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庆市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象灾害是重庆市主要自然灾害中影响最广,发生频率最高,损失最严重的一种类型。通过分析,总结出重庆市气象灾害虽然类型多,但以旱灾和洪涝灾害为主;雾害也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重点分析、阐述了重庆市旱灾及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形成机制,以掌握重庆市旱灾、洪涝灾害的发生及分布规律,为有关部门在制定制旱防洪措施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洪涝是我国自然灾害中影响最严重的灾害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文章从区域灾害系统论出发,探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重庆城市洪涝灾害成灾机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祎茗 《科技信息》2010,(21):I0160-I0161
本文总结了重庆城区近百余年来的旱涝变化,详细分析了重庆市干旱灾害、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形成以及发展的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气候背景、环流特征、地形以及人文因素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重庆市旱涝灾害减灾防灾工作所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重庆市旱涝灾害的减灾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4.
BP神经网络在洪涝灾损失快速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洪涝灾损失主要影响因素及洪涝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结构,构造了洪涝灾损失计算的人工神经网络.该网络的输入层反映洪涝灾害的雨情、水情及社会经济和财产状况,中间层反映洪涝灾害的类型,输出层用于表达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用该网络结构建立了典型流域的洪涝灾损失快速评估模型,并对太湖流域洪灾损失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验证了BP神经网应用于洪灾损失快速评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洪灾损失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涝灾害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自然灾害,防治洪水灾害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洪灾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防汛指挥调度和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急需一套适用、易行、可靠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在分析技术路线的基础上,提出洪灾损失评估计算方法,并以浑河为实例,验证提出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中国自然灾害中70%为气象灾害,由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对气象条件的依赖程度高,致使中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0.5亿hm2以上,影响人口达4亿人次,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8.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洪涝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8年洪涝灾害给湖南省农业部门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例,应用投入产出法定量分析了洪涝灾害对部门经济冲击下的产业关联损失.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进行评估,并构建供给需求影响矩阵,完善了产业关联损失仅考虑需求单方面的不足.通过计算得到湖南省农业因洪涝灾害的总损失达到503.15亿元,超过同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3倍.农业部门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间接损失分别超过直接经济损失的34.5%和47.3%.随着社会经济的融合度增加,灾害导致的产业关联的经济损失逐步增大,研究灾害对经济系统结构的破坏将对行业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抢险救灾的类型 抢险救灾行动,是对所有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进行救援的活动的统称.按照常见的灾害事件类型,抢险救灾行动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抗击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指由于过量的降水造成江河湖水泛滥,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地区总面积达73.8万平方公里,耕地5亿亩.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等八大江河的周边地区均受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洪涝灾害涉及地域广、受灾人数多、灾害周期长,导致道路交通、通信中断等,不但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抗洪抢险一直是军队和武警部队抢险救灾最重要、最经常的任务,由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面大,通常还要积极发动预备役、民兵和民众力量参与救援.抗击洪涝灾害任务内容包括组织人员疏散、保护洪区重要目标安全、组织固堤排险与解救抢运,参与灾后重建等.  相似文献   

10.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热带气旋(台风、热带风暴)、暴雨、干旱、冰雹、大雾、高温、低温冷害、雪灾,寒潮,沙尘暴、雷电、龙卷风、大风等气象灾害每年交替发生。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季风气候是水旱灾害多发和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独特的阶梯状地形地貌也加剧我国空间上降水的不均匀,导致了西北多干旱、南方多雨涝的格局,进而会影响我国次一级的灾害发生.全球变暖和周边海气振荡周期变化导致的气候异常加剧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时空差异,是引发各级水旱灾害的主要胁迫因子.  相似文献   

