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变截面梁类粘弹性波导吸振器动力学模型为基础 ,讨论了开槽圆盘粘弹性波导吸振器的能耗与波的频率、盘的材料参数、结构参数等之间的关系 ,并应用机械阻抗理论讨论了导出杆与开槽圆盘的阻抗匹配问题 .计算机仿真曲线表明 ,合理地选择开槽圆盘及导出杆结构和材料参数可使减振效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2.
基于Mindlin 板理论,从圆盘动力学方程出发,在粘弹性材料本构关系基础上,讨论柱面波在圆盘粘弹性波导吸振器中传播和耗能规律,并讨论了振动能量耗散率与圆盘几何参数、材料参数及振动波频率的关系.研究及计算机仿真表明圆盘粘弹性波导吸振器能获得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 Mindlin板理论 ,从圆盘动力学方程出发 ,在粘弹性材料本构关系基础上 ,讨论柱面波在圆盘粘弹性波导吸振器中传播和耗能规律 ,并讨论了振动能量耗散率与圆盘几何参数、材料参数及振动波频率的关系 ,研究及计算机仿真表明 ,圆盘粘弹性波导吸振器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粘弹性材料的分型本构关系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截面呈指数规律变化的梁类粘弹性波导吸振器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其进行力学分析,导出了粘弹性波导吸振器能量耗散量与波的频率、材料参数、结构参数等之间的关系方程.仿真结果表明,粘弹性波导吸振器有良好的减振效果,特别是对于中频和高频,效果非常理想,而且对波导吸振器的长度要求很低.  相似文献   

5.
柱面波在圆盘粘弹性波导吸振器中传播和耗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Mindlin板理论,从圆盘动力学方程出发,在粘弹性材料本构关系基础上,讨论柱面波在圆盘粘弹性波导吸振器中传播和耗能规律,并讨论了振动能用率与圆盘几何参数、材料参数及振动波频率的关系,研究及计算机仿真表明圆盘粘性有振器获得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变截面粘弹性波导吸振器阻尼耗能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粘弹性材料的分型本构关系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截面呈指数规律变化的梁类粘弹性波导吸振器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其进行力学分析,导出了粘弹性波导吸振器能量耗散量与波的频率,材料参数,结构参数等之间的关系方程,仿真结果表明,粘弹性波导吸振器有良好的减振效果,特别是对于中频和高频,效果非常理想,而且对波导吸振器的长度要求很低。  相似文献   

7.
粘弹性波导吸振器中能量导出杆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波导吸振器中粘弹性能量耗散器与振源之间的能量传输及阻抗匹配问题,提出了能量导出杆这一设想,并建立了等截面及变截面能量导出杆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导出了能量导出杆传输能量能力与所选材料、结构,波的频率、负载情况等之间的关系方程,定量地讨论了在振源与粘弹性能量耗散器之间加入能量导出杆后,其界面处的能量反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选用剪切模量与密度乘积越小的弹性材料制作能量导出杆,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波导吸振器中粘弹性能量耗散器与振源之间的能量传输及阻抗匹配问题,提出了能量导出杆这一设想,并建立了等截面及变截面能量导出杆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导出了能量导出杆传输能量能力与所选材料、结构、波的频率、负载情况等之间的关系方程,定量地讨论了在振源与粘弹性能量耗散器之间加入能量导出杆后,其界面处的能量反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选用剪切模量与密度乘积越小的弹性材料制作能量导出杆,能量传输效果越好;对高频振噪的传输效果优于低频振噪;另外,通过调节能量导出杆的长度,使减振系统进入共振状态,可对特定频率的振噪达到理想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9.
提出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研究控制板壳弯曲振动的波导吸振器的新方案,通过计算相关参数来讨论和分析在安装波导吸振器后板壳振动能量的损失情况.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波导吸振器在控制板壳弯曲振动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控制板壳弯曲振动波导吸振器的统计能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研究控制板壳弯曲振动的波导吸振器的新方案,通过计算相关参数来讨论和分析在安装波导吸振器后板壳振动能量的损失情况。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波导吸振器在控制板壳弯曲振动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WPA法导出了带动力吸振器多支承梁(n≥2)的动态特性分析计算方法,并用该方法分析了带动力吸振器四支承桅杆的动态响应和抑振效果.结果表明WPA法处理该类结构具有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可以分别计及梁和动力吸振器的阻尼等参数  相似文献   

