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耗散结构理论中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泉"为视角,对教练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运动能力、心理变化、运动员运动技能以及运动员高原现象的出现进行分析,以便结合运动训练的特征找出运动训练的新前沿理论、新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够使运动训练的有关理论能够在运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的理论论证和实践,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马特维耶夫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维尔赫尚斯基的板块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在指导实践训练中的作用,提出运动训练理论创新发展思路.通过对两者相关质疑文献的梳理,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在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多年训练安排上更具优势,而板块训练理论中的集中使用单一运动负荷的思想更符合现代运动训练理念,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对于指导现代运动训练实践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排球意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提出了在技术训练过程中,必须同时进行排球意识的培养,才能把学与练,用与变结合起来.排球意识源于排球运动的实践,是运动员艰苦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晶",又是指导排球实践的"精髓".排球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在长期的、有计划的科学训练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应在技术教学、训练实践中,科学地对运动员进行排球意识的熏陶,以把他们训练得更加聪明,更加富于排球的智慧与才干.  相似文献   

5.
结合攀岩运动训练实践,阐明了攀岩运动力量训练在提高攀岩运动成绩方面的作用及意义,分析了攀岩运动力量训练的主要特征,并依据运动训练学基本原理,探讨性提出了提高攀岩运动核心力量和四肢力量的主要训练内容和方法,为攀岩运动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与运动训练理论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研究以两岸三地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为视角,分析新时期该理论发展的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日趋完善,但发展不平衡且侧重点不一样;相对来说,我国的训练理论与方法更加系统和宏观,体系构建和概念定义比较强,而港台地区则更具体和实用。  相似文献   

7.
对网球运动中"低重心准备"的多角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重心准备"是现代网球运动技术的基础,是网球技术提升的前提条件.从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视觉理论及仿生学对网球运动"低重心准备"进行多角度的科学分析,着重强调在网球入门教学中养成"低重心准备"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完善网球基础教学和训练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竞技体育的水平提高很快,对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认识与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运动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去认识新的运动训练理论和转变新的训练理念是我们形成科学训练的重要环节.针对运动训练理论的新认识及运动训练实践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亚高原训练既有一定程度的缺氧刺激,又可以保持平原的训练强度.使得运动员得到足够的强度刺激的同时,又避免了传统高原训练中的运动能力退化的问题,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将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利用亚高原独特的环境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成绩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马拉松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期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并做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亚高原训练期间及其后续平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讨了亚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和亚高原训练的特点及规律.以期为亚高原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田径运动技术的共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径运动包括 40多个单项 ,可分为周期性的走跑项目 (径赛 )和非周期性的跳投项目 (田赛 ) .目前  国内外田径运动技术原理的论述都以走与跑、跳、投三大类自成系统 ,都以不同的运动技术规律指导着各自的运  动技术 .是否存在着田径运动技术方面的共同规律 ?答案是肯定的 ,只是目前仍未深入地研究与报道 .本文试把  文献资料与教学训练的实践经验相结合 ,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把实践上升为理论 ,归纳出田径运动技术应遵  从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与体育评价的结合,可使体育在某些方面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本文运用此方法对体育项目的相关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实例给出评价的系统模型和评价方法,以求评价相对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疲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运动后出现的“显性疲劳”与“隐性疲劳”的种种现象,并根据综述了目前与运动疲劳机制相关的几大学说:1)大脑皮层紊乱学说;2)神经内分泌学说;3)谷酰胺学说;4)氨基酸色氨酸减少学说;5)能量物质耗竭学说;6)训练单调学说;7)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学说;8)心理生物现象学说;9细胞因子学说。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运动生理学有关运动中人体能量代谢的相关理论,对武术运动训练中补充糖类营养的重要性作了相关探讨。在分析武术训练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武术训练中供能系统主要为ATP-CP系统和糖酵解系统,并就糖补充的时机、种类和量等作了详细阐述,以求为竞技武术运动训练中糖营养补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散打运动技术及分类的研究,并结合系统工程与体育理论,归纳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竞技散打运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人文理论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长期理论教学实践就体育专家、大学生对在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人文理论课的态度及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依托发展进步中的世界竞技体育和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就开设体育人文理论课的前景和困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省从事古典摔跤的72名运动员进行运动创伤调查。调查表明:损伤年龄集中在16-22岁,72名运动员患病率100%,平均伤患率655.93%。损伤好发部位依次为第1位是头脸部损伤(患病率168.06%),第2位腰部损伤(患病率151.39%),第3位是手腕部损伤(患病率70.83%),第4位是膝部伤(患病率62.50%),第5位是肩颈部损伤和肘部损伤(各自患病率48.61%),第6位是足脚踝部损伤(患病率37.50%),第7位是胸部肋部损伤(患病率31.94%)。损伤病种:以耳朵肿胀发病率最高(发病率84.73%),其次是牙齿撞松(患病率37.50%),第3位是腰急性扭伤(发病率36.11%)。损伤以急性转慢性伤为主(占57.27%),主要是在专项训练时受伤(65.12%)。提高专项训练水平,摸索科学训练的规律,加强医务监督,是减少患病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现代教学训练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全脑教育理论和体育运动科学理论等,对“全脑型体育教学训练法”确立的科学基础进行了探析,在此基础上,初步确立了这一教学训练法的新体系,用以取代传统的“左脑型教学训练法”,本课题对这一教学训练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实验结果证明:这一新的教学训练方法,对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智力潜能和创造力潜能,起到了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体育教学训练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推理等方法,从"双子模型"的建立、熵流理念的提出、"竞技行为"空间理念、到"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的争论,进行了梳理.在运动训练理论中,竞技能力结构是竞技体育重要的理论基础,井对运动训练实践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不过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训练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吸取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竞技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优秀运动队长期以来存在思想政治工作难做,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从笔从事训练管理工作多年的经验出发,粗浅地谈谈新形势下怎样加强优秀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运动训练与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入手,结合运动训练工作实际,阐述了对少年运动员专项运动训练工作必须融入综合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并分别论述了训练与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