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开采前通过对建筑物受采动影响的移动变形预计,确定开采方案,建立地表各建筑物监测系统。再对试采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掌握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以及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可为建筑物下采煤提供宝贵经验。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密实充填采煤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开采技术,能够够有效保护开采区域地面塌陷,有利于开采区域的环保,还能够有效控制开采区域岩层的运动。机械化密实充填采煤是目前采煤技术的主要手段,其利用机械采煤设施进行采煤,并在采煤的同时进行开采材料的回填。本文阐述了密实充填采煤的理论概念,研究了充填采煤岩层移动的等价采高理论,进行连续介质力学分析,探讨了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充填采煤一般是将矸石等固体废料用作充填材料进行井下充填,一方面能够减少矸石废料的排放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控制岩层移动与开采沦陷,保证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保护土地资源。充填采煤是一种对环境破坏小、回收率高的矿井开采方法,能够提高煤矿作业对开采条件的适应性,尤其能够避免对地表造成的破坏。本文分析了充填采煤的技术现状及发展,对于煤矿充填开采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充填体注莱补强。就是在建筑物下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的基础上,对架后充填区域采用粉蝶灰.水泥浆.高水材料和水分别配置相应浆体,通过注浆管道输送到井下,熏后到达工作面采空区充填区域内预埋的注浆管,适时对松散充填体加固,形成以较高密实度和强度的充填体为主的上覆岩层支撑体系,有效控制地表沉陷在建筑物允许值范围内,实现村庄不撮迁,安全开采建筑物下遗留煤柱。试项目的成功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万子文 《科技信息》2013,(16):355-355
综合机械化采煤,要实现绿色开采,就必须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实际及煤矿开采条件要求,运用采矿新理论,研究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新方法,进一步优化综采技术,全面实现采矿高产高效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铁生沟煤矿矿区范围内村庄压煤量大面广,严重的影响着矿井的采掘接替.根据铁生沟煤矿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及南营村的现状,在理论计算、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南营村下压煤条带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及其参数.研究表明南营村下压煤采用条带法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可以实现南营村不搬迁的情况下安全采煤.为我矿今后建筑物压煤开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兖州矿区杨村煤矿火药库下采煤是该矿首次进行的建筑物下采煤试验研究项目.本文主要介绍该矿在薄煤层开采条件下地面建筑物所受到的采动损坏程度以及用对比法分析地表移动与房屋变形的关系,同时也分析研究了该矿具体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岩层移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开采前通过对建筑物受采动影响的移动变形预计,确定开采方案,建立地表各建筑物监测系统.再对试采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掌握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以及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9.
薄煤层开采条件下地面建筑物移动变形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兖州矿区杨村煤矿火药库下采煤是该矿首次进行的建筑物下采煤试验研究项目。本文主要介绍该矿在薄煤层开采条件下地面建筑物所受到的采动损坏程度以及用对比法分析地表移动与房屋变表的关系,同时也分析研究了该矿具体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岩层移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保护地面建筑物与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矛盾,充分利用了宽条带开采和全柱开采这两种采煤方法的优点,结合地表移动与变形的规律,提出了宽条带跳采的采煤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宽条带跳采过程中地表下沉和水平变形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物只承受跳采阶段的静态变形和全柱开采阶段的动态变形,避免了全柱开采阶段静态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说明了宽条带跳采的可行性,为建筑物下安全开采提供了新的开采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 2 9个局、矿综放面的调研 ,系统分析了影响综放工作面长度的地质、技术、经济因素 ,认为地质因素是基础 ,经济因素是目标 ,技术因素是手段。文中式 ( 1 )、( 2 )、( 6)、( 7)可作为在地质因素一定的条件下 ,确定综放工作面长度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彬长生产服务区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彬长生产服务区建筑群受采空区影响问题,应用数值模拟计算、覆岩变形理论分析方法,结合地表监测成果,综合计算分析了建筑群下107工作面综放开采采空区稳定性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07工作面开采属于非充分采动,覆岩中洛河组、宜君组坚硬厚岩层对地表移动变形具有控制性的作用,由于坚硬关键层的整体变形作用,使得地表水平移动范围大于沉陷范围,地表建筑群下采空区已基本稳定.应用影响函数预计模拟方法预计分析了地表剩余移动变形,表明地表移动盆地已经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地表剩余移动变形对建筑物影响很小.研究结果为彬长生产服务区建筑群下开采沉陷灾害治理提供了可靠地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酸刺沟煤矿6-1号煤层的具体条件,基于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合理工作面长度和工艺参数。主要结论有: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大而变化;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顶煤破坏系数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和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而变化。考虑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20m特厚中硬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长度应大于300 m;建议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底层工作面应采用4.5 m的大采高;支架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支架阻力对顶煤压裂和支护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出了合理的开采工艺参数及其匹配。  相似文献   

14.
以龙口市洼东煤矿蒂带开采的地质采矿条件为依据,建立了岩体蠕变的粘弹性力学模型,确立了其蠕变参数,利用ANSYS的三维立体模型对同一工作面务带开采不同采留宽度条件下的地表下沉和力学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煤柱及其围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软岩矿井建筑物下条带开采的合理采留宽度,从而论证了软岩矿井建筑物下特殊开采的可行性,为决策者进行采矿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焦家寨煤矿2号煤层22105综采中位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压观测和研究分析,明确了工作面上覆岩层的运动变化规律、变化参数以及矿压显现程度对工作面生产的影响,可为今后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及采煤设备、支架选型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任意形状工作面提出的开采沉陷预计方法,以概率积分法为基础,探讨了任意形状煤层预测模型,采用了对工作面坐标数据进行数值拟合和利用面积积分方法对预测模型进行预计的方法。利用C#面向对象技术和Matlab的交互式程序设计和图形显示分析功能,给出了对任意形状工作面任意方向线和单点或网格点的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等的预计及其结果的可视化输出。能够实现曲线图,等值线图,三维图的绘制,并通过调用Mat-lab能把预测值与实测值显示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兖矿集团杨村煤矿305工作面初采时,需对三角区域实行旋转开采。通过对长刀斜切和短刀斜切2种工艺的旋转角度、切割循环、切割刀数、进刀特点等参数的对比分析,实施了1刀长刀和3刀短刀穿插割煤方式,并对调采工艺提出了要求,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晶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0):3972-3977
为了保证地表水体下综放工作面安全回采.以山西某矿为试验矿井,采用钻孔电视和分段注水试验对矿井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进行探测,对地表沉降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对水体下工作面开采进行了涌水量监测,实现了水体下工作面的安全回采.研究结果表明: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119.7~127.2 m,裂采比为19.9~21.1;工作面回采前裂隙数量为1~2条,宽度以4 mm为主.当工作面回采后,在132~148 m范围内,裂隙数量最多增加到7条,裂隙宽度可达8 mm.在148~160 m范围内,裂隙数量和宽度与工作面回采前持平;工作面回采后,地表最终产生拉裂缝,最大深度为6.5 m,不会造成地表河水的突然下泻;地表水体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无留设保护煤柱,最大涌水量与非水体下工作面开采持平,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表水未进入到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为类似矿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荣泰煤矿10104工作面坚硬顶板运动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采场动压影响下覆岩结构及其围岩运动特征、坚硬顶板支护控制技术措施,为相似条件下的采场围岩控制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闫小龙 《山西科技》2013,(6):150-151
介绍了边角煤开采技术,包括工作面优化设计、工作面送道、引进新设备实现综采化、工作面回采技术及采取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