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文化技能过硬和思想素质过硬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这给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承担大学生素质培养任务的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是势在必然。我国当前思政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政教师目前的素质现状、思政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并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快速提高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路径,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改善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具备较高英语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面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挑战,针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科研能力和学科意识不强等现状,提出提高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队伍的科研学术水平,完善思政课教师管理激励制度等措施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社会对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高校体育教师,特别是体育院系专修课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扮演着教师、教练员及科研人员等多重角色,因此体育院系专修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分制的普遍推行,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学分制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应具备传统视阈中教师的基本素养以外,还要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术造诣,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并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这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适应新的教育革命,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大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搭建新媒体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对大学生的新媒体教育,变挑战为机遇,化不利为有利,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课"建设的提出为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适应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思政"金课"建设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破除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价值引领、多样化教学体系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多重困境,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高度融合。通过精品思政慕课、课堂革命、教师教学共同体等多种资源和渠道的综合作用,共同打造具有政治性、高阶性和创新性的思政"金课",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课程思政"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思政课教师对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其他各类课程教师起着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者、思政素养提升的导学者、"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助力者的作用。由于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课重要性认知不到位,加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处于缺位状态。发挥好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建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协作的机制,以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筑牢"课程思政"根基。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外市场的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高校来说,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必须加强英语教学,学生既要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及技能,还需要具备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英语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元文化借助网络媒介的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对我国思政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和一线践行者,面对新情况、新任务要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理性、科学、全面的思维品质、提升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厚植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注重思政教师的育人能力,立足当下网络时代的现实环境,健全高校思政教师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思政教师自我提升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对综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综合型技术人才,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就给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实习教学在职业学校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实习教学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而动手和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今后择业的资本,因此职业学校加强实习教学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及如何解决政治理论课学生上课"抬头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亟需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革和突破。在如今这样一个以文化快速传播为特征的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微化"教学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这种模式不仅在课上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热情,且在课后也起到时刻矫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行为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阻滞性因素,它是指教师没能遵守课堂教学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当行为.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欠缺,其科研意识与动力不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不到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如采用单一的"理论—理论"教学模式、违反政治纪律、简单说教和硬性注入等问题行为.对此,必须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以及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等途径给予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提升教学水平的契机。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媒体相互结合,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基于此,笔者在文中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教学措施,希望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应用技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不断适应时代需求而改革。思政课作为认知教育的必修课,在教学方法上亦需不断更新理念,探索创新。在此基础上,合作性学习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PBL教学法能有效的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演讲教学法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学校是我国教育系统向社会输送合格优质专门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高职高专毕业生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效率。思政课是我国高职高专学校学生的必修课,高职高专学校应当抓住思政课这一有效载体,紧抓时代脉搏,紧跟社会需求,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来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文章通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以及科研发展前沿,探讨了高职高专学校如何通过思政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能与广大读者一同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的教学改革有较显著影响,微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也在各领域被不断尝试,该文从分析微课与思政实践课的结合入手,从微课与高校思政实践课的契合点、微课与高校思政实践课结合模式以及微课在高校思政实践课中应用的注意方面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微课"与思政实践课的互往共通,力求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必然方向。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有必要在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课内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在内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真正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授课主体不再仅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还包括其他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以及校外育人力量等。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共同解决思政难题的“大思政”格局逐渐形成。在“大思政”格局下,将党史学习教育充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乃大势所趋,理据充分:一是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二是助力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现路径主要有三:一是不断提升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精准定位授课内容中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二是不断深化团队协同合作,以恰当的方式在授课内容中嵌入党史故事;三是不断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着力建设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制约,在思政课教师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师资队伍稳定上受到较大影响。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既能使地方高校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又能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对促进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地方公办本科A高校绩效分配改革实践为例,探索了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思政课教师所属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绩效经费包干模式及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