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海洋链霉菌产生几丁质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闽南地区潮间带红树林根际海泥中分离到能产生几丁质酶(Chitinase)的放线菌(Actinomyces)300余株,研究了各种诱导物、碳氮源及培养条件对链霉菌S-128(Streptomyces sp.S-128)菌株几丁质酶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几丁质酶的合成能被多种几丁质所诱导,是一种诱导酶,添加氮源尤其是有机氢源能促进酶的合成,而碳源却没有这种作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2.O%脱矿质几丁质和1.5%玉米浆,在28℃发酵5d,发酵液的几丁质酶活性可达290u/ml,该酶对几丁质的水解反应显出较宽的pH范围(pH3~8)和较好的pH稳定性,最适pH5.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该酶的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高,并以65℃的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几丁质酶产生菌C4的产酶效率,加强其对Bt(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增效作用,本研究通过培养基优化,筛选出了该菌发酵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0.8%,酵母膏0.8% KNO3 0.8%,MgSO4 0.05%,KH2PO4 0.03%,pH 7.5. 28℃,180 r/min,培养48 h至对数期,加入1.0%的胶体几丁质,诱导C4菌产生几丁质酶.在此条件下,C4菌产酶周期由5 d缩短为4 d;几丁质酶活力由2.68 U/mL提高到5.95 U/mL.用此发酵菌液与B  相似文献   

3.
黏质沙雷氏菌产几丁质酶的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一株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产几丁质酶培养基的组分;同时,利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其摇瓶发酵产酶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分(质量分数):0.504%胶体几丁质,1.178%酵母粉,0.025%MgSO4.7H2O,0.095%K2HPO4,0.001%FeSO4.7H2O,0.005%山梨醇,0.030%KH2PO4;最佳摇瓶发酵工艺条件:培养时间为48 h,发酵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9.0,装液量为30 mL,接种量为1%.在此优化条件下,酶活力可达9.39μkat.L-1,比未优化的产酶条件下酶活力提高了81.6%.  相似文献   

4.
海洋弧菌Z010产生几丁质酶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海洋弧菌Z010菌株为对象,研究了其产生几丁质酶的发酵条件。研究表明,其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2216E液体培养基中含0.5%(w/v)的胶体几丁质,0.5%(w/v)的蛋白胨,培养起始pH值为7.0,25℃摇床200r/min培养36h,几丁质酶产出最大。  相似文献   

5.
土壤产几丁质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几丁质为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出3株产几丁质酶菌株,其中酶活最高的为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对该菌株应用16S rDNA法进行鉴定,结果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通过单因素优化法和均匀设计法实验,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0.5%的胶体几丁质为碳源,质量分数1.0%的蛋白胨为氮源,及30℃和pH值为7.2,发酵60 h的条件是菌株的最合适产酶条件.此时,胞外几丁质酶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步发酵法,研究黏质沙雷氏菌的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在二步发酵产酶的过程中,通过单因素法优化得到二步发酵培养基中最适碳源、氮源的质量分数和菌龄,同时选取发酵时间、初始pH值、接种菌体量和装液量4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最终得到的最优条件:胶体几丁质质量分数为0.8%,酵母粉质量分数为1.0%,菌龄为12 h,发酵时间为7...  相似文献   

7.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几丁质酶的细菌LL-C.该菌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及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为Luteibacter rhizovicinus,属于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以不同发酵时间、碳源、氮源、起始pH值、培养基装液量和培养温度为因素,考察LL-C菌株产几丁质酶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最有利于该菌产几丁质酶的条件:碳源为胶体几丁质、氮源为(NH4)2SO4,培养基起始pH值为4.5,培养基装液量为30 mL,培养温度为32 ℃,振荡培养时间为7 d,此优化条件下,摇瓶产酶活力为115.02 μkat·L-1.  相似文献   

8.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几丁质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通过16S rDNA法对酶活力最高的菌株C进行鉴定,确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ltophilia)菌株.通过单因素优化法和均匀设计法确定S.maltophilia产几丁质酶的最佳条件:在pH值为7.0的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酵母膏、质量分数为0.5%的胶体几丁质,于180 r·min-1,30 ℃的摇床中培养60 h.对硫酸铵沉淀获得的粗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 ℃,最适反应pH值为7.2,在55 ℃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容易失活.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确定S.maltophilia几丁质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103;以筛选的S.maltophilia菌株的总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几丁质酶DNA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推导S.maltophilia几丁质酶为分泌型蛋白酶,预测其等电点pI值为5.42,相对分子质量为6.8×103(与实验纯化的酶蛋白电泳结果一致).预测该酶氨基酸序列具有信号肽区(氨基酸残基1~41)、Ⅲ型几丁质结合区(残基47~92)、多囊肾病域(107~194)、类纤维连接蛋白Ⅲ型区(Fn3,201~278)和18家族糖基水解域等5个结构功能区,5个区域被富含Ala,Gly,Pro,Ser和Thr的短序列连接起来;在第400~500个氨基酸残基间有一个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9.
虾蟹壳废弃物产量的日益增加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提高虾蟹壳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价值,本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出几丁质高效降解菌,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降解虾壳的最佳条件及其对虾壳的降解能力。利用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对来源于喀斯特地貌的土壤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获得了4株具有几丁质降解活力的菌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gxas3、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gxas5、嗜麦芽糖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gxas7以及水生几丁质降解菌Chitinilyticum aquatile gxas1。其中C. aquatile gxas1在96 h时达到最大粗酶活力0.244 U/mL,优于其他3株菌株。利用单因素试验探究C. aquatile gxas1降解虾壳废弃物的能力,并优化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最终确定最佳产酶培养基为果糖2 g/L、KH2PO4 0.7 g/L、K2HPO4 0.3 g/L、MgSO4·6H2O 0.6 g/L、酵母粉0.5 g/L、牛肉膏4 g/L、蛋白胨4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0%、pH值8.0、温度20 ℃、发酵时间9 d。在最佳发酵条件下,C. aquatile gxas1对虾壳废弃物达到最大降解率60%,其中脱蛋白率为76.77%,几丁质回收率为87%。该研究为微生物降解虾蟹壳废弃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自行筛选的曲霉菌株Aspergillus sp.Li-38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通过考察不同碳源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获得曲霉脂肪酶的优化摇瓶培养基成分,菜籽油1.5%(V/V),蛋白胨3%(W/V),NH4SO41%(W/V),K2HPO40.1%(W/V),MgSO4.7H2O,0.1%(W/V)。研究表明菜籽油对产酶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复合氮源比单一氮源更利于菌体产酶,优化后酶活可达42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6倍。利用该脂肪酶催化棉籽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表明,二步流加甲醇的反应体系其酯化率可达到59%。  相似文献   

