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精心质疑,激起学生兴趣;积极鼓励,培养创新思维;贴近生活,展现创新能力;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养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手段。本文重点探讨了化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张海振 《科技信息》2012,(36):374-374
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个适宜的创新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做到学会、会学、会创,使创新精神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合作互动,拓展创新思维。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车文友 《科技资讯》2009,(13):186-186
新课程的改革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并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发展创造力作为教学核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自学能力,让课堂充满着跳跃的音符,创造的活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设置创新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营造课堂“敢问”氛围,培养质疑能力;鼓励学生求异发散思维;注重社会课堂实践,完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东伟 《科技信息》2008,(15):285-285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见解,教师有“度”的进行课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它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与实践,采取互动式实验教学,单人单组完成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等方法,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闫新虎 《科技信息》2013,(19):160-160,219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先进教学理念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创新思维以及实际动手能力训练这四个方面,来阐述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时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和个人体会。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分析,我们应重视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获得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奇思妙想拿出来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最后还应重视给学生提供实际动手训练和进行创新实践的平台,使他们能充分的展示自我。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中数学的新课标要求,数学理念不断更新,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地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理念、突出重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导入水平、贴近生活,从而研究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新教学策略,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传统实验教学理念的改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此研究探索将思维导图融入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活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在实验中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论述了如何以人为本,从三个方面实施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1、数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实施创新教育;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施创新教育;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创新教育。其次,从物理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利用物理教学的特点,实施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通过对物理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通过加强演示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4、通过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将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占良 《科技信息》2012,(9):291-291
创新是数学的灵魂,实践是获取和发现新知的根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核心,研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在践行素质教育新课改中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散思维,鼓励质疑,模拟变换,探索规律来培养和研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利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活动情境构建,课堂教学满意度-学习投入研究概念模型,以CZ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开展调查,运用AMOS软件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得出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师德师风能对课堂教学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师德师风、课堂管理和学习氛围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投入。最后,围绕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技能,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学习氛围、加强课程规制与管理、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国内外教育家都强调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健美操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健美操教学追求的目标.该文通过对健美操教学中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智能观;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气氛;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创设美的课堂环境;以及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创造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概念、公式、定理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等方面论述了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并基于此提出了加强数学专业师范生的数学史素养;提高教师对数学史的熟悉程度等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的研究应用发展现状,阐述建筑类CAD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创新点,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建筑类CAD课程教学的可行性与实操性,提出课程实施中的合理化建议,旨在探讨翻转学习对于转变我国高职现有课堂教学观念、提高应用型软件类课程教学质量、探索创新高职人才培养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加强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即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其次,要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第三,要改革教学方法。第四,要营造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环境。通过艺术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右脑;开设创造性思维或创造技法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在管理上,建立一种鼓励创新的运行机制;建设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师资队伍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区域创新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动态的复杂的社会化知识创造过程。鉴于区域创新日益突出的社会化特征,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在简要回顾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的特点与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探讨了区域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形成本区域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的一种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文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核心和难点还在于人文思想的创新;中文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在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等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8.
石峡 《科技信息》2008,(35):280-280
积极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对英语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师角色定位、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的几个方面,结合实际教学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企业概念创新模型与创新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之一 ,创新已为人们所熟知 ,但企业创新仍然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随着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进行 ,“企业概念创新”异军突起 ,以此为代表的创新观念对于任何企业来说 ,仿佛变成了企业创新体系的新宠。本文提出服务业企业概念创新的链接模型 ,并对该模型各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提出服务业企业概念创新模型实现平衡与稳定发展的条件 ,分析与研究服务业企业概念创新模型中的活性因子 ,以寻找激活服务业企业概念创新的环节与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与课堂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互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认知信息乃至情感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只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中介者。而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语言活动,引起并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本文拟从教师课堂提问的角度探讨教师应该提问什么、怎么提问,以促进英语课堂的互动式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