚、固定;制备VASP、IL1R2基因特异性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对囊胚进行杂交前处理、全胚原位杂交、抗体处理、显色以及显色后处理与镜检.结果:VASP、IL1R2特异性表达在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和滋养层细胞中.结论:小鼠早期胚胎全胚原位杂交技术适用于早期胚胎基因时空表达型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miRNA生成相关基因Dicer 1和 DGCR 8在小鼠着床前胚胎各发育阶段的表达,探讨其对着床前胚胎发育的作用.建立小鼠超排、交配系统,采集着床前胚胎;采用二步法RT-PcR方法鉴定着床前胚胎Dicer1和DGcR 8表达.结果显示:小鼠卵母细胞及受精后1.5 d、2.5 d、3.5 d和4.5 d着床前胚胎均表达Dicef 1和DGcR 8基因.这是着床前胚胎IlliRNA生成物的重要基因,miRNA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可能对着床前胚胎发育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鼠胚胎干细胞建系新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鼠胚胎着床初期子宫组织块的培养及内细胞团的分离,探讨利用该方法获得胚胎干细胞的可能性,我们用这种方法已建立了一株小鼠胚胎干细胞系,传至第10代,AKP染色细胞呈强阳性,RT—PCR证实Qct-4表达强阳性。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获得胚胎干细胞是可行的,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新方法极大简化了实验步骤,降低了实验技术难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成分明确的体外培养系统产生牛体外受精胚胎,结合荧光免疫定位的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研究了在牛卵母细胞及不同发育阶段早期胚胎中IGF-Ⅰ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表明,IGF-Ⅰ及其受体从未成熟的卵母细胞、成熟的卵母细胞到早期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表达,在COC的颗粒细胞中也有表达.IGF-I在成熟卵母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膜附近,在未成熟卵母细胞、2细胞期胚胎中分布于细胞膜及膜下区域,在8细胞期胚胎和桑椹胚中分布于整个细胞质中,在囊胚阶段主要位于滋胚层,内细胞团细胞有少量的表达.IGF-IR在未成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以及2细胞、8细胞期胚胎中集中分布于卵裂球远离胚胎中心的细胞膜上,在桑椹胚期时遍布于整个胚胎细胞的细胞质中,在囊胚期时主要分布在滋胚层,内细胞团细胞有少量表达.  相似文献   

5.
观察瘦素对体外受精后胚胎发育和胚胎移植后着床率的影响。采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的方法研究仅受精时添加的瘦素对受精后体外胚胎发育的影响及胚胎移植后着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仅受精时添加不同浓度的瘦素对受精卵发育至四细胞胚、桑椹胚及囊胚的比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的瘦素剂量为10ng/mL及50ng/mL时胚胎着床率较高,当添加的瘦素剂量为100ng/mL-500ng/mL胚胎着床率未提高,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水平的瘦素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体外胚胎移植后的着床率,高水平瘦素反而对着床不利。受精后至着床前各期胚胎的发育率与受精当时瘦素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SWAP-70是鸟苷酸交换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PI3K介导的酪氨酸磷酸化受体下游通路的信号分子之一. 以往的研究及我们的前期工作初步表明它在小鼠子宫和恒河猴胚胎植入位点有高表达,提示此分子可能参与了胚胎植入的调节. 为此,本研究在小鼠模型中,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半定量RT-PCR方法,系统地研究了SWAP-70在妊娠初始期胚胎植入位点、妊娠期子宫和动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及其受雌、孕激素的调节. 结果表明SWAP-70在植入位点有非常显著的高表达,其mRNA和蛋白分布于胚泡以及对系膜侧的腔上皮细胞和临近胚泡的子宫基质细胞,而在非植入位点表达强度很弱;在妊娠第7天和第9天的母胎界面上,滋养层巨细胞、迷走滋养层和海绵滋养层都维持较强的SWAP-70表达;正常动情周期中,SWAP-70在动情期子宫中表达明显上调;卵巢切除模型显示雌激素显著上调SWAP-70的表达,孕激素能够阻断雌激素的作用. 以上结果提示,SWAP-70可能参与胚胎植入过程中多种细胞行为的调节,如胚泡黏附、基质细胞的增殖与蜕膜化以及滋养层细胞的浸润和分化过程,同时在动情周期子宫内膜细胞功能调控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发育时期的小鼠胚胎在体外同步或非同步地聚合形成嵌合胚。在216对胚胎中,同步聚合136对,非同步聚合80对,分别形成嵌合胚53个(39.0%)和21个(26.3%)。在同步聚合的各组中,8细胞期—8细胞期形成嵌合胚的结果最好,聚合29对胚胎中有19对形成嵌合胚,占65.5%。在非同步聚合的各组中,4细胞期—8细胞期形成嵌合胚的结果较好,19对中有11对(57.9%)形成嵌合胚。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P53基因突变对肺癌组织中TSG101基因的影响,结果是:TSG101在正常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100%(30/30),在高分化肺癌(包括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低分化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分别为77.97%(92/118)、25.37%(17/67)、18.95%(18/95);P53的表达则相反,在正常组织、高分化肺癌组织、低分化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分别为6.67%(2/30)、67.80%(80/118)、86.57%(58/67)、94.63%(90/95);P53基因PCR-SSCP分析谱检测P53第5~8外显子阴性56例占30.27%,阳性129例占69.73%,总突变率为69.73%(127/180);P53与TSG101呈现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P53和TSG101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附蛋白 (E -cadherin)在人子宫内膜和早期胚胎的表达和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间接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 ,检测人子宫内膜和人早期胚胎E -cadherin的表达。结果 :月经周期各阶段子宫内膜腺上皮均见E -cadherin表达 ,分泌中期达高峰 (P <0 .0 5 ) ,间质细胞未见表达。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表面均见E -cad herin表达 ,囊胚组的表达显著高于 2 - 7细胞期胚胎组 (P <0 .0 5 )。结论 :E -cadherin在子宫内膜及胚胎的表达增多变化有同步性 ,可能有利于着床。  相似文献   

