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一种新型的光解反应体系,该体系用空气(氧)电极作负载型TiO2光催化膜的对电极、空气(氧)电极是以空气中的氧作反应物,在电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H2O2,为光化学氧化反应提供廉价的原料,将空气(氧)电极应用于光催化反应体系,使光化学氧化反应和光钠经氧反应同时发生于一同一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光照上,乙酰丙酸在新型光解反应体系中的降解速度比在单一的光催化体系中光化学反应体系中明显增大,中对实  相似文献   

2.
自清洁陶瓷光催化降解油酸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表面镀有TiO2薄膜的自清洁陶瓷.利用XRD、AES和原位光催化反应等方法研究了其光催化降解油酸的特性,考察了热处理条件、膜厚度、光照时间和陶瓷表面油酸浓度等光催化膜制备与反应条件对自清洁陶瓷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酸光降解为动力学一级反应;自清洁陶瓷的光催化活性决定于负载光催化膜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及其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TiO2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条件下模拟染料废水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脱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投入量,罗丹明B的初始质量浓度,光照时间是影响罗丹明B溶液脱色率的重要因素;当TiO2催化剂用量为4.0 g/L,罗丹明B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光照时间为2.5 h时,罗丹明B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9.2%。  相似文献   

4.
以湿法浸渍法合成质量分数为5.0%的CuO/TiO2为催化剂, 考察不同光照条件、 体系初始pH值及催化剂用量对4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 并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EESI MS)检测不同光照时间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降解反应过程溶液. 结果表明: 在紫外光作用下, 当体系初始pH=6, 催化剂质量浓度为20 mg/L时, PAEs降解效果最好. 根据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 推测出DBP光催化降解可能的中间产物, 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给出DBP可能的光催化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5.
TiO2悬浆体系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TiO2悬浆体系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动力学规律,并考察了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投加量、溶液pH值、光强等对苯酚光解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可以用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方程描述;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剂的投加量、溶液pH值均存在一最佳值;各因素对光催化降解苯酚反应影响的重要性排列顺序是,光照时间>pH值>光照强度>TiO2投加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磺胺类药物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以磺胺甲恶唑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光解特征,考察不同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磺胺甲恶唑在模拟太阳光下发生光解,光解速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最高降解速率达到0.36 h?1;同时,在酸性条件下(尤其p H值小于5),其降解半衰期显著低于碱性条件下(p H值为8)的降解半衰期,最小为2.10 h;并且在不同质量浓度NO3?下磺胺甲恶唑的降解速率会发生变化,低质量浓度促进降解,而高质量浓度抑制降解。  相似文献   

7.
光对光合细菌生长及色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生长的光合细菌转入不同光照强度下培养时其菌体生长速率及色素合成达率的变化,阐明光对光合细菌生长及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中生长的光合细菌进入光照条件下生长要经过一段适应期;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菌体生长速率增加,但色素的比合成达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实用型固定膜催化氧化装置去除水中苯酚研究李田,严煦世通过实用型固定膜光催化氧化反应器,进行了水中苯酚的光催化氧化研究.试验表明,与光分解相比,光催化氧化具有氧化程度高,可实现完全矿化的优点.相近条件下固定膜与悬浮型光催化氧化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在本项...  相似文献   

9.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TiO2悬浆体系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动力学规律,并考察了苯酚初 始质量浓度、催化剂投加量、溶液pH值、光强等对苯酚光解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过 程可以用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方程描述;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剂的投加量、溶液 pH值均存在一最佳值;各因素对光催化降解苯酚反应影响的重要性排列顺序是,光照时间>pH 值>光照强度>TiO2投加量.  相似文献   

