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分析船舶尾轴与艉部结构的异常振动现象,研制了船舶尾轴振动试验台以对船舶轴系进行仿真模拟。为了使其接近实船艉部结构工况条件,使用与传统方法不同的弹性支撑试验台结构,建立基于尾轴-油膜-艉部结构的研究范畴,进而采用周期性激励力激励尾轴进行了各种试验,对产生尾轴振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振动传递的数值模拟进行佐证。结果表明:各频率激励力对尾轴振动试验台的影响不同,当干扰频率与其结构固振频率接近时,激励力对尾轴振动产生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型船舶大部分都是采用Simplex型艉轴密封装置,这种装置采用滑油润滑艉轴承,其跟随性和密封性好,性能可靠。但是由于工作在海水中,长期受到海水的腐蚀,附着的海生物以及艉轴振动的影响,容易致使艉轴密封装置失效而导致滑油的泄漏。一旦滑油泄漏将导致海上污染,同时水分进入滑油中将导致艉轴的润滑性能变差,造成艉轴轴承的异常磨损。而船舶在正常营运过程中,不可能中途进坞去修理艉轴密封装置,所以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临时的措施来制止或减少艉轴滑油的泄漏,以坚持到坞修在做彻底的处理,经过实践证明下面论及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船舶艉轴漏油现象的分析,找出发生漏油的原因,提出应急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Ω弹簧组作为艉轴密封装置的重要组成部件,其结构补偿能力直接影响艉轴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基于零阶算法,以单片弹簧的特征厚度、宽度、中圆半径和顶圆半径为设计变量,对Ω弹簧组进行多参数优化分析.通过有限元优化设计,分析求解Ω弹簧组各设计参数的响应以及径向刚度的最优解,优化后的刚度值比优化前的增加了11.5%.并对优化前后的Ω弹簧组分别进行谐响应分析,验证了Ω弹簧组径向刚度的优化设计对改变Ω弹簧组频率补偿能力的有效性,进而改善其结构补偿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因渔网缠绕导致艉轴密封非正常失效的频发故障,经多方案筛选、优化,研制出挡板-护罩组合式艉轴密封保护装置,经模型试验证明,其防护性能可靠,而且对船舶快速性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刚性传动系统过载产生的原因,说明了安装摩擦限矩联轴器的必要性,并通过摩擦限矩联轴器打滑时间、电机电磁力矩及传动系统机械零件强度的分析,指出设定摩擦限矩联轴器重大打滑扭矩时应考虑到的因素,从而确定摩擦限矩联轴器的最大打滑扭矩.  相似文献   

7.
在文[1]和[2]中提出了SCDD法及计算机程序。本文用SCDD法及SUMT对箱形简支梁进行了二维结构优化计算,用SCDD 法计算了艉轴联接键尺寸。并对计算结果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转动副在机械中应用很广,常见的有轴和轴承以及各种铰链构件.针对各种构件运动状态,假设转动副的摩擦圆,利用摩擦圆分析机构受力情况以及转动副自锁问题,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动梁式龙门机床的双驱同步控制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动梁式龙门双驱系统产生不同步误差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建模研究,提出了一种双驱动同步控制模型.其特色在于模型基于动力学理论分析,描述了双驱动两轴机械耦合特性及两轴摩擦力特性对于不同步误差的影响.为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以动梁式龙门铣床DK-1200为例,测量机床匀速及S型加减速运动下的两轴不同步误差,并与Matlab/Simulink的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具两轴摩擦特性及机械耦合特性的双驱同步控制模型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达0.861 8,所建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同步结构的运行状况,两轴机械耦合及摩擦力不同是解决双驱动不同步问题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对艉轴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重点就螺旋桨偏心带来的影响作定量的分析,为检修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盘式制动器尖叫的馈入能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馈入能量的角度来探讨对制动尖叫噪声分析的方法。在制动器的摩擦闭环耦合模型的基础上 ,推导了系统尖叫模态的馈入能量计算方法。基于馈入能量的分析 ,可较直观地看出一些结构参数对制动噪声的影响 ,如摩擦因数、制动块形状、刚度及有重要影响的子结构模态振型 ,并有助于分析抑制噪声的结构修改方案。该方法对制动器结构振动噪声的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变刹车片钢背形状方法来研究汽车制动噪声,主要分为2阶段:1)通过建立实体和运动学模型进行分析和仿真研究; 2)采用声振实验进行验证.在声振实验过程中,采取激光测振仪以及LMS冲击锤2个实验,同仿真分析结果交叉对比以证明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采用3层结构的刹车片,相比传统的2层结构刹车片,该刹车片在不改变制动强度、保证安全系数的基础上具有更好的阻尼特性,有效地抑制噪声的发生.根据制动器噪声台架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刹车片固有频率对制动器噪声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不同结构形状的钢背刹车片来改变刹车片固有频率,利用ANSYS进行模态分析并制作样品进行噪声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钢背刹车片能有效地减小汽车制动噪声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范家骅  朱大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8):12612-12618
