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项目交易治理模式选择是关系到项目成功交付的核心问题,但鲜有研究从可计算角度分析不同项目交易治理模式对项目的微观过程及最终绩效的影响.本研究基于Agent仿真技术和交易治理相关理论,构造了项目交易治理计算模型.模型通过构造集成交易、项目任务与流程、项目组织和Agent的四元子模型,利用Agent技术实现了不同交易治理模式下Agent与任务、Agent之间行为交互的治理计算模型,可以输出项目成本、项目工期、质量风险、工作积压等实施绩效进行预测和评估.研究发现该模型不仅促进了项目交易治理的量化预测分析研究,还为项目交易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模型"有效性"能否得到验证是推动计算组织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一大瓶颈.立足于计算组织理论的前沿地位,论文综述并讨论了可计算组织模型的验证难点和验证方法.首先,可计算组织模型验证区别于自然工程模型,也超越了传统实证方法,在验证过程面临诸多主观、客观的难点;其次,发展基于问题域、建模目的、参照系三者内在联系的验证情境,从"度"上考量模型有效性,是可计算组织模型的有效性本质;再次,建立区别于自然工程系统的VVA验证方法,关注概念效度验证、操作效度验证以及数据效度验证,遵循迭代验证原则,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本课题也列举了相应的验证案例;最后,可计算组织模型验证应该是一个不断增强模型信心的过程,亟待跨领域专家执着于该领域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3.
组织通过外部学习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特点,用微分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组织通过外部学习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组织隐性知识转移渐近解的主要参数控制.模型揭示了组织通过外部学习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规律,指出了组织获得外部隐性知识的条件及隐性知识在组织中传播的条件,同时也阐明了一些能改进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途径,文中最后还分析了模型对管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可计算组织模型的验证难点与验证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型“有效性”能否得到验证是推动计算组织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一大瓶颈. 立足于计 算组织理论的前沿地位,论文综述并讨论了可计算组织模型的验证难点和验证方法. 首先,可计算组织模型验 证区别于自然工程模型,也超越了传统实证方法,在验证过程面临诸多主观、客观的难点;其次,发展基于问题 域、建模目的、参照系三者内在联系的验证情境,从“度”上考量模型有效性,是可计算组织模型的有效性本质;再次,建立区别于自然工程系统的VV&A验证方法,关注概念效度验证、操作效度验证以及数据效度验证,遵循 迭代验证原则,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本课题也列举了相应的验证案例;最后,可计算组织模型验证应该是一个不断 增强模型信心的过程,亟待跨领域专家执着于该领域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演化问题单纯应用静态、还原思想为主导的理论框架难以解决,管理问题的实验也因为风险和道德等问题很难进行.利用人工社会思想和计算机技术构造人工组织系统进行计算实验,可以提供一个间接实验的重要方法.文章主要工作包括建立演化计算实验模型,讨论实现方法和结果.初步成果表明这一方法对研究组织行为等管理问题是有效的,有助于研究复杂现象背后的基本机制、人的行为对系统演化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隐性知识反馈环结构是创新研究系统的核心结构,运用组织管理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科研创新系统隐性知识生产转化系统仿真研究,以南昌大学系统动力学创新团队研究系统为例,分析确定该系统的隐性知识量、显性知识量、创新投资量、团队人员数和创新成果量五个核心变量,运用新建的逐枝建模和逐树仿真技术建立五棵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其等价流图模型.运用枝向量行列式新增反馈环计算法,计算出系统包含创新成果流位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的第一类反馈环五条,团队成员数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第二类正反馈环十条.然后,结合模型的仿真曲线和仿真数据,对第一类反馈环进行极性转移仿真分析和主导反馈环转移仿真分析,对第二类正反馈环进行正反馈环的作用分析,以及"原始创新度"低对这十条正反馈环的制约分析,并基于上述十五条反馈环特性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四条创新研究系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邵真  葛虹  冯玉强  刘鲁宁 《系统管理学报》2013,22(2):194-201,216
在竞争价值模型和知识共享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组织文化对ERP知识共享的影响模型,分别探索了企业内部的发展文化、组文化、等级文化和理性文化对ERP系统消化吸收阶段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基于来自115家企业的343份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组织文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强调信任与参与的组文化有利于ERP隐性知识的共享;而强调内部稳定的等级文化和强调生产率的理性文化既有利于ERP显性知识的共享,又有利于ERP隐性知识的共享。  相似文献   