10.
胚胎体外发育是临床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对着床后胚胎发育状况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和微流控芯片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小鼠胚胎体外共培养装置,用于实现自动化的小鼠胚胎定位与共培养操作,并对胚胎在体内的发育环境进行模拟。利用该微流控装置成功进行了小鼠胚胎的单个定位、三维细胞共培养以及发育追踪观察,并对装置中胚胎发育状况做出评价。统计结果表明:共培养芯片中小鼠胚胎发育囊胚率(87.3%±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囊胚率(76.8%±2.7%,P0.01);并且共培养芯片中小鼠囊胚的平均细胞总数(102±4)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平均细胞总数(68±3,P0.01)。因此该胚胎共培养微流控芯片有助于在体外实现自动化的胚胎定位和培养过程,并且对小鼠胚胎发育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的表达对胚胎着床的作用.方法:对NIH雌鼠进行阴道涂片以确定其动情周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等分别在分子和蛋白水平上检测雌鼠子宫内膜上IASPP的表达情况;对实验组小鼠左侧子宫角注射IASPP抑制剂,最后测量...  相似文献   

12.
用玻璃微针对小鼠胚胎进行分割,分割的裸半胚经体外培养和移植到受体后,获得由半胚发育的仔鼠。小鼠早期胚胎(2细胞,8细胞阶段)在链霉蛋白酶中软化透明带后,用直径为0.5μm的玻微针徒手对胚胎进行切割。切割的半胚体外培养24~48h,观察半胚的活力、发育率、发育阶段及胚泡的大小与未切割的正常胚胎进行比较。共切割胚胎342枚,切割后成活的半胚为411枚,半胚成活率为60.08%(411/682)。2细胞和8细胞阶段切割的半胚,成活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昆明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昆明系小鼠的早期胚胎分离和培养胚胎干细胞(ES细胞).方法:收集小鼠3.5d胚龄的囊胚,将其培养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5—6d后取隆起生长的内细胞团块分离后再培养,观察集落的生长情况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原位杂交、细胞核型分析等对细胞集落进行鉴定.结果:KS细胞集落性生长,符合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一系列特性.结论:昆明系小鼠囊胚在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可以发育成ES细胞,并能进行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14.
非妊娠小鼠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能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和保持其增殖能力,并与胚泡着床及胚胎早期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实验证实,LIF基因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的时间限制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RCR)对小鼠子宫内膜LIF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妊娠第4天小鼠的子宫内膜组织的样本在电泳图的538bp处出现清晰的电泳带,表明该组织有LIF基因的强表达;而在所检测的13只非妊娠小鼠子宫内膜的组织样本中均未发现LIF基因表达讨论了小鼠动情周期中各阶段的孕激素水平对子宫内膜LIF基因表达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定的孕激素水平是启动LIF基因表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活性的激酶C受体(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Rack1)与胚胎着床及蜕膜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早期妊娠、假孕、延迟着床和人工诱导蜕膜化模型,收集各种模型的子宫材料,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检测了Rack1在大鼠子宫中的表达.结果:Rack1在妊娠第6~9天的子宫蜕膜上强表达;假孕第6~9天和延迟着床的大鼠子宫腔上皮下基质中无明显的免疫信号,而延迟着床激活胚胎周围的腔上皮下基质中有强的免疫信号.蜕膜化子宫中整个蜕膜区呈强的免疫染色信号.结论:Rack1蛋白的表达与胚胎着床及蜕膜化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昆明鼠早期胚胎发生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小鼠的正常发生已有了报导(Lewis et al,1935; Rugh,1962)。