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石总场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棉铃虫在总场棉田的消长规律及发生程度1.1棉铃虫2008年5月5日虫情测报灯诱集到越冬代第一头成虫,较2007年推迟10天,较2006年推迟5天,4月中旬末的降雪低温过程影响了越冬代成虫的羽化。5月中旬在玉米诱集  相似文献   

2.
茶树花芽分化解剖与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地方茶树紫阳群体种中的代表性种质‘紫阳槠叶种’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花芽形成和分化过程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紫阳槠叶种’花芽分化始于5月中旬,至6月下旬结束,10月中旬达到盛花期;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花芽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形成期、花瓣原基形成期、雄蕊原基形成期和雌蕊原基形成期等五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赤颈鹩(Turdus ruficollis)每年迁来和迁离本区的时间为9月下旬和5月中旬,种群越冬期230天左右。其雌雄性比1:0.81;成幼鸟比例1:2.79。冬季嗜食沙棘(Hippophae rhamnoidcs)。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地解决复杂情况下蔗糖原料蔗顶芽杂质的识别问题,本研究对复杂环境下高密集度的原料蔗顶芽杂质的特征进行分析,将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 FPN)和RoIAlign整合到Faster R-CNN和Cascade R-CNN的架构中,再将多种深度网络算法融入到统一的多层架构的深度网络框架中,创新地设计出一种混合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实验验证,在原料蔗顶芽杂质的探测任务中,相较于传统的深度网络模型,本研究提出的混合深度学习模型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混合深度学习模型取得较好的平均精度,其识别性能已经可以达到实际应用水准。  相似文献   

5.
蜀柏毒蛾是福建省柏木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始见成虫。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孵出,第二代幼虫9月中旬出现,幼虫危害严重期是3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次是7月下旬至8月下旬。林间防治以PIB5×108个/mIPoNPV 20%氰戊菊酯(1:15000)倍液喷洒,或是PIB5×108个/mIPoNPV 5亿孢子/g白僵菌 20%氰戊菊酯(1:15000)的配比,防治效果最好。病毒的防治运期应掌握在5月上旬。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改进深度学习模型,用于农业自动化检测和识别棉花顶芽,以提高棉花劳作工作效率。通过把深度网络模型ResNet-101融入到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机制的感兴趣区域的目标检测算法Faster RCNN中,得到统一的多结构层次的改进深度学习模型。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Faster RCNN模型,该模型在棉花顶芽探测和识别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本研究提出的改进深度学习模型取得了比较好的平均精度,为棉花顶芽的探测和识别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智能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1987,(4)
本报讯"神农架林区的确生活有野人、水怪、独角兽,驴头狼、鸡冠蛇等珍奇动物,只要揭开其中一个谜,就是对生物界乃至世界科学事业的重大贡献."这是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成员李建和刘民壮两位老先生6月中旬在神农架林区讲的.今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李建和刘民壮又一次来到神农架.他们爬悬崖攀险峰,不畏毒蛇猛兽,同当地文化工作者和武警战士一起,步行500公里,  相似文献   

8.
以圆果化香(Platycaryalongipes)植株的芽为基本构件单元,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地不同坡位上8-12年生植株的芽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圆果化香芽种群芽总量分配随枝级发生变化,芽数量最多的枝级为树冠中间部位的二级或三级枝,树冠表层的末生枝和紧靠树干的一级枝芽数量较少。各枝级上的新生枝的芽数量高于多次生枝。对圆果化香树冠空间拓展意义最大、芽萌展成枝的潜势最高的顶芽分布于末生枝的新生枝上,其芽密度和芽重量密度最高。从山顶至下部,植株芽种群数量、新生枝的芽量减少,但山中部新生芽量和活芽量最多,顶芽重量密度和侧芽重量密度最低,山上部最少,顶芽重量密度和侧芽重量密度大。  相似文献   

9.
2020年:美元在震荡中下行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美元指数在"意外冲击"下大起大落,呈现三阶段行情。从年初至2月中旬,在美国本土尚未遭遇疫情冲击、经济运行延续上年态势的背景下,美元指数小幅波动,甚至有所上升。从2月下旬至5月中旬,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美元指数开始戏剧性地大起大落,美元指数一度飙升超过103水平。从5月中旬至12月末,美元指数趋势性下行。  相似文献   

