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蒙脱土为例,采用热失重法定性定量确定了水合粘土中结合水类型、界限及其相对含量,并与等温吸附法结果进行了时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水合蒙脱土中各种水分的相对含量及总含水量与等温吸附实验结果相一致。热失重(25~250℃)分析结果表明,水合蒙脱土中水分子主要存在自由水、松散吸附结合水、紧密吸附水(强吸附结合水)三种状态,分别劝应于25~75℃、75~120℃、120~230℃区间里的失水。从热失重(25~250℃)规律来看,仍存在两个明显的转折点。p/ps=0.9~0.98,它们为粘土一水体系的两个特征湿度,前者为粘土表面强结合水与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之间的界限,后者为松散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的界限,验证了等温吸附法确定的两个特征湿度及对粘土表面结合水界限划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温吸附法对粘土表面吸附结合水量及其界限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水气平衡压p/ps的增加,在p/ps=0~0.98时,纯蒙脱土吸附趋势均呈“S”形,表现为从单分子层吸附过渡为双层吸附、多层吸附,直到连续吸附。等温吸附曲线出现两个明显的转折点p/ps=0.9、0.98,它们为粘土-水体系的两个特征湿度,前者为粘土表面强结合水与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之间的交界点(界限),后者为松散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的交界点(界限)。实验研究测得了粘土表面吸附结合水量(质量、体积、密度、厚度、平均积分比容等)。配合X 射线衍射法,获得了水合粘土基面间距d001与p/ps的关系,验证了等温吸附法确定的两个特征湿度及对粘土表面结合水界限划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胡海洋 《甘肃科技》2014,30(17):51-52
通过BET氮吸附法研究塔木素地区粘土岩的比表面积以及吸附能力,再通过SEM分析其粘土颗粒呈现层状分布,得到其比表面积介于10.24~39.78 m2/g,平均为21.78 m2/g;该粘土岩的吸附特性常数介于6.21~23.84之间,平均值为13.53,发现其比表面积会随着粘土矿物的增多而增大。再综合对比瑞士Mont-Terri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实验室选用的Oplinus泥岩,发现塔木素地区略小于Oplinus泥岩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失重法、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硅酸钙多孔填料及其合成所用原料的热失重行为和有关结构特征进行了考察。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热失重法测定混合硅酸钙水合晶体结晶度的方法以及计算公式,对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多孔填料的抗压强度与硅酸钙水合晶体的结晶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用失重法研究了盐酸溶液中硫脲对铝的缓蚀作用,发现硫脲吸附在铝表面上,且基本上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作者认为,这种吸附可能是产生缓蚀作用的主要原因。在25℃和35℃的条件下,用电化学方法,对铝在含有不同浓度硫脲的盐酸溶液中进行腐蚀电位测试。结果表明,缓蚀率随着硫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些结果与用失重法所测试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华亭煤自燃特征温度的TG/DTG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华亭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和不同氧化条件下的热重分析(TG-DTG)实验,分析计算了煤样的微晶结构参数,掌握了煤样结构特征,并运用非等温动态热重法和微商热重分析手段,研究分析了煤氧复合过程,得到了煤样自燃过程中的特征温度.研究表明,华亭煤样热失重和失重速率曲线变化反应了煤氧复合过程中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的不同历程,煤氧复合过程及复合程度可以用特征温度点来表征.  相似文献   

7.
用失重法研究了溴化十二烷基苄基三甲胺对铁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应用吸附理论和Sekine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发现溴化十二烷基苄基三甲胺自盐酸溶液中在铁表面产生了吸附作用,且基本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求得了吸附热.认为这种吸附是产生缓蚀作用的主要原因,讨论了吸附与缓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失重法研究了溴化十二烷基苄基三甲胺对铁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应用吸附理论和Sekine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发现溴化十二烷基苄基三甲胺自盐酸溶液中在铁表面产生了吸附作用,且基本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求得了吸附热,认为这种吸附是产生缓蚀作用的主要原因,讨论了吸附与缓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经典的失重法研究了硫脲对低碳钢表面在硫酸的溶液中的吸附缓蚀性能,应用吸附理论和Sekine法处理实验数据,充脲自硫酸溶液中在铁片表面上产生吸附,一基本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并求出吸附热,再用热力学方程△G^0=△H^0-T△S^0讨论得△S^0〉0,故认为这种吸附是产生缓蚀作用的重要原因,讨论了吸附与吸附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种综合热分析方法在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分析理论为依据,摒弃了以往仅用一种热分析法进行反应动力学研究和近似假设─—炸药的热分解反应机理f(α)=(1—α)n所带来的弊病,采取4种热分析方法(等温积分法、等温微分法、非等温微分法、非等温积分法)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首先判断反应机理,然后求取动力学参数,用所编程序对PYX炸药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非等温法判断了PYX炸药的反应机理,并求得动力学参数,所求参数与Kissinger法求得的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1.