12.
灾害损失评估的灰色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阐述了灰色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论述了白化函数的物理意义,并结合新疆“96.7”特大暴雨洪水受灾地、州、市实际灾害损失,进行了定量化灾情损失评估和灾害等级划分,得出新疆“96.7”特大暴雨洪水中各受灾地、州、市的果类系数和灾度等级表。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表明灰色聚类分析是解决灾害等级划分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综合减灾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衡东县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洪水灾害较严重地区之一。基于灾害系统论观点,综合分析得出,复杂的孕灾环境是衡东县洪涝灾害形成的诱发因素,暴雨及其引发的灾害链是洪涝灾害形成的直接原因,人类不合理活动则放大洪涝灾情。为此从人类行为角度入手,提出了工程减灾与非工程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图谱的思想对中国1949-1998年水灾的县域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各年全国水灾受灾县域分布的系列成图后,寻找水灾空间分布上的年际变化规律及其在时间序列上的共同特征。并尝试性地提出了6种水灾的空间分布类型图谱,即全国型、分散型、北方型、东部型、东南型和西北-东南型,以及南北移动型、东西摆动型、分散集中型和分散-集聚-集聚型等4种水灾年际分布变化类型图谱,为水灾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研究自然灾害分布特征对自然灾害防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收集并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00—2018年的自然灾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灾害类型,然后分别从灾害发生频次、死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方面揭示了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各类灾害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洪水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其次是干旱、地震、风暴和流行病.2)从时间分布来看,20世纪初期是自然灾害的多发期,灾害发生频次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特征,灾害死亡人数大幅波动减少,经济损失呈现不同幅度增长.3)从空间分布来看,南亚区和东南亚区灾害发生最为频繁,主要灾害构成为洪水和风暴;中国灾害经济损失数值最大、死亡人数最多,主要致死灾种包括流行病、干旱和洪水;灾害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国家是塔吉克斯坦,其绝对经济损失较低,但占国民生产总值比值最大.4)年代际灾害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因灾死亡人口分布较为集中,近年来受灾严重区域有向北转移趋势.  相似文献   

16.
洪涝灾害灾变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灰色系统.根据湖南省1980-2007年洪涝灾害统计数据建立了灰色灾变预测模型GM(1,1),发现湖南省洪涝灾害的发生呈现出周期波动性和损失越来越严重的特点,在未来10年中,2010年和2017年将可能发生轻灾,2012年、2015年和2019年将可能发生重大洪灾,2013年和2016年将可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7.
Droughts and floods are the two most costly climate disasters over China. However, our ability to predict droughts and floods is limited by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long memory climate drivers such a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soil moisture feedbacks on summer droughts and floods over eastern China for the 1998 and 1999 cases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simulations. Soil moisture climatology, derived from a 20-year-long control run, is used to replace soil moisture evolution in uncoupled simulations for 1998 and 1999 summers. Eastern China experienced severe floods during the summer of 1998, while 1999 summer is characterized by a “southern flood and northern drought” pattern. The WRF model generally simulates relatively well the droughts and floods in the two summers. It is found that land-atmosphere coupling contributes substantially to both droughts and floods over northern China while it plays a relatively small role in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southern China.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soil moisture memory help contribute skill to seasonal prediction of droughts and floods over nor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口增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CO2、CH4、N2O等气体的排放增加所引起的温室效应,预期本世纪的全球变暖较20世纪更为强烈.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本世纪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将可能导致我国北方干旱趋势仍将延续.南方雨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和台风的增加,会使洪涝灾害扩大加剧.沿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主要是风暴潮呈现加剧趋势、农林病虫害、滑坡与泥石流、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灾害也将发展,唯寒冻灾害可能大幅度减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及科学界应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采取减轻、防范和适应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山洪灾害频发,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口伤亡,定量表征各因子对山洪灾害的影响以及评估山洪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对山洪灾害的预警体系建立及重点防范区域确定具有科学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以江西省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从危险性、承灾体和易损性三个方面选取共计36项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最终筛选出12个关键因子。基于关键因子,使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 CF)、多因子叠加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易损性因子对山洪灾害风险的相对贡献较大,危险性因子中汇流时间为1.15~2.20 h、坡度为11°~22°、年最大6 h降雨量均值小于81.02 mm时和6 h设计暴雨变差系数小于0.42,为山洪灾害风险的敏感区,承灾体因子对山洪灾害风险的相对贡献较小。江西省较大风险以上小流域占比为25.47%,其中东北部的饶河、西南部的修水、中部抚河流域和信江上游、西南部的赣江上游山洪灾害风险大,尤以景德镇、上饶市和赣州市为甚,鄱阳湖流域及西南和西北部的修水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历史文献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引用历史洪水资料和实测洪水资料,分析了公元773年以来嘉陵江下游洪水的概况、洪水时间分布规律及洪水叠加组合规律。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870年以来嘉陵江下游已确认的较大洪水共有11次,居前三位的分别是1870年、1903年、1981年的洪水;2)嘉陵江下游洪水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主要发生在6~9月;3)嘉陵江下游洪水主要受涪江、嘉陵江和渠江三江的影响,三江洪水的叠加对嘉陵江下游洪灾的形成影响重大。嘉陵江下游经济发达,城镇和人口密集,加强该区域洪水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嘉陵江下游地区的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