11.
以玻璃纤维素壳聚糖膜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固定,并对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酰胆碱酯酶的较佳固定化条件为:150 U/mL AChE液50μL,体积分数为5%的戊二醛溶液50μL,质量分数为1%的BSA100μL,pH值为8.0的0.2 mol/L PBS缓冲液,配制成1 mL酶液,玻璃纤维素壳聚糖膜浸于此酶液4℃固定8 h.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37℃,最适pH 8.0,能够重复利用4次以上,表明该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分析在中国人群中,端粒缩短以及相关衰老因子与人类IgA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创新要点:目前的研究发现,端粒功能缺陷是限制分裂增殖、细胞衰老的重要分子机制。它不仅仅与衰老相关,而且在疾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都有直接影响。肾脏的正常衰老过程伴随端粒逐渐缩短,端粒功能缺陷可以加速慢性肾脏疾病进程,并伴随相关衰老因子cathelin相关抗菌肽(CRAMP)、延长因子-1α(EF-1α)、几丁质酶(chitinase)和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等表达增加。本项研究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揭示端粒缩短以及相关衰老因子与人类IgA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双盲法,以IgA肾病患者(n=177)为实验组,以狼疮肾炎(n=50)、糖尿病肾病(n=30)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n=30)病人以及健康人(n=83)为对照组,通过定量荧光原位杂交(qFISH)检测了肾脏组织的端粒长度,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血液、尿液中的CRAMP、EF-1α、stathrnin的含量,运用几丁质酶试剂盒(CS1030)检测了血液、尿液中几丁质酶的酶活性,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了组织中CRAMP的表达情况。重要结论:端粒缩短和相关炎症蛋白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为IgA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F是代数闭域,V、W是F上的有限维线性空间,L(V,W)是V到W的所有线性变换组成的集合对线性变换的加法及数乘运算构成的线性空间.T是L(V,W)上的一个线性变换,若对任意f∈L(V,W),恒有KerT(f)=Kerf,则称T是保持核的线性变换,若对任意的f∈L(V,W),恒有Imf=ImT(f),则称T是保持象的线性变换。本文刻划了保持核和保持象的线性变换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证明了位势可变号的二阶奇异Hamilton系统q+aq+W1(q)=0在W(q)满足Gordon-强力条件且有唯一最大值时,具有非平凡的T-周期解。  相似文献   

15.
点赋权图Gw=(V,E,W)是指对简单图G的顶点集作一个赋权函数W:V→R^+。在图G所有的控制集D V(G)(V(G)/D中的任意顶点v都与D中的点关联)中最小的权和W(D)称为图Gw的赋权控制数。记作γw(Gw)。证明了对基数为N,平均权为W^-的图Gw,其赋权控制数γw(Gw)≤Nw^-1δ+1^——1+1n(δ+1)。  相似文献   

16.
童学军  陈琳  邱建军 《科技信息》2012,(7):246-246,217
本文详细介绍了移相全桥型零电压软开关工作原理。然后采用移相全桥技术设计一台单相交流输入220V,输出48V,输出20A,5~48V的电源样机,并给出试验结果,该电源效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7.
赵琴  高丽 《河南科学》2012,30(2):153-155
对任意的正整数n,定义数论函数W(n)为最小的正整数k,使得n≤k(3k+1),即W(n)=min{k:n≤k(3k+1),k∈N}.利用初等及解析的方法研究复合函数S(W(n))的均值分布,并获得了较强的均值分布的渐近公式.  相似文献   

18.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碳酸酯二醇(PCDL)、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聚醚胺(ATA)为原料,采用A2+B3法合成了具有高度支化结构的水性聚氨酯(HBAPU),然后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下同)为0.5%,1.5%,2%,3%的SiO<,2>溶胶制成溶胶SiO<,2>改性高度支化水性聚氨酯.用红外光谱(F...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检测小麦抗白粉病代换系6A/6V与感病品系京411的近等基因系NILs,及其亲本6A/6V和京411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化.结果表明,NILs的整体甲基化水平(22.9%)略高于6A/6V(21.2%),低于京411(23.4%).分析其甲基化模式发现,NILs相对京411甲基化水平降低条带比例(2.89%)明显高于甲基化提高条带(0.55%),而相对抗病亲本6A/6V,NILs甲基化水平降低条带比例(2.96%)明显低于甲基化提高条带(4.20%),说明NILs的整体基因表达水平低于6A/6V,高于京4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