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选取中国2004-2014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指标体系,采用面板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指标数据的平稳性和长期趋势,并通过FMOLS对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发现:长期内,劳动力、资本、技术产出、消费水平、政府职能、外商投资、环保投入、能源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互为因果关系;劳动力、资本、政府职能和环保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技术产出与外商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并不显著,消费水平和能源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中国1985年到2008年生产性能源消费量的变动进行分解。能源消费量的变动分解为三种效应:由于整体经济的增长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效率效应。实证结果表明:24年来,实际GDP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是使得能源消费不断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效率效应的作用与经济规模效应相反,效率效应对于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起到了较大并且积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控制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未来经济持续稳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探究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否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利用中国1979~2017年的相关数据,结合CES生产函数,量测算中国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偏向程度,并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考察其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另外,政府行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控制变量对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一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DEA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以能源、劳动力、资本作为投入指标,以GDP作为产出指标,测算了2000-2011年间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及其构成情况.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上在提高,且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推动,而技术效率的作用有待加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能源技术研发、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四点有助于提高我国能源效率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山东省17个城市2007-2013年面板数据,在不考虑环境效应和考虑环境效应两种框架下,分别测算各市能源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对17个城市进行能源利用模式分类,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影响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整体来看,与不考虑环境效应的能源效率相比,山东省考虑环境效应的能源效率更高;在不考虑环境效应和考虑环境效应两种框架下,各市能源效率相差较大;在考虑环境效应时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负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促进所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了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1998~2010年13年的面板数据,结合环境经济学理论,以能源效率为核心,利用非期望产出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测算了中部六省13年的能源效率.基于此,借助于tobit模型着重研究了影响能源效率的五大因素: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技术进步、政府影响力及能源价格,结果显示除能源价格外,其他四个因素对能源效率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别运用索洛余值法(C-D法)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构建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模型,测算辽宁省1986~2014年的能源回弹效应.结果表明:辽宁省存在比较明显的回弹效应并呈上升趋势.说明不能只注意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而忽视回弹效应,要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价格改革和市场调节等手段相结合,推进辽宁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技术进步在产业结构变化中的决定作用 工业产业结构涉及工业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因此,影响工业产业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就目前整个世界的情况来看,技术进步已经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工业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的关键,表现如下:①技术进步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行业,同时也使一些落后的、不经济的产品、产业消亡;技术进步使现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金产值率不断提高,为有更多的劳动力和资金发展新产业提供了条件。②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首先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在考虑人力资本存量的前提下。分解了1996--2008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其次选取能源效率、环境保护代表性指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13年间中国科技水平提升迅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拉动,科技进步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推动了环境保护,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作用不明显或呈负效应;FDI的引进降低了能源效率。加剧了废物排放和废气排放;发展第三产业是提高能源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提升火力发电行业能效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全要素生产理论,构建火力发电行业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模型对内蒙古火电行业的能效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内蒙古火力发电行业的能源效率从“东-西部双高引领”渐变为“西部独领”;标准煤耗率高,环境压力大,技术利用率不足等是各盟市能源效率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各盟市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衔接能力不足,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协调性较差影响了效率转化,技术创新对于火力发电行业能源效率提升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由此提出有序推进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强化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优化路径,结论对内蒙古实现“能源安全”任务、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能源利用中全要素生产率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天津市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和全要素能源效率等进行测算,并运用审查回归模型(Tobit)对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决策影响、TFP指数、技术进步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起到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山东省1997、 2002、 2007、 2012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估算三大产业的用水效率、用水效益及虚拟水净输出量变化情况,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用水效率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用水效率与社会技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 a来山东省的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不断提高;第一产业虚拟水由净输出变为净输入,第二产业虚拟水净输出量先增加、后减小,第三产业虚拟水净输出量一直在增加;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间接消耗意义上的社会技术表现为退步;产业结构合理化及社会技术进步都有利于用水效率的提高,应进一步研究社会技术评价指标的选取。  相似文献   

13.
在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基于我国大陆27个省、市、自治区1985—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各省份能源利用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对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能源利用的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不高,效率损失约为30%,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技术效率逐渐上升的趋势;技术效率区域差距明显,东部区域最高,中部和西部区域的技术效率水平相近。制定差异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权结构和对外开放等目标,有利于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和缩小地区间的效率差距。  相似文献   

14.
采用STIRPAT模型全面地对影响中国2000—2011年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了中国2012—2020年碳排放量.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价格、人口、能源结构和外贸强度对碳排放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碳排放量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中国碳排放量增加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人口和产业结构;根据GM(1,1)预测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未来的减排压力还很大.因此,治理碳排放的政策应该综合考虑人口、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安海彦 《科技与经济》2018,31(2):100-105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测算西部地区2000—2014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西和陕西两省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增长最快,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技术规模三重贡献的推动;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其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市场化、技术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治理能力对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中国沿海地区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总结,其次对中国沿海地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状况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在测度能源效率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模型研究中国沿海地区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地区2006—2015年能源消费量整体呈缓慢上升的发展趋势,能源强度呈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北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量最高,河北省的能源强度最高;沿海地区海洋第三产业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上海市和海南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度处于高等水平;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空间耦合呈以东部沿海3省为高点,向北部和南部逐渐递减的趋势;沿海各省市能源效率的变化弱于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虽间接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但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与气候的日益变暖,催生了世界各地低碳发展的理念.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升级进行实证研究.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升级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能耗强度与能源使用效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发现,广州市的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比重存在非常强的正相关.因此,为了保证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像广州等这类国内特大型城市急需进行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国199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各地区的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互动关系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只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却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产业结构升级则会抑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减小,产业结构升级水平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Geweke因果分解检验和协整检验方法,以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内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上海、江苏和浙江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效率均存在长期因果关系,而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结构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从反馈份额看,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效率的"需求尾随"效应。  相似文献   

20.
利用松弛变量超效率模型测算了非期望产出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函数揭示了各变量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全要素能源效率及经济增长均存在自我提升增强机制,且长期作用更为明显。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相反,程度不同,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途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具有对称性。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非对称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