为研究驼峰车辆减速器对下溜车列进行制动时发出的高频制动噪声问题,以驼峰车辆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在ABAQUS软件中建立制动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采用复特征值分析理论对制动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获得了振动系统不稳定模态在频域上的分布。现场采集制动尖叫噪声并分析其主要振动频率,与理论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相对误差。结合振动频率的分岔曲线和振动模态的耦合情况,对影响制动系统产生不稳定模态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动轨与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在0.07~0.17区间内增大时,制动系统发生尖叫噪声的趋势增大,同时,制动轨作用在车轮上的侧向力在50~260 kN区间内增大时,对制动系统也有同样的影响。而被制动车辆的初速度对于制动系统发生尖叫噪声的倾向影响并不明显。可见,摩擦系数和制动轨作用力的变化对车辆减速器在制动过程中产生高频制动噪声的倾向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闭环耦合模型对盘式制动器制动尖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尖叫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问题。针对一个有尖叫倾向的盘式制动器,应用有限元技术和模态综合方法建立了一个闭环耦合模型,并简要分析了摩擦面的摩擦耦合与各部件联接界面的弹性耦合对耦合模型的影响。应用此模型,分析了尖叫倾向与耦合条件的关系,决定从制动器部件的模态参数入手抑制制动尖叫。通过分析系统不稳定模态的子结构模态构成,发现制动钳支架的某阶弹性模态是影响尖叫发生的关键,修改该阶模态即有可能抑制制动尖叫。  相似文献   

15.
摩擦引起的振动噪声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典型的制动尖叫为例,针对摩擦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从试验研究与分析、发生机理与理论、建模方法与仿真3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分析讨论主要研究困难和前期工作缺陷的基础上提出考虑系统参数的随机性、开展摩擦噪声不确定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中的噪声问题,以振动噪声理论为基础,通过3D绘图软件Pro/e建立制动盘和摩擦片模型,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提取了其前15阶模态并进行了分析,发现制动盘等零件的某几阶模态是引起制动尖叫的主要诱因,对降低制动过程中出现的尖叫以及结构的优化有指导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制动器结构参数对制动噪声的影响,建立鼓式制动器高频噪声问题的结构闭环耦合模型,运用Hamilton变分原理推导该问题的结构闭环耦合动力学方程。并针对某车通过改变制动底板的结构参数,利用本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定量一致。本理论模型是针对双领蹄型鼓式制动器建立的,但可在改变局部结构和边界条件的情况下适应于任何型式的鼓式制动器。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船舶维修决策和管理自动化,将经济性分析与非经济性分析相结合,以综合成本最低为原则确定船舶故障设备的最佳维修级别方案,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决策方法研发船舶维修级别分析系统.系统试运行实现了船舶设备维修级别的自动化决策,表明采用的理论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从盘式制动器结构闭环耦合模型出发,应用最优化方法和静态加载模态试验,提取不同制动压力下的接触耦合刚度值,将实际工况的制动压力与参数模型的接触耦合刚度建立联系.随后运用灵敏度分析法探究接触耦合刚度对系统不稳定倾向的影响规律.最后利用接触耦合刚度与制动压力对应关系,将接触耦合刚度对制动系统不稳定倾向的影响转化为制动压力对高频制动尖叫的影响,获得使系统趋于不稳定的制动压力敏感范围,为高频制动尖叫的主动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具有领从蹄结构的鼓式制动器进行试验研究及谱分析,发现制动系统的切向振动是鼓式制动器制动尖叫的主要振源。通过建立制动尖叫的力学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制动尖叫产生的机理。本文进一步推导了制动过程中的切向力激振频率计算公式。只要在通常的制动工况下能使该激振频率避开结构的共振频率,则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就不会产生制动尖叫。因此,根据该方法可在设计阶段对制动器的制动尖叫进行预测,从而为预防制动器制动尖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