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构成情况,重点探讨了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即构成成分的语义份量不相等,有广狭之分。我们指出,这种类型并列复合词的词义不等于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或融合,决定该词语义内容和语法功能的是狭义的语素,广义语素往往只起衬托作用。文中同时指出,在同一词群内部,义域较广的词容易和其他词结合成并列双音词,而义域较窄的词之间不易结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构成情况,重点探讨了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即构成成分的语义份量不相等,有广狭之分。我们指出,这种类型并列复合词的词义不等于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或融合,决定该词语义内容和语法功能的是狭义的语素,广义语素往往只起衬托作用。文中同时指出,在同一词群内部,义域较广的词容易和其他词结合成并列双音词,而义域较窄的词之间不易结合。  相似文献   

3.
朴丽莉  南成玉 《科技资讯》2012,(11):223-223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随处可见由颜色词参与构成的合成词(派生词和复合词)。复合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合成一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中。因此本文把英语颜色词"red"和汉语颜色词"红"构词的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red"和"红"构成的复合词外部结构形式,试图发现英语"red"和汉语"红"作为基本颜色词在与其他构词成分复合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规律,尝试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汉语动补复合词的歧义和倒致使等句法-语义错位现象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深入研究。题元结构和使役角色的指派来解释是词汇学派的一个基本观点。Li[1-3]和Her[4]对汉语动补复合词句法语义错位的解释在理论和经验上值得进一步商榷。题元识别和题元抑制未必能如愿维持题元准则,把题元关系作为使役角色指派的必要条件得不到语言事实的支持。这意味着汉语动补复合词的致使可能不是词汇属性。  相似文献   

5.
同形同音复合词的区别语素是同形同音词词义有别的体现者,决定了其所构复合词的同形同音现象。根据区别语素是多义语素还是同形同音语素,将同形同音词的构词形式分为"多义语素+单义语素""多义语素+多义语素""同形同音语素+单义语素""同形同音语素+多义语素"四类。同形同音词构词形式不同其词语关联程度往往也不同,进而探析出同形同音词词义区别度的高低差别。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构词方式比较特别的词语,由名语素加量语素构成的合成词,比如:“车辆、船只、房间、书本、纸张”等,该类词有些自身鲜明的特征,她们自然聚合为一个类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八十几个。本文讲试着考察名量式合成词的结构与语义特征,简要概述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名量结构合成词的定位我们把这类名量合成词定位成在结构上可以用变换的方式变成“数+量+名”,在语义上,量语素偏重量词而不是名词。“名词后面加上一个相应的量词,使原来的单音词变成双音词,这是一种特殊的构词方法,  相似文献   

7.
汉语属词根语,句法构词是最重要的构词方法,偏正型又是其主要类型之一,然而偏正型复合词的语素组合形式很复杂,有的同其他类型的复合词的组合形式相同,但组合关系往往并不一样,容易混淆,需要研究区别。  相似文献   

8.
种属式复合词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的复合词除联合式、述宾式、主谓式、偏正式、述补式外,还有种属式.种属式可分为稳定型和非稳定型两类.这类复合词不全是加类名语素的结果,前语素成为原词的简称也是种属式的一个重要来源.非稳定型种属式与对应的前语素可形成等义词.这类等义词为多种情况下的必要语码选择提供了条件.类名语素有帮助理解词义.区分同形同音成分、使种属式复合词单义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句法学视角对“动+动”式双音节新动词进行构词分析和量化统计,得出以下结论:(1)在构词类型上,“连动式”与偏正式、联合式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多数“连动式”可归入“连动偏正式”,还有部分属于“连动联合式”。(2)动宾式“动+动”式新动词增速显著,与共时平面的跨层凝合、句式表达的需要有关;“兼语式”动词属于动宾式动词中的特殊情形。(3)在“动+动”构词配列中,联合式仍具有很高的能产性,其中的“同义近义并联”类型反映了共时中的词汇双音化。  相似文献   

