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持有的信念,体现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表现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能感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成绩和水平提高,对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该文从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功能意义出发,探讨当今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并对其培养策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对地方高校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改革、团队建设、学生课外知识能力训练、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应用性本科工科综合性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高等学校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对师资的要求更高.教师应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策划、组织、实施项目的能力等等,因此工科综合性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工科综合性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将对应用性本科工科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总结应用性本科综合性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建设应用型本科工科教学团队在团队构成、团队带头人、团队文化、团队成员素质提高、团队的教学与教学研究以及团队的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闽南师大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并通过因子分析探讨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效果之间关系.结果显示,闽南师范大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整体较好,但综合性知识和科研能力方面有欠缺,并影响到其教学效果.为此建议高校加强体育教师综合知识教育和提高,强化体育教师的科研训练;通过教学比武等活动提高体育教师使用体育器材设备及课堂监控能力;优化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同时引导大学生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以保证教师教学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质量工程的土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团队合作制推动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教学团队的概念、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及加强土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初中美术的有效教学评价无论是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还是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升其教学有效性,那么实施有效的美术教学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杨林 《科技信息》2007,(16):226-226
教学中对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数学教学同样如此,所以认真思考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参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阳  吴晗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169-170
对课程进行合理评价,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程改革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师视唱练耳课程评价体系现状的剖析,提出了课程评价的三大原则,依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师视唱练耳课程评价体系,以求课程教学获得全面发展,显著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师资力量。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而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是提升专业教学团队水平,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对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当具有的教学能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培养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具有在本专业应用计算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任课教师是组织实施课程教学的主导,在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这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