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男女大学生短跑运动员徒手及负荷条件下的台阶无氧功率、适宜外加负荷时的最大无氧功率及其相对值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男子大学生短跑运动员的最大无氧功率及适宜负荷均明显大于女子,且其相对值也是男子明显大于女子。说明排除体重及运动专项等因素对无氧功率的影响,最大无氧功率和适宜负荷的相对值能更好地反映人体的肌肉质量和无氧工作能力,在评定运动训练效果及运动选票中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运动负荷后对高原短跑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短跑男子运动员10人(国家一级2人,二级8人)以不同的负荷训练后,测试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训练前后,由于负荷强度不同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不同,可以引起血清肌酸激酶的不同变化。它可以作为评定做功肌肉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及了解骨骼肌微细损伤和肌肉对所施加负荷的适应与恢复情况的重要生化指标,为高原短跑训练提供科学训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负荷训练对男子柔道运动员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5名山西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期血清睾酮(T)、皮质醇(C)的测试分析表明,大负荷训练使男子柔道运动员的T、T/C值显著下降(P<0.05),5名运动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运动疲劳,C值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T、C、T/C是男子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机能评定的有效指标,对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及早发现和预防运动员潜在性贫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永伟 《甘肃科技》2011,27(3):182-183
依据马特维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结合现代运动训练原理,对运动员竞赛期运动负荷量、负荷强度、负荷密度和负荷难度的施加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希望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赛前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庆功  陈磊坡 《科技信息》2009,(26):277-277,279
在当今的竞技体育中,训练负荷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必然产生运动疲劳,甚至导致过度训练,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成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作一综合,根据运动疲劳的概念及分类和产生机制,总结出恢复疲劳的方法。运动性疲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问题,它不仅是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还与运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随着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训练的竞技水平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运动员为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进行高强度、大运动负荷训练的日常训练和竞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必然大大超过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能量供应总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产生运动水平下降、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消极的症状。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亚运会前我国马拉松运动员训练量与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名男子运动员的生化指标,结合使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马拉松运动员在亚运会前的训练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马拉松作为一项耐力性的运动项目,大负荷高强度的训练,直接反映在运动员的肌酸激酶和睾酮浓度的变化上,以此判断运动员的疲劳程度;马拉松运动员血红蛋白浓度处于理想水平时,利于运动员高质量完成训练。这说明在赛前的六周训练中,对运动员的生化指标进行监控非常有必要,利于运动员科学合理地完成训练。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维吾尔族男子800米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全面把握和概括赛前训练负荷内容及结构的特点,特追踪监测两名优秀运动员备战2007年和2008年春两次全国田径大赛期间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007年北京赛赛前训练期运动员有2个运动性疲劳期.分别在第3周和最后一周,2008年杭州赛集训期运动员无疲劳发生,身体机能状态良好,运动能力提高,训练计划合理.  相似文献   

8.
窦义军 《科技信息》2010,(26):280-280,282
本文通过对创新理念内涵的深入理解,拓展对运动训练负荷潜能的开发认识,在运动训练中对运动训练负荷的开发做出更好的判断。创新理念下运动训练负荷的潜能开发,要从竞技比赛的需要出发,认清项目的本质特征和制胜规律,突出专项训练与比赛的一致性;优化调整负荷结构,统筹处理训练环节,结合实战需要,根据运动项目的规律、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运动训练的阶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使运动员的机体受到刺激,促使运动员获得最大范围内竞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体育竞技健美操运动竞赛体系下,专项耐力是运动员在高强度比赛中能够稳定发挥的重要保障。根据大学生运动员的特点和训练目标,基于运动训练学原理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在体能自行车、越野跑、跳绳等一般耐力训练中融入基础动作组合的重复、间歇训练和一般力量训练,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储备、一般耐力水平。专项耐力训练则根据竞赛组别制定训练目标,进行学年、学期大周期训练安排,适当安排大强度、中度运动量的训练内容。在训练过程中,机动调整耐力训练间隔和训练负荷,以促进训练效果的积累;为避免运动员在专项耐力训练中出现倦怠,需丰富耐力训练方法与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世界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发展的方向,柔道项目本身的特点,竞技能力发展的非均衡性及对专项训练的分析与比较,认为我国男子柔道运动应该加强柔道专项化训练,对处在高水平阶段的男子柔道运动员专项训练问题提出要求,能为男子柔道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30名男子跨栏二级运动员进行三种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分别测定运动后及恢复期问血清酶和尿素氮、探讨各指标在不同训练方式、不同恢复期间的变化情况,从而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与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在现代运动训练和竞赛中,运动员不仅要消耗巨大的身体能量,而且也要为承受心理压力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运动员缺乏专项运动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相应的心理准备状态,便不能顺利地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更难以取得优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6年全国男子柔道冠军赛60kg级和66kg级的前六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观摩比赛和录象,并做技术统计,对这两个级别前六名运动员在比赛中背负投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主要阐明背负投技术运用在男子柔道中小级别比赛中的重要性,为训练竞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优秀赛艇运动员气体代谢的适应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和一般赛艇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的比较研究发现,运动开始时优秀运动员肺通气机能动员速度快于一般运动员;中等强度时,优秀组摄氧量(VO2)增加速度减缓;大负荷运动时,一般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迅速增加;力竭时优秀组VO2、HR、氧脉搏(VO2/HR)均高于一般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搜集了湖南省11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指标,找出对跳高成绩影响较大的几项身体素质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从跳高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角度。分析论证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30米跑、立定跳远和纵跳等三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从而着重说明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全面提高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同时,要强化对30米跑、立定跳远和纵跳三项身体素质的训练。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践、交谈与观测,分析得出:投掷运动员在竞赛中能否发挥正常水平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有着直接关系.研究了投掷运动员平时训练与竞赛中情绪的变化及调控对策,这对运动员的专业训练和为他们在竞赛中争取优异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在力争获得优异成绩的过程中,由于竞赛的激烈,局势多变,势必会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心理特点。因此,心理训练对于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竞赛时紧张、胆怯、等不良反应,还可帮助运动队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巧、战术风格。本文首先分析了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继而提出了五个心理训练法来说明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参赛队员的竞赛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何春刚 《科技信息》2009,(28):255-256
本文运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我国现役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得到:1.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常模”;2.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均不受年龄、训练年限、参赛次数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和结构相对较稳定;3.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程度多处于中等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玉波 《科技信息》2009,(23):231-232,224
训练的生理和生化监控实验是实现科学化训练的必备手段。在运动实践中不同运动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具有不同身体机能水平且负荷后具有不同的机能变化反应,同一运动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身体机能水平且负荷后也有不同的机能变化,同时运动员机体生理、生化指标也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教练不能用眼和经验所能看到和观察到的,这都要辅助于监控实验。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拳重技术的基本分析,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结合多年来青少年男子拳重运动员训练的实践,探讨青少年男子业余拳重运动初期训练的特点、重点和具体的训练计划以及训练的技术要点,分析了训练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