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性》一文认为人性是超阶级、超社会的天生的本性,而且其内容是“神性、兽性、魔性的统一”,充满神秘主义唯心主义臆想,与该文宣称要“科学地认知人性”背道而驰。这样的人性论,不但奇特,而且可怕。文中充斥逻辑矛盾,说明作者思维混乱。研究人性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或哲学的方法,但不应该用神学的方法;在哲学地认知人性方面,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以人性为主,同时又有一定的神性:不同的分类所体现的神性。神的特性,形式的神性,灵魂的神性,人的神性。受此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文论也有或多或少、或隐或显的神性:关在神,人类赖以产生和掌握技艺的双手乃出于神意,宇宙万物归于美的形式,人之灵魂中的神性制约着文艺活动。  相似文献   

3.
以《西游记》为原型改编的电影层出不穷。作为时代的集中反映,电影改编的程度与角度反衬出文化变迁的样式。作为《西游记》的主角,孙悟空被挖掘出的品性在人性、魔性与神性之间游离。在文本创作层面,颠覆式与取材式改编共存,逐渐远离对原著的忠诚。同时,特效技术将电影进一步奇观化,蚕食着以蒙太奇理论为主导的传统故事片版图。就整体来看,近年西游题材电影改编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样式是分裂的与反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王政 《科技信息》2011,(24):27-27,29
孙悟空人格广泛地影响了中国人,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对孙悟空的人格特质进行了全面解读,并对孙悟空人格特质作出了新的解释。孙悟空的人格特质是兽性、人性和神性的完美结合,在细致探析孙悟空人格特质的同时,借鉴其对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该文针对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的同时 ,重视人地关系而忽视宇地关系提出的讨论。地理环境是离不开宇宙环境的制约作用 ,在研究人地关系的地理学只限在四大圈层是不全面的 ,引进宇宙圈观念 ,这与钱学森提出建立《地理科学》部门 ,应该包括建立《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是一致的 ,也就是把天地人的研究放在应有重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人的自然性是在社会性中实现的,人的社会性以更好地满足人的自然性为目的。生命表现是一切动物的本质,人的生命生命表现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极具创造力的生命活动。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必定是类的存在物的本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人为本,合乎人性本质要求。人性具有唯我性与合作性,情感性与理智性,实用性与审美性,具体性与普遍性特征。文艺的生产流程是负载全面人性的某种意象,情感并蕴含宇宙人生要义的生成过程。人性是文艺永远讴歌不完的母题,文艺是人性载体,是对生命个体实现人性现实关爱和终极关爱的艺术召唤。离开人性抒写,文艺便不会长久。人类的文艺史就是人性的不断变化、发展、完善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在鲜活而又富有魅力的湘西世界里,沈从文着力营构了“生活”与“生命”之概念及对人生认识的基本框架。人生之重的情爱也必须稳筑在此思想基点之上并实现分野。在分野相悖的过程中,用“单纯”、“雄强”与“热情”等生命本质和人性由原始人性—变异人性—神性人性之嬗变达到“生命永生”凸现生命张扬。  相似文献   

8.
远在苏格拉底之先,古希腊文论中就出现了一定的神性和人性因素。在毕达哥拉斯那里,神性为主;在赫拉克利特那里,人性占上风;到了德谟克利特,人性居绝对优势。这两种倾向分别来源于古希腊的两种宗教俄尔甫斯教和奥林匹亚神教,并对后世文论产生了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江南 《科技潮》2005,(10):54-55
地球人类对茫茫宇宙最挂怀的,就是相找到与自己类似的其他生命,他们似乎很孤独。到底宇宙里有没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生命形式的可能性有多大?  相似文献   

10.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控制兽性,保持人性,追求神性的自我提升过程.教育是实现这一切的主要途径.教育使人获得理性,包括科学理性、人文理性、审美理性.教育理性的控制功能造就了人的高贵的精神性.教育理性的消解及其功能的变异,就预示着人的精神危机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是由一个奇点发生"爆炸"而逐渐演化形成的.本文肯定了大爆炸宇宙学说,随后讨论了宇宙是怎样由一个奇点爆炸后,经过宇宙的早期演化,产生星系、恒星、行星以及生命的过程,并运用哈勃定律分析计算了宇宙的大小.最后对宇宙的未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生命智能的进化,是宇宙智能容介态进化的重要环节。宇宙大爆炸产生的色粒信息胶子,是宇宙间唯一的智能粒子,作为智能物质,它弥漫宇宙的所有时空,无处不在,并构成生命体内、外的智能信息系统。地球人类的智能绝不是宇宙的孤儿,生命体内、外的智能进化,亦绝不是无关的孤立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形式但却有相同的内涵和关联,是宇宙巨系统的思维容介态进化不可或缺的二大组元。宇宙智能信息能量的传播,构成思维容介态的核心实质,思维容介态决定生命容介态。地球人类的智能和知识,作为宇宙智能的微小组元,是追随宇宙思维容介态而进化的。地球的高、低智能生命和非智能生命构成闭合的生物链,保证生物链的完整性和闭合性是人类容介态进化的必须,也是促进自然容介态、生命容介态和大宇宙容介态的天道。  相似文献   