8.
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微分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卢兵  岳亮  廖貅武 《系统工程》2005,23(11):44-48
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的特点,建立了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参数对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指出了一些改进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途径,并探讨了模型的管理学意义。本文所给模型不仅揭示了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规律,而且为实践中有效地促进和控制隐性知识的转移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组织中秩序的起源与和谐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现有的理论使用层级、矩阵、混沌和复杂理论等探讨组织的秩序,文中回顾了这些理论并提供了一个解释组织中秩序起源的综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和谐理论及HAUEC(构成和谐、组织和谐、内部环境和谐、外部环境和谐以及总体和谐)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解释了海尔的组织变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跨地域、跨部门、跨功能等协同处置需求增强,动态协同成为应急组织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借鉴分形的思想,将分形方法论引入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组织系统理论研究中,以应急单元间的供需关系(demand-supply(DS))和授权-执行(delegation-to do(DT))关系为主线,生成了协同的应急组织分形元.分形元中的每个应急单元具有双重角色,既可以作为父分形元中应急任务的能力单元,也可以作为子分形元中应急任务的指挥单元,应急组织分形元间关系繁衍构建了分形应急组织模型.组织模型构建中,我们应用计算数学组织理论,以应急任务、应急能力单元和应急指挥单元为关键要素,构建了分形应急组织的优化模型.最后,我们以8.12天津港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为例,说明了分形应急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
研发项目是由产品、功能、组织和流程等多个领域中元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的复杂网络.为了便于同时分析三个领域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引入扩展的域映射矩阵EDMM分析"团队-产品-功能"之间的依赖关系,进一步,通过"扩展的多领域矩阵"(EMDM),即"团队-产品-功能"EMDM,本文构建了由部件设计结构矩阵(DSM)、功能DSM和EDMM推导组织DSM的模型.然后,为优化组织架构以降低管理的复杂性,构建了改进的两阶段组织DSM聚类准则,提出了最大化"增加的类内外依赖强度比"AIDER和最小化项目的总协调成本的聚类准则,以平衡类内和类外元素对聚类的影响.最后,通过案例,将本文提出的AIDER聚类准则与传统的聚类准则进行了比较,聚类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明显降低总协调成本.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流程的组织结构及其案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单地描述了传统的经典组织所面临的挑战,解释了基于流程的组织的内涵,并对这种组织的结构模式进行了理论性探讨。以FASP公司的案例研究作为本文的结尾。  相似文献   

13.
组织能力是影响项目任务完成的决定性因素,而学习能力是组织能力形成的关键基础.基于元网络理论和动态仿真方法,将组织(人)、知识和任务视为多智能体复杂交互系统,提出知识扩散度和任务完成水平两项关键指标,研究项目组织学习能力对任务完成水平影响的内在机理.以通用品牌别克汽车4S店建设项目群管理为例,验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并进一步通过仿真实验,识别项目组织的关键知识、关键组织以及关键学习阶段,进行组织学习能力提升和任务分配的优化.为项目组织设计、任务分配及组织学习的研究探索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组织描述方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概括了组织描述研究的方法和理论 ,分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难点和重点 ,并在计算组织适应性理论和分阶段设计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织的分层描述思想 ,定义组织核心元素 :组织、目标、决策实体、平台和环境 ,以及四个链接 (平台 -任务链接、决策实体 -平台链接、决策实体间链接以及组织 -环境链接 ) ,通过这五个元素和四个链接来描述组织模型和组织行为 ,基于这一思想对组织适应性过程给出了数学描述 .  相似文献   

15.
Action Research in Management—Ethical Dilemma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uiding ethical principles for the conduct of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 in an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in a membership-based community psychiatric disability organization. Action research is a collaborative process of critical inquiry between the researcher and the people in the situation, in this case the management execu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earcher and manager participants in a long-term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gives rise to ethical dilemmas related to participant selection and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informed consent, decision making, anonymity and confidentiality, conflicting and different needs. The process and strategies implemented to address th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关于纳米结构自组织合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结构是在科学内涵上与纳米材料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异的一个新的范畴。采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纳米结构自组织合成的过程 ,认为纳米结构自组装体系具有信息共享、信息交换、单元自立、自主决策、同步工作、异步协调等明显特征 ,表明纳米结构自组装体系的形成是一个自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