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RD人员全时当量等6个指标为科技资源投入,以专利申请受理量等5个指标为科技资源产出,应用熵权法计算各全国各地区2008-2015年的科技投入、产出的权重,应用指标体系法来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模型,计算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时空演进特点。应用ANN-GA方法,计算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与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组合最优解,并与北京市进行比较,指导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
城市作为集聚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主要区域,其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地区比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山东省特点建立了山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实力、创新潜力和创新综合实力三个方面对2016年山东省17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依旧处于领先水平,中部地区发展平稳,西部创新基础薄弱但发展潜力巨大。最后,针对各市创新能力提升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是制定农业节水发展规划,实施农业投资决策的基础.本文综合分析了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选取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3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建立了区域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其从33个指标简化、降维成14个评价指标,提高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采用组合权重法将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融合,提高了权重确定的准确性;基于逼近理想解法构建了区域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四川省农业节水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21个地区农业节水发展水平较低,只有成都、攀枝花、广元3个地区处于"一般"水平;德阳、遂宁、内江等5个地区处于"较差"水平;甘孜、阿坝、凉山等13个地区处于"差"水平;四川全省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处于"较差"水平,表明四川省未来农业节水发展潜力较大.模型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对于不同区域农业节水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兰州市科技创新效率发展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Spearman's rho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在不断改善,从2010年的33.33%增长至2015年的71.34%,增幅达114.06%。RD经费支出、RD人员数是影响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投入、企业创新地位、创新发展绩效等四个方面,运用20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加权指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该体系对浙江省11个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投入、企业创新地位、创新发展绩效等四个方面,运用20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加权指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该体系对浙江省11个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赖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创新则是城市区域价值空间可持续提升的动力,所以城市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参考已研究得出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指标的构建原则,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及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湖南省郴州市城市创新能力,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建议,以期为该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部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状况的重要尺度,将区域创新能力分为当前创新能力和潜在创新能力,建立了包含22个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地区10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了两系统评价指标的权重,综合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解析了2006-2017年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呈逐年增长态势;在时序上,北京两系统同步发展,天津、河北科技创新系统存在滞后;在空间上,各地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线性拟合显示,北京耦合协调态势良好,天津耦合协调趋同且潜力巨大,河北协同效应不明显;未来天津、河北两地区应重点考虑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RD资源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2012年,各地区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普遍加大了对RD资源的投入,但由于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河南省RD资源的区域布局也存在差异化。而科技金融产业汇集发展到一定程度和水平时,又会形成科技金融中心。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探讨地区间RD资源状况,明确地区间RD活动差距的状况和变动趋势,对了解河南省金融中心的形成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新为技术和实践活动中的经济、社会、生态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和发明思路,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本文选取福建省为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对象,应用动态数列法、对比研究法和层级分析法,探索省域科研成果、创新指数、研发成本和平台等创新要素的效用,分析福建省创新能力存在基础研究不足、研发成本粘性高、创新效率下滑和平台共享功能未有效发挥等瓶颈,提出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强化研发成本控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进共享平台建设等带动区域创新能力进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新区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而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培育对于高新区的持续发展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当前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及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分析,基于高新区的构成要素特点,构建了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发展状况,对其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晓婷  高净鹤  范丹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1):1092-1098
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6—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专利数据探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绿色专利同时纳入绿色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中,对我国各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及提升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由于不断升级的环保法规的相继出台,我国绿色专利总量逐年增加,创新激励效应已初步显现;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凭借自身经济发展、研发资金投入等优势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企业是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中坚力量;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但区域间协同创新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健全现有专利制度平台,推动区域间及内部绿色技术协调发展,完善激励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环境政策是未来提升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通过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地方政府研发投入是否能有效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影响地方政府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是评价政府研发投入效果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区地方政府研发投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数据为基础,运用DEA-Tobit两步法分析框架,对我国不同地区政府研发投入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研发投入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大多数处于无效状态,并且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效率逐步递减现象;同时,企业科技人员投入、技术市场活跃程度、企业规模大小、地区开放程度等,对政府研发投入效果存在不同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机床产业 “大而不强”,特别是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低、市场竞争力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未根本改变,如何有效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加快中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创新发展是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本文以日本马扎克公司为案例,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着重分析日本机床产业政策是如何支持本国机床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究发现:日本机床行业经历了产品仿制、模仿学习、自主研发、创新超越四个技术阶段;在不同追赶阶段,日本相同类型的产业政策工具始终遵循相同的制定原则;政策工具使用策略和产业发展阶段的协同演化是其帮助本国机床企业“后来居上”的关键。据此,从构建国家级领军企业、重视优秀民营企业、补位核心用户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局和局部自相关等方法,重点分析了2000—2018年长三角区域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特征,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大致呈现出合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构成的Z形空间格局,空间差异在2000—2018年呈现出不断缩小的态势,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的越来越均衡,区域创新能力也相应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姚平  李晶 《科技与经济》2011,24(4):38-42
高新科技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创新能力、经济实力、集群竞争力和区域支撑能力4个方面为一级指标,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经济发展、经济辐射、产业集中度、产业聚合度、基础设施完善、区域文化、政府支持为二级指标,另有30多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组成权重,并对指标进行平滑处理。根据指标的赋值,用线性加权方法计算指标体系的综合值。  相似文献   

18.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将复杂评价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评价方法,基于模型综合评价法构建出我国中小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德尔菲法对其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较弱的结论,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提高中小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2001-2016年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揭示中国创新能力的空间非均衡、地区差距及收敛性特征.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并通过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方法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收敛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创新能力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且总体差异呈现出不断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10年。从科技思想、改革实践、创新成效等方面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创新历程和成就进行了简要回顾。分析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科创新思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发生了系统性的变革,促进中国在资源投入、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创新活力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已经初步迈入世界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展望了促进中国尽快成为全球创新强国和世界科创中心的目标,并提出了5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