13.
汉族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的基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原始性、多神性、农事性和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红柯的长篇小说《生命树》是一个有关生命存在的隐喻,作者将民间有关生命树的传说与现实中四个家庭的悲喜命运并置推进,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照应,展现了人类生命深处最为原始和纯净的状态,并试图说明人性的目标和理想乃神性,同时神性的历练亦应植根于尘世之中。此外,红柯拒斥理性,看重感觉的写作理念和方式,也成就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独特个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宇宙演化总论——二十一世纪广义宇宙学新探索(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广义宇宙学的视角论述了物质起源、宇宙起源、生命与智慧起源等宇宙演化的总体过程,指出宇宙由信息宇宙和物质宇宙共同组成,两者处于无限交流循环的进化状态.针对现代宇宙学研究的一系列焦点问题,诸如黑洞及大爆炸奇点、宇宙对称破缺、引力形态、暗物质、暗能量、类星体能量等进行了溯本求源的剖析;对信息宇宙和物质宇宙的关系、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基础粒子——单奇子的信息及物质两态性、溢散态正引力空间等宇宙构成的原初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本文创立的广义宇宙学能成为后世宇宙学研究的阶梯.  相似文献   

16.
“人的文学”是公认的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两大中心理论之一,周作人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周作人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将“人”定义为“从动物中进化而来的”,人性等于“神性 兽性”;他的人道主义就是代表“神性”的博爱型人道主义与出于“兽性”的个人主义的结合,人道主义文学是“人”的文学”。由于对自由主义的坚定信念并加以对尼采学说的扬弃,周作人坚持自由与宽容;随着他更多的返回传统和对古希腊、日本人对自然与美的热爱之情的向往,周作人倡导生活艺术化,其文学观也随之更突出人的“文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是身兼启蒙者与文学家的周作人在特定时空里融合启蒙主义和审美主义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宇宙之中有生命的生物和无生命的天体普遍遵循的生存法则,以及恒星的诞生与消亡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从广义宇宙学的视角论述了物质起源、宇宙起源、生命与智慧起源等宇宙演化的总体过程,指出宇宙由信息宇宙和物质宇宙共同组成,两者处于无限交流循环的进化状态.针对现代宇宙学研究的一系列焦点问题,诸如黑洞及大爆炸奇点、宇宙对称破缺、引力形态、暗物质、暗能量、类星体能量等进行了溯本求源的剖析;对信息宇宙和物质宇宙的关系、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基础粒子--单奇子的信息及物质两态性、溢散态正引力空间等宁宙构成的原初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本文创立的广义宇宙学能成为后世宇宙学研究的阶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人类在所有科学领域取得成果的速率在惊人地加快。当我们拓展对地球的控制时,同时也在准备重塑和改造地球上的景观,为自己到地球外居住作准备。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已经花大力改造了地球,现在,我们正准备把宇宙转变成一个充满生命的有生气的实体。我们将通过把我们的意识、技能、智力以及我们自身扩展到其他行星上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把人类改变和改善地球环境(最终是宇宙本身)的努力总称为“生命化”。生命化是调节人类行为的一种力量,赋予地球并最终赋予整个宇宙以意识和智慧,是全部人类生产活动背后的原动力。然而,为…  相似文献   

20.
人的自然性是在社会性中实现的,人的社会性以更好地满足人的自然性为目的。生命表现是一切动物的本质,人的生命表现是有意识有目的极具创造力的生命活动。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必定是类的存在物的本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人为本,合乎人性本质要求。人性具有唯我性与合作性,情感性与理智性,实用性与审美性,具体性与普遍性特征。文艺的生产流程是负载全面人性的某种意象,情感并蕴含宇宙人生要义的生成过程。人性是文艺永远讴歌不完的母题,文艺是人性载体,是对生命个体实现人性现实关爱和终极关爱的艺术召唤。离开人性抒写,文艺便不会长久。人类的文艺史就是人性的不断变化、发展、完善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