种植前的早期胚胎细胞发生了一些分化,无论在形态、代谢和遗传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大家已对小鼠种植前的早期胚胎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建立了种植前早期鼠胚的体外培养方法(Hammond,1949;Cross 1973;Abramczuk,1977)。Wichnitzer(1967),Stern(1971)等发现小鼠早期胚胎细胞具有空泡型的线粒体,嵴呈同心圆状排列,8细胞阶段才开始出现横嵴线粒体。Magnuson(1977)用冰冻断裂法观察到小鼠早期胚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绵羊早期胚胎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IGFs及其受体(IGFR)在绵羊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对绵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手术法采卵得到卵母细胞和着床前早期胚胎,结合荧光免疫染色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研究了绵羊未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和着床前各期胚胎中IGF—Ⅰ、IGF-Ⅱ、IGF—ⅠR、IGF—ⅡR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Ⅰ、IGF-Ⅱ在未成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中均有表达;受精后,直到囊胚的整个早期发育阶段也检测到了这两个因子的表达,且胚胎免疫染色在各卵裂球之间呈现不均匀的分布.IGF—ⅠR和IGF—ⅡR在未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均有表达,在胚胎期主要分布于卵裂球细胞的顶端(apical surface),而在囊胚阶段主要在滋胚层细胞中表达,内细胞团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胚胎对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影响,以提高胚胎移植率。方法采用经超数排卵的KM雌鼠与正常615雄鼠交配,取受精卵,分别将1-细胞胚、2-细胞胚和桑椹胚、囊胚分别移入发情的假孕KM雌鼠的输卵管和子宫中,妊娠产仔。结果移入1-细胞胚、2-细胞胚、桑椹胚和囊胚的假孕母鼠妊娠率分别为36.36%、42.86%、10%、27.27%,产仔率分别为46.58%、38.46%、58.33%、60%。结论2-细胞胚的移植可提高小鼠的胚胎移植成功率,子宫移植可提高小鼠的产仔率。  相似文献   

19.
兔桑椹胚胎细胞周期同步化及核移植后的发育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改进兔供体桑椹胚G1期可逆性同步化方法,并比较G1期核移植胚胎和未同步化核移植胚胎在体内的发育能力。将兔早期16细胞胚用秋水仙胺和aphidicolin处理适当时间,这时期胚胎细胞处于32细胞期的G1期。经扫描显微分光光度法测定表明,没有DNA合成。经两种药物同步化处理,胚胎正常细胞周期、分裂及移植前发育均不受影响。与用未同步化32细胞胚细胞核移植相比,用同步在G1期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后,显  相似文献   

20.
生长素作为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胚胎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依赖色氨酸的IPA途径是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途径.以色氨酸为前体合成的IPA在YUCCA(YUC)的催化下生成IAA,这一过程也是生长素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拟南芥有11个YUC编码基因,目前对这11个YUC基因在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Pro YUC:GUS(YUC1:GUS、YUC2:GUS、YUC4:GUS、YUC6:GUS、YUC8:GUS和YUC9:GUS)转基因植株为实验材料,观察在胚胎发育不同时期YU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YUC1、YUC2和YUC4基因在拟南芥胚胎发育的后期(鱼雷期、拐杖期和成熟期)有极其微弱的表达;YUC6基因在拟南芥胚胎发育过程中没有表达;YUC8和YUC9在胚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强的表达,其中YUC8主要在胚胎发育的三角胚时期、心形期和鱼雷期表达,而且在整个胚中表达,在拐杖期胚和成熟胚中YUC8特异在下胚轴和胚根中表达;YUC9在胚胎发育的球形期、三角胚时期和心形期有较强的表达,在胚发育的后期则在胚根有微弱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拟南芥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生长素的本地合成,而且YUC8和YUC9是胚胎中参与生长素合成的主要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