10.
巴拿哈空间概率论是国外近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概率论分枝。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我们将它应用于长期气象预报,得到了一个不同于已有的平稳时间序列预报的方案。并有一定的预报准确率。我们用的上海旬降雨量资料。计算时用到1982年5月上旬的资料。一次可发布未来全年逐旬的预报。预报了1982年度(82年5月中旬到83年5月上旬)全年。已出现实况的29旬,报对了16旬。历史验证了324次预报,准确率为61%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分布于大陆性气候的不同种源山桐子冬芽休眠特性,丰富冬休眠的理论和人工调控山桐子的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了江苏、湖南、江西山桐子苗进行了不同种源山桐子冬芽休眠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分布于大陆性气候的山桐子具有冬芽休眠的特性.冬芽重新开始生长与所经历的低温有关,且只有经过低温之后冬芽才能生长.②不同种源山桐子顶芽有效低温不同.江苏和江西种源10qC低温效果最好,其次是5℃,而12℃以上低温效果不明显.③不同种源侧芽重新生长的有效温度基本相同,25℃效果最好.④15℃具有解除山桐子顶芽休眠的效果,但对顶芽的重新生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白桦TCP转录因子的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时期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揭示BpTCPs 在白桦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证据。【方法】依据白桦45个转录组测序结果,共获得 15 条TCPs 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TCPs基因进行了全面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15 条 BpTCPs均含有 1 个高度保守的bHLH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发现 15条白桦TCP分属于TCP 蛋白的两大类; qRT-PCR分析结果显示,自5月到 9月的生长阶段中,顶芽中 BpTCPs 的表达水平呈现不同程度升高的变化趋势; 茎中BpTCP3在整个生长季上调表达; BpTCP4、BpTCP10及BpTCP7、BpTCP8分别在越冬后的雌花及雄花中上调表达。【结论】明确了BpTCPs基因的功能及揭示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华南五针松(Pinuskwangtungensis)顶芽和一年生幼茎,进行形态结构和发育的观察,并进行细胞内淀粉粒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华南五针松幼茎在芽鳞形成后期,顶芽出现分区结构。顶芽细胞、幼茎细胞中,质体、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分布、数量与其干旱生活的环境相适应。茎的皮层、初生木质部有树脂道分布,均为裂生型垂直树脂道,由莲座状排列的12~18个细胞发育而来。淀粉粒在树脂道发育成熟前后的动态变化与树脂的合成和分泌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各组织的发育完善,幼茎内薄壁细胞的淀粉粒呈现一个由无到丰富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条件下杉木伐桩萌芽中几种有机物含量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按杉木伐桩的全光、半荫、全荫处理,以及林木的环割、不割处理,春季分别取休眠芽(前三者)或侧枝顶芽(后二者)样品,进行有机物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样品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叶绿素含量亦都很低,但休眠芽中的水溶性糖含量比顶芽中要低得多。伐桩萌芽的含糖量并不与各处理条件下的光照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但伐桩上萌芽数目增多,则含糖量相应下降,表现为幂函数曲线关系。考虑到这种情况,以及幼芽内叶绿素含量水平很低,因此,可以认为萌芽的糖分主要来自根桩本身的碳水化合物贮藏物,而并非来自光合作用。因此,控制一个代桩上的萌芽数目,是获得健壮萌条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几内亚凤仙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新几内亚凤仙具有顶芽或腋芽的新生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芽体萌发,进行繁殖培养.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出各阶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萌芽诱导阶段培养在MS 6-BA2.0mg/L NAA0.2mg/L中,顶芽萌发早,生长快;在继代和增殖培养中以MS 6-BA1.5mg/L NAA0.2mg/L培养基效果最好.1/2MS NAA0.2mg/L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100%.根质量较好;适宜条件下炼苗移栽.试管苗成活率缺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年生木本植物花芽分化进程和特点,揭示树木成花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分别以南京地区成年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雌株和雄株为材料,详细记录其花芽发育的完整过程,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雌、雄花芽发育各阶段进行解剖观察。【结果】在南京地区,每年5月底至6月初成年美洲黑杨的当年花枝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花芽。随后的花芽分化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苞片分化期(6月中旬之前)、小花原基起始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雌蕊/雄蕊分化期(7月中旬至11月)、休眠期(12月至翌年1月)和雌/雄配子体形成期(翌年2—3月),最终在早春形成单性花。【结论】美洲黑杨雌、雄花均为Ⅱ型单性花,即某一性别花中不存在相反性别花器官的残留。在整个花芽发育过程中,雄花芽较雌花芽大而饱满,雌、雄花芽鳞片外观嫩绿、质地坚硬,花芽长度生长趋势呈“S”形曲线。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杨树花器官发育及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花石榴胚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炜  陈志萍 《江西科学》2010,28(2):194-195,228
以大花石榴的胚为外植体在MS+BA1+NAA0.2培养基中诱导愈伤并产生不定芽,在MS+BA0.5+NAA0.2培养基中进行芽苗的增殖培养,在1/2MS+NAA0.5+IBA0.5培养基中诱导芽苗生根。试管苗在珍珠岩基质中罩塑料杯保湿炼苗后即可移栽入土中。  相似文献   

18.
Eucommia ulmoides Oliv. is a typical sympodial branching tree. The apical bud of the branch ages and dies every year, replaced by the nearby axillary bud in the second year. Structural assays and a series of biochem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senescence mechanism in the apical bud. It was revealed that most cells of the apical bud underwent th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during the senescence: the chromosomes were congregated and the nuclear contents were condensed, as shown by 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API) fluorescence. DNA fragmentation was detected during senescence using the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in situ labeling (TUNEL) method, coincident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 DNA ladder. Moreover, a 20 kD DNase related to fragmentation was found. PCD was initiated first in the young leaves, leaf primordia and peripheral zone cells, then in the central mother cells and initial layer cells in the apical meristem. The terminal buds remain in vegetative growth during senescence, in contrast to buds of many annual plants.  相似文献   

19.
4至5月份将无核白鸡心葡萄的一年生硬枝单芽高接于藤稔葡萄当年抽生的新梢上,成活后无核白鸡心葡萄芽当年萌发抽梢并当年进行压条。不同时期压条试验表明:在新梢半木质化至7月15日前压条,压条植根系生长良好;当年可抽生5--6条新梢,长度达2-3cm。直径0.6-0.8cm以上;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花芽分化良好;第二年平均单株产量14.0h,且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适当的激素调控,成功地从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子房壁,栝楼(Trichos Kirilowii Maxin)幼茎,姜(Z.officinale Rosc.)幼叶,蒲公英(T.mongolicum Hand.Mazz.)花茎,风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顶芽诱导出丛生不定芽,并完成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