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需要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注重对知识型、创新型以及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和敬业风气,职业教育注重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和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相符合,而思政课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觉悟,使其在今后工作中能够全身心投入。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服从、服务于高职教育总体目标,明确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教学特色,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德育课,完全可以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渠道。当代中国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培育创新型人才,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不同层面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4.
"三个自信"教育的实质是当代中国人教育,是思政课必须长期坚守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教学内容由此确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从课堂教学内容来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核心线索和基本立场,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或矛盾为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适应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在分析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内涵、人工智能对建构高校思政课智慧教育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工智能建构高校思政课智慧教育模式的具体路径:(1)优化思政课教材体系;(2)确立更有针对性的思政教学目标;(3)创新思政课话语形式;(4)准确定位教育评价;(5)打造新型智慧教师队伍。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促进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思政课则主要负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但目前多种因素促使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并不佳,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政课的实效,真正发挥思政课堂的思想阵地作用,这是当前思政课的当务之急。该院思政课教师根据该院学生的实际,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着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保证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环境使思政课教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从宏观方面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也侵蚀了大学校园。从微观方面看,今天的大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往往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把思政课等放在一边,部分思政课教师也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教学相长变成了“教学相妨”。  相似文献   

8.
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受重视的最佳办法就是发挥思政课自身优势,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从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以及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互动性这两方面对思政课以人为本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以系统观念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评价、师资队伍建设与推进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旨在回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由何而来”“现在何处”“走向何方”等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思创融合”教育对创新创业人才的企业家精神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思创融合”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尚存在培养路径不明确、工作保障机制不顺、教育传承机制不顺、融合型师资培养渠道不足等问题。从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个视角,分析企业家精神教育培养是“思创融合”的核心点,并且从理顺教育机制、搭建师资融通平台和实践平台等方面论述企业家精神培养路径,有助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提升“思创融合”协同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1.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创新实践。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视角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大思政课”的价值本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将新时代道德教育有机融入智、体、美和劳动教育,打造高质量专业课程,强化健康责任与体育精神,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与红色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下的合力育人体系是“大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在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在法治教育与思政教育方面融合不足的问题。对此,提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法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格局;有效应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政教育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行为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阻滞性因素,它是指教师没能遵守课堂教学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当行为.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欠缺,其科研意识与动力不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不到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如采用单一的"理论—理论"教学模式、违反政治纪律、简单说教和硬性注入等问题行为.对此,必须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以及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等途径给予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14.
陈兰英 《科技信息》2012,(21):4+9-4,9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培养高职生的模式。它蕴含了一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急切呼唤思政课改革。而工学结合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为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改革方向和思路。为改变思政课教学现状,思政课教学应该积极运用实践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思政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全能人才的关键。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学生接触社会途径的丰富,思政教学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依托网络环境解决学生的思想、行为及政治立场上的疑惑,促进学生精神层次的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从网络发展与普及对思政教育的影响着手分析,结合目前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客观的结合实际分析了思政教育网络化与理论实践结合模式应用的现状及改革意见,针对如何优化网络环境下思政教学的发展展开了论述,阐述了网络化条件下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观念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既有知识又有思想的综合性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渴求,这样的需求给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趋势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对当前新时期新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全适应,那么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意识也需要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导致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政课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有效地探索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路径,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为高职思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并指出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并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这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适应新的教育革命,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大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搭建新媒体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对大学生的新媒体教育,变挑战为机遇,化不利为有利,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承担着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思政课则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思政课的思想阵地作用,这是当前思政课的当务之急。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已经在大规模的推行,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虽然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是继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后的重大举措,作为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政课教学要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就应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为此,思政课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思政课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方法论的教学;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