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推导出水泥恒温水化反应速率方程,得出利用水泥水化度α表达的水化反应速率方程;然后联合运用两种试验方法测定水泥恒温(20±1℃)养护水化的累计水化反应热,进而推导计算出水化反应速率随水化程度的变化曲线。最后根据曲线的发展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函数拟合计算,从而提出吻合度较高的对数正态分布密度Log-noemal模型,并计算出Log-noemal模型与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r高达0.937 3,得出Log-noemal模型比较适合评价水泥恒温水化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对纸张进行人工加速热老化,利用热重分析法(TG)对纸张热解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纸张在老化过程中的热失重特性.结果表明,纸张热解失重过程可分为纸张失水和纤维素热裂解失重两个阶段.TG动力学分析表明:未老化纸张的活化能最小,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活化能先增大后减小;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和老化温度的升高,纸张的热稳定性变差,纸张热解转化率达0.5时的温度(θ0.5)逐步下降,纸张老化前后的θ0.5差值(Δθ0.5)逐步变大;纸张聚合度相对值(DP/DP0)与Δθ0.5存在指数量化关系,因此Δθ0.5可作为衡量纸张老化程度的一个参量.利用TG建立了一个快速量化评价纸张老化的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所得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多孔陶瓷蓄热结构的新型高效燃气灶,其技术特点是:嵌入式燃烧方式,减少了烟气带走的余热,并使烟气从燃烧室内部的环形孔排入烟气回收室预热空气;在燃烧室内设置了具有多孔陶瓷的蓄热装置,保存了一部分余热.将其与传统燃气灶进行了数值分析与试验测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商用燃气灶平均热效率为47%~60%,而传统商用燃气灶仅为37%~50%;具有多孔陶瓷蓄热结构的高效燃气灶,天然气流量与热效率呈单调递减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技术(FT-IR)首先阐明了本文工作中的聚氨酯氢键缔合程度或微相分离程度与热历史无关,只与样品所处温度有关。其次,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探究了升降温过程中出现的热效应,发现热效应所对应的硬段缔合结构与聚合物结晶行为非常相似,例如有缔合核存在下的快速生长、硬段较多时的快速生长、等温退火后生成特定的缔合结构等。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发现,这些缔合结构的行为非常类似于高分子晶体。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是,微相分离与这些潜在的类结晶行为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模式识别法标度软硬酸碱理论中酸的软硬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用化学模式识别法对62种金属离子即SHAB理论中酸的软硬度进行标度,定量反映了酸的软硬度。  相似文献   

16.
氯化钠晶体的状态方程与体积弹性模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离子势理论及简化的玻恩-梅尔势模型出发,使用J.Shanker等人提出的方法而得到离子晶体的等温态方程,同时也得到等温体积弹性模量及它的一阶、二阶压强导数随体积变化而变化的关系表达式,由数据分析、结果处理可知,在不存在压致转变的压强范围内,该方程能够精确地描述室温时氯化钠离子晶体在高压下的等温压缩行为,所得到的理论结果是与实验数据直到高压30GPA时仍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7.
TG—DSC联用技术在磷矿石热分解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TG—DSC联用技术研究了磷矿石的热分解过程,得到了磷矿石在不同粒度、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DSC曲线.结果显示磷矿石在40~1100℃范围内可分为4次失重阶段;随着粒度的减小。TG曲线中的失重阶段更为明显和彻底,DSC曲线的吸热峰更为尖锐;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磷矿石热解段起始和终止温度向高温侧移动,且失重率也有增大的趋势;使用Ozawa法计算了磷矿石在600~800℃吸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平均值为202.80kJ/mol,为磷矿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TG-DSC联用技术研究了磷矿石的热分解过程,得到了磷矿石在不同粒度、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DSC曲线.结果显示磷矿石在401 100℃范围内可分为4次失重阶段;随着粒度的减小,TG曲线中的失重阶段更为明显和彻底,DSC曲线的吸热峰更为尖锐;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磷矿石热解段起始和终止温度向高温侧移动,且失重率也有增大的趋势;使用Ozawa法计算了磷矿石在6001 100℃范围内可分为4次失重阶段;随着粒度的减小,TG曲线中的失重阶段更为明显和彻底,DSC曲线的吸热峰更为尖锐;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磷矿石热解段起始和终止温度向高温侧移动,且失重率也有增大的趋势;使用Ozawa法计算了磷矿石在600800℃吸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平均值为202.80 kJ/mol,为磷矿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公交满意度评价中存在的可靠性不够的问题,提出了能够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公交满意度的五元联系度方法,并采用可以度量各项指标信息量的熵值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实证分析以及与不同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基于熵权重的五元联系度模型的评价结果比较合理、客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热再生中新旧沥青融合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ecycle asphalt pavement,RAP)热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研究.根据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 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