10.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认为使感词是指(外界环境)使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产生某种不舒服的主观感觉的具有述宾关系的一类词,其中述语位是动语素,宾语位必须是“人”。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使感词的类型:①“单音节V”+人式和“双音节V”+人式。②单一型“V+人”和双重型“V+人”。③“心理感受动语素+人”和“生理感受动语素+人”。不管哪种类型,使感词都具有以下五个特点:①可受副词修饰。②后面可以接语气词“的咧”,表示某种不舒服的感觉的程度加强,带有夸张的语气。③后面常可以接程度补语“死、l ei44不行”等,表示人的某种不舒服的主观感觉已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④可作谓语。⑤不作定语和补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friendly"复合词的数量越来越大,词内结构越来越复杂,"-friendly"词义延伸也越来越广。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friendly"复合词的构词结构、语义特征以及翻译策略进行讨论,概括出目前此类复合词的四类结构和四个语义特征,并总结出四种翻译策略。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运用比较法,通过分类举例、对比分析,发现汉、日语合成词都包含重叠式、派生式和复合式三种构词法,且三种构词法皆有异同。从重叠式构词法来看,两者构成的词类都较为多样,但汉语构词方式多样,而日语较为单一;从派生式构词法来看,两者分类一致且都有不少后缀具有改变词根词性的功能,但日语的前缀和后缀较为多样,汉语有些前缀可以起到改变词根词性的作用,而日语没有;从复合式构词法来看,两者都以此构词方式为主,且都可根据词根语素之间的语法关系进行分类,但日语复合词的构成较为复杂,其词性一般由后一个词来决定,且有时会出现语音或语调的变化,而汉语则不然。  相似文献   

13.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语言词汇层面的主要体现是通感式复合词.在选取典型语料的基础上,运用单、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深入分析通感式复合词的通感模式.量化统计结果显示,通感式复合词的通感模式主要包括:(1)视觉是通感引申过程中最大的源域;(2)听觉是通感引申过程中最大的目标域;(3)通感引申规律基本遵循"视觉→肤觉→味觉→嗅觉→听觉"的排列顺序,但是个别感觉之间存在双向引申关系,如视觉和肤觉之间存在大量的双向引申的例子;(4)各感觉作为通感引申源域的数量与感觉类形语素数量成正比,即含有形语素数量越多,成为最大源域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韩婷 《科技信息》2012,(30):211-212
本文分析了北京话中三音节的复合词内部发生弱化时的位置与词的内部的各语素的语义以及词的语法结构的关系。通过语法结构以及各个词素间的语义虚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三节词中第几个音节会发生弱化。  相似文献   

15.
“动 形”合成词是指由动词性语素(记作“动”)和形容词性语素(记作“形”)组合而成的一种合成词,并且,“动”在前,“形”在后。现代汉语中这种合成饲数量很大,运用广泛、结构关系复杂。本文仅讨论双音节的“动 形”合成词结构类型。 根据“动”和“形”间的语义联系不同,“动 形”合成词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相似文献   

16.
《潍坊学院学报》2017,(1):63-67
本文"自上而下"地透视构式的系统性,着力考察汉语构式标记的特征和定义。构式标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语音上构式标记的虚词性使它与其它成分整合成一个固定的单位,共享一个语调单位;形态上可以是显性或隐性的。显性时,可以是单语素或多语素的;句法上具有依赖性,受其它成分;语义上对整个构式的语法意义起关键作用;语用上体现了语者的情感、视角、认识,大多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构式标记可以界定为:存在于构式中,句法上具有依赖性,对构式整体意义起核心作用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词根词缀化的存在,自沈孟璎先生(1986)提出后至今,已基本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许多方面都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语法化理论、词法理论为指导,通过考察"老"子"儿"者"等一些词根词缀化语素后,认为一个词根在词缀化的过程中,它自身所具有的词汇意义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它会从句法层面逐渐转入到词法层面,不再参与构成短语或句子,逐渐失去独立运用能力,从而只能参与构词,成为一种附着成分;它与其它语素组合时,会逐渐消失类似于复合词语素之间的修饰、支配、补充、陈述、并列等意义上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8.
“X男/女”词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X男/女"这一新兴词族越来越流行。"X"在构成成分上较自由,可以是单音节语素、词,也可以是短语;从语义来看,"X"主要用来陈述各种不同情状的人,但要有凸显或相异性才能进入这一结构,"X男/女"主要有隐/转喻、直接特征、仿拟构词这几种理据;该结构有独特的语用色彩,即结构上的不平衡使其有突出、醒目的作用,语气上则...  相似文献   

19.
语言材料的分析结果显示述宾式复合词离析的主要因素有:词的凝固性、词性、及物性和结构上语素的组合形式。这些因素在具体作用时又有层级上的强弱差异。词的凝固性作用最强,词性作用及及物性作用较强,结构上语素的组合形式作用弱。当上一层的制约力量被突破时,下层因素的约束力就会突显,制约能力也会由弱变强。不同层级、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形成了离合词的具体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20.
"动宾式动词+宾语"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东辉 《科技信息》2007,(12):154-155
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里对其现象加以分析,从语素的角看“动宾式+宾语”、动宾式动词和它宾语的语义类型两种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