10.
光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催化剂(TiO2、ZnO)、pH值、光照时间对垃圾渗滤液光催化氧化的影响,得出:TiO2光催化氧化效果明显优于ZnO的效果,TiO2光催化氧化对COD的去除率为72%;pH值对光催化影响不大,pH=5—9均可;光照时间60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胶体氯化银抗菌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抗菌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gNO3溶液中添加NaCl溶液,形成胶体悬浮液,利用化学沉积法制备胶体氯化银膜。在胶体氯化银膜表面分别添加大肠杆菌(E.coli)和青霉菌(penicillium)孢子悬浮液,在近紫外条件下,研究胶体氯化银膜的抗菌性能和光催化特性。结果表明,胶体氯化银膜在近紫外条件下,能够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对大肠杆菌和青霉菌显示了强大的杀菌特性。经聚氯乙烯(PVC)固定的胶体氯化银膜,在低光强度下经连续30个批次的光照杀菌,对大肠杆菌和青霉菌杀菌效果几乎没有变化,证明胶体氯化银膜在近紫外条件下的杀菌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苯乙烯吡啶盐染料分子的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三种用来制备Langmuir-Blodgett(L-B)膜的苯乙烯吡啶盐染料分子的拉曼光谱。实验发现,在光照射下,碳碳双键的拉曼峰强度逐渐变小,由此证实了这类有机染料分子在光照射下碳碳双键发生断键,这可能是引起L-B膜光学二次谐波信号随时间减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彩色滤色膜制作中的色度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色滤色膜是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部件,为了提高彩色滤色膜的工作性能,研究了它的色度学问题。根据色度学的基本理论,采用C语言编写了计算程序,根据彩色滤色膜的透射光谱数据计算了三基色的CIE(国际照明委员会)色度坐标以及饱和度和色差。对视角及标准光源对色度坐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影响光透过率及饱和度的几个因素,发现改变颜料的浓度或滤色膜厚度不能同时提高彩色滤色膜的光透过率和饱和度,而减小颜料的粒径是能够同时提高彩色滤色膜的光透过率和饱和度的有效方法。彩色滤色膜在加热条件下的色差数据说明其符合耐热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种以聚乙烯醇缩聚物为基质,以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隐色孔雀绿)为染色物质和卤代物为协同剂制成的辐射变色膜.经电子辐照后其颜色由无色透明变为绿色.辐照后吸收光谱显示其最强吸收峰出现在629 nm附近.研究表明:吸光度响应与电子注量成线性关系,电子能量和分次辐照对其有明显影响,在某注量率范围内吸光度存在辐照后效应,24 h后趋于稳定,且膜厚与响应成正相关性.该体系辐射变色膜可作为电子束的辐照变色薄膜剂量计.  相似文献   

15.
光合细菌红色类胡萝卜素的制取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球形红假单胞茵(Rhodopseudomonas Sphaeroides)提取红色类胡萝卜素,作为综合利用这一新的食用天然色素资源.利用类胡萝卜素的有关性质,将光合细菌用有机溶剂抽提,然后再利用类胡萝卜素在碱性环境下的稳定性,用皂化法将其与叶绿素分离,再进一步提纯,可得光合细菌红色类胡萝卜素粗制品.  相似文献   

16.
姜黄色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姜黄为原料,用蒸馏水浸泡提取天然黄色素,对姜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水溶性好耐高温性好,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光对色素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铜基表面上制备出Cu-BTA低能表面;经实验证明已稳定实现了水蒸汽滴状冷凝过程,其寿命已达2000h以上.实验还证明该表面对乙醇及乙二醇蒸汽的冷凝有强化作用,其冷凝传热系数可提高20%.对该表面维持低表面能寿命的物理构型进行了分析,为今后该种表面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水玻璃苯丙乳液复合内墙涂料的制备工艺及产品性能。以水玻璃为主成膜物质,苯丙乳液为次成膜物质,丙二醇丁醚为助成膜剂,增稠剂为浓度10%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助于颜料的悬浮和防止涂料在涂刷时出现流挂现象。采用无机复合生产工艺,在高速搅拌机中,无需加热与颜料、体质颜料和其它助剂搅拌合成,经研磨,即得产品。该产品白色无光可作为中高档内墙涂料使用,可采用刷涂、辊涂、喷涂施工方法,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9.
自制串联采样装置,优选出前处理方法,并用GC,GC/MS测定焦炉烟气的有机污染物.7次采集并分析样品,共统计出12类,293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一次采集滤膜吸附剂中有92种有机化合物,聚氨酯泡沫吸附剂中有66种,GDX-102有36种,活性炭中有32种,吸附液仅有7种.重点污染物大都存在前二种吸附剂中,后三种吸附剂中仅有三种多环芳烃.这几种吸附剂中的化合物80%是重复的,仅有20%不重复.  相似文献   

20.
对黑甜玉米色素的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色素提取的较优条件为:浸提剂为0.1mol/LHCl溶液,配料比为1:1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2h。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最大吸收波长为445nm。该色素pH〈5时,热稳定、光稳定性较好。蔗糖、葡萄糖、抗坏血酸等对色素没有影响。除了Fe^3+,其他金属离子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