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训导之言,体现了大学的特色,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以及精神追求。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明确大学校训的基本要求、大学校训形成与发扬的要义,要以校训为切入点,创新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训集中体现出高校办学理念,是大学灵魂所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从大学校训内涵与特征中分析、总结、凝练出大学校训的教育、激励、引导、约束功能,提出要进一步依托媒体宣传、校园文化平台、"两课"课堂,强化校训文化引领,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校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品牌。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与治校精神的高度体现。近几年,随着中国高校对外联系的日益紧密,出于文化宣传的需要,国内许多大学纷纷通过创建英文网站等形式来提升自己的对外形象,因此关于校训的正确英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笔者通过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国内外部分大学的校训文本,将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文化传播理念,提出了注重校训内涵、遵循英语表达习惯、翻译时要"有取有舍"以及注重简洁性等校训翻译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校情、校史和校园文化的高度提炼,是其独有的"文化名片"。梳理大学校训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不论是西方国家早期的名牌大学,还是我国近代设立的教会大学,他们都十分重视校训的作用,都提出了自己特有的校训。而在新时期的中国,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数量可谓惊人。大学校训出现了雷同现象严重和缺乏个性等问题。鉴于此,我国的大学校训必须与大学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必须彰显个性,突出特色,并且借鉴域外校训之优点,使我国的大学校训更加多样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5.
唐黎 《科技信息》2011,(4):67-67,68
大学文化建设是提高理工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在其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着对大学精神的忽视、理工科院校自身在文化建设方面资源短缺以及力量薄弱、校训重复雷同、理工科大学生对提高文化素质的认识不足、努力不够等问题,因此只有通过精心制定和宣传校训;不断扩大教师贤良品行及高尚德性的示范效应;引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等让大学精神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建立起具有理工科院校特色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6.
校训体现了大学在道德和信仰方面的最高追求,是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标尺。通过对外国几所知名大学校训研究发现,大学校训的型塑均反应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又渗透在校训的意义建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探析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是如何在其意义建构过程中生成的。  相似文献   

7.
科技界声音     
《科技导报(北京)》2010,28(1):10-10
<正>我们中国大学千篇一律,就是大学建设的目标趋同性太强。大学需要个性化,有一个专家统计了我们100多个大学的校训,发现60%有"实事求是",当然"实事求是"是应该的,但大家都谈实事求是就没有了特色。大学的职能不仅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同时还有发展文化。中国一些大学功利主义有所抬头,学术浮躁,大学文化积淀越来越薄,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滞后。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与人才第一资源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进程中居于特殊的重要地位。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也是高校党建的时代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要把文化传承创新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三项职能之中;要把提升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管理理念作为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党建共建共荣的结合点: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阵地,创新党建工作思路,使高等教育质量在文化传承创新实践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9.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表现,是精练化、朴实化、箴言化的大学精神。从大学校训的角度,校训的发展历史,及其与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的关系、校训所经历的考验等方面来洞察、感受康奈尔大学的独具魅力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0.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  相似文献   

11.
在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文化建设进程中,探寻校训的内涵构成要素,厘定校训的内容要素,分析校训的形式要素,从而形成对远程开放大学校训内涵的全面关照,不失为一项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民办大学在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现代社会的功利化、庸俗化等倾向以及全球化的冲击,造成的民办大学文化精神的衰微以及管理者以及众多“大学人”的文化意识还未觉醒等种种困境的探讨,提出了民办大学要将“崇尚人文”与“注重理性”统一起来,应对“功利化”与“庸俗化”的挑战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对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衰微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胡真 《科技信息》2010,(31):I0200-I0200,I0204
本文从中西方大学校训的文化背景出发,指出了大学校训英译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其跨文化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主体,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问题已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客观分析"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找出影响其思想行为特点形成的微观和宏观的因素,从优化社会环境、创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优化学校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引导"90后"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等途径着手来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略论高等院校的校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学生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导向。校训的产生和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校训是校风建设的灵魂,在校园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制定校训应遵循语言精炼、思想健康、美感性强、符合学校特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湖南的“四化两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成为中部崛起战略发展的典型.各地市中心城市发展与本地大学发展相得益彰,“四化两型”建设需要有优秀的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地方高校该做好本地经济等各产业的研究,与企业协同,联合培养适合企业的人才,成为城市的文化、教育、科研中心;城市管理者应把大学的发展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在经济上、政策上支持,在智力上依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轴两翼"等区域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跨国家、跨文化的商务活动更为频繁。为了适应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学习东盟各国相关商务文化非常必要。了解中国—东盟商务活动中常见的文化差异也成为地方性商务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实践教育的发展相应地对实践学科的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向实践课程转型过程中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做了分析,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设途径做了探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更多地应该让学生定位地方,服务地方,采取理论教学与校企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文化产业操作与管理实践经验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