12.
WPA法分析带动力吸振器多支承桅杆动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WPA法导出了带动力吸振器多支承梁(n≥2)的动态特性分析计算方法,并用该方法分析了带动力吸振器四支承桅杆的动态响应和抑振效果。结果表明WPA法处理该类结构具有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可以分别计及梁和动力吸振器的阻尼等参数。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圆盘在珩齿加工过程中只有圆节线的弯曲振动,并采用圆锥型变幅杆,推导了变幅杆和圆盘组成的变幅器的频率方程,求出了变幅器设计参数的数值解;用有限元对该变幅器进行模态分析,发现谐振频率与数值解接近.在此基础上,对设计的变幅器进行了动力学实验,测得的动力学参数与理论结果一致.通过计算变幅器中变幅杆和圆盘各自独立的谐振频率,发现与变幅器的谐振频率误差较大,说明变幅器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变幅杆和圆盘的影响,否则设计的变幅器谐振频率误差过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降低电路板的共振响应为工程背景,以附加阻尼吸振器的固支梁作为分析模型,定性研究阻尼吸振器对电路板共振响应的抑制作用,并讨论阻尼吸振器各参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反共振理论在动力吸振器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应用动力吸振器族控制或消除复杂结构、机械系统中某些子结构稳态响应或系统共振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反共振动力吸振器族在某大型机械设备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动力调谐消振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振系上与消振器耦连的部件被称为减振体。本文通过推导传递函数求得减振体完全消振的结构和参数条件,给出选择消振器安装位置和工作环境的若干见解,在低阻尼和小失调率条件下建立了减振体残存振幅和消振器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映象原理导出了计算阻尼振动系统动力消振器结构参数的近似公式,并用算例阐明了计算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多重动力吸振器对高速列车地板振动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高速动车组线路运行时出现的地板局部振动问题,通过线路试验发现地板在33 Hz附近存在局部振动放大现象,为解决该问题,基于多自由度结构振动原理,建立包含多重动力吸振器(MDVAs)的地板振动控制模型,分析了多重动力吸振器控制地板振动的最优调谐参数,并对动力吸振器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安装位置会对控制效果产生明显影响,吸振器安装应尽量选择振型最大处安装,吸振器参数的控制效果不会随参数变化而无限增加。采用地板动力吸振方案可有效降低目标频率处的振动,地板时域最大峰值下降约66%,舒适度指标降低0.3。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的热粘弹性对形状记忆合金作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维变温热粘弹性理论分析聚合物杆,Brinson本构方程描述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了变温场下形状记忆合金与聚合物杆组合结构的作动性能,并与用热弹性理论分析组合结构中聚合物杆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两种理论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当温度大大高于聚合物杆的玻璃态转化温度时,两者结果相差较大,此外,还讨论了粘弹性材料性质、温度效应对组合结构作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舰船的艉部振动与动力吸振器减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舰船艉部振动的特点与动力吸振器的应用;讨论了经典动力吸振器和非线性动力吸振器的理论,并将其扩展到弹性系统和多频、多模态动力吸振的可能性。应用实例表明其在舰船尾部振动减振应用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装有动力吸振器的汽车悬架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普通被动悬架提高平顺性与提高轮胎接地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引入装有动力吸振器的悬架给出了动力吸振器参数选择的方法,分析了装有动力吸振器汽车悬架的幅频特性和时域性能,并与不装动力吸振器的普通被动悬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装有动力吸振器的汽车可以较好地改善在高频段车身的剧烈振动和轮胎的接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