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三烷基胺(N235)和磷酸三丁酯(TBP)从盐酸介质中对铼的协同萃取.N235和TBP的浓度比为1∶9时混合萃取体系对Re(Ⅶ)具有较大的协萃作用,最大协萃因子为4.71,对Mo(Ⅵ)的协萃因子为2.16.在pH=1时,萃合物的组成为(R3NH+Cl-)2·HReO4·B,当酸浓度为3 mol·L-1时,萃合物的组成为(R3NH+Cl-)·HReO4·B,而N235单独萃取时萃合物的组成为R3NH+ReO-4.同时证明了混合萃取剂分离钼和铼的协萃效果和萃取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三-((2-(N,N-二乙基乙酰胺基)氧基)乙基)胺为萃取剂,用1,2-二氯乙烷做稀释剂,在苦味酸-硝酸介质中对U(Ⅵ)萃取,主要研究了稀释剂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萃取剂浓度、苦味酸根浓度对U(Ⅵ)分配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高分子胺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铬(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用N-235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铬(Ⅵ)。在该方法中,于0.2—1N硫酸溶液中将Cr(Ⅵ)萃取入N-235有机相,直接以二苯碳酰二肼在有机相显色,并建立了萃取光度测定Cr(Ⅵ)的最佳条件。本法成功地用于铁矿、河水和废水中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叔胺N235(三烷基混合叔胺)从羽毛水解液中萃取盐酸分离胱氨酸的工艺条件。用φ=0.4的N235作为萃取剂,相比2.5,常温下萃取20min,脱去水解液中游离的盐酸;然后用φ=0.2的N235作萃取剂,相比为1.5,常温下萃取8min,静置12h便可析出胱氨酸。与传统工艺相比,操作简化,劳动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仲胺N7207是一种萃取性能优良、水溶性小、价格便宜的工业萃取剂本文研究了N7207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铬(Ⅵ)的性能,考察了影响平衡的因素,筛选出萃取的最佳条件,当采用NaOH为反萃剂时反萃效果最好.并应用饱和法和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R2NH2)2Cr2O7,其萃取机理经紫外可见光谱证实为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的阴离子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1.0mol/LHF作为P204—YW100萃锗体系的反萃剂是行之有效的。该反萃剂的反萃液用N—235(三烷基胺R_3N)对锗进行二次富集,使锗含量达到20g/l,从而为溶剂法生产锗创造了一定条件。并对氢氟酸反萃锗的行为和N—235在萃取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进从铜电解液中脱除锑的工艺,通过在硫酸体系料液中加入助萃剂研究N235对锑的萃取性能。考察助萃剂浓度、N235体积分数、相比、水相硫酸浓度、萃取时间及温度对锑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助萃剂浓度、N235体积分数和相比是影响锑萃取率的主要因素;在有机相组成为20%N235+10%异辛醇+70%磺化煤油(体积分数)、助萃剂浓度为0.1 mol/L、硫酸浓度为3 mol/L、相比为1:1,震荡时间为5 min时,单次锑萃取率大于60%。  相似文献   

8.
以三-((2-(N,N-二乙基乙酰胺基)氧基)乙基)胺为萃取剂,1,2-二氯乙烷为稀释剂,研究从硝酸一苦味酸溶液中Th(Ⅳ)的萃取行为。讨论了水相中苦味酸根浓度、萃取剂浓度对Th(Ⅳ)分配比的影响,也对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球藻引发水中Cr(Ⅵ)的光化学还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研究了在金属卤化物灯(λ≥365nm,250W)光照下由小球藻类引发水体中Cr(Ⅵ)的光化学还原反应,考察了小球藻浓度、光照时间Cr(Ⅵ)初始浓度及pH值在通N2的条件下对Cr(Ⅵ)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球藻浓度的增大,Cr(Ⅵ)的还原速率及还原率均增大;随着小球藻浓度的增大,光照时间的增加,Cr(Ⅵ)的初始浓度降低以及溶液pH值的降低,Cr(Ⅵ)的光化学还原率逐步增大.当pH≥6时,Cr(Ⅵ)的光化学还原反应基本消失;当pH=4时,六价铬的浓度在0.4~1.0mg/L范围内,小球藻浓度对应的吸光度Aalga在0.025~0.180范围内,Cr(Ⅵ)的初始还原速率拟合方程为V0=kC00.1718A0al.5ga235.  相似文献   

10.
以三烷基胺为萃取剂,正辛醇和煤油的混合物为稀释剂,采用恒界面池法,实验研究了稀醋酸水溶液的萃取动力学特性,考察了醋酸的初始浓度、搅拌速率、两相接触面积、萃取温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醋酸萃取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初始浓度的醋酸水溶液,萃取剂三烷基胺含量的增加可提高醋酸的萃取效果,在适当的搅拌速率和室温条件下,可以使醋酸的分配系数增大,而相界面的变化则对醋酸的萃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合成一种新型三叔胺萃取剂并对其萃取性能进行研究。以二乙烯三胺、溴代正己烷和溴代正辛烷为原料,合成N,N,N′,N″,N″-五烷基(己基,辛基)二乙烯三胺,分别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表征。比较N,N,N′,N″,N″-五己基二乙烯三胺、N,N,N′,N″,N″-五辛基二乙烯三胺与N235的萃取性能,研究N,N,N′,N″,N″-五辛基二乙烯三胺的反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N,N′,N″,N’’-五辛基二乙烯三胺萃取性能优于N,N,N′,N″,N″-五己基二乙烯三胺性能,而与N235性能类似;以2 mol/L NaOH作反萃剂,当反萃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5 min,油与水的体积比即相比(V(O)/V(A))为2:1时,单级反萃率达97.48%;水相中钼质量浓度最高可富集到55 g/L。  相似文献   

12.
Tatsuya Sekine 等人对锡的萃取作了综述。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锡的常用工业萃取剂有,甲基异丁基酮(MiBk),三异辛胺等。但 MiBk 的水溶性大,且在7MHCl 浓度时才有95.3%Sn(IV)的萃取率,8N HCl 时达到99.4%的萃取率,酸度太高。虽然三异辛胺可从4—12N HCl 溶液中定量地萃取 Sn(Ⅳ),但它的选择性较  相似文献   

13.
含钼的酸性料液中回收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235从无机酸体系中萃取钼,考察了影响萃取主要因素,筛选出反萃取条件。萃取钼的最佳条件为:以N235作为萃取剂,浓度为816.00μg/mL含Mo酸浸液为研究对象,确定N235浓度为1.0%,萃取温度为室温(25℃),相比W/O为2∶1,萃取级数为2级,硫酸浓度为0.13 mol.L-1,此时萃取率达到97.38%;反萃时选用氨水浓度为0.27 mol.L-1,相比O/W为1∶1,反萃级数为2级,此时反萃率为99.19%.  相似文献   

14.
在盐酸体系中以N,N—二乙基正辛硫基乙铣胺(简写DOTA)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对钯(Ⅱ)的萃取作了研究,讨论了[H~+]、[Cl~-]、萃取剂浓度、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萃取剂的再生利用,萃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由N235与路易斯碱三辛基氧膦(TOPO)组成协同萃取体系,对碱性氰化浸金贵液中金(Ⅰ)协同萃取和反萃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有机相中N235含量、水相平衡pH、相比等因素对金(Ⅰ)萃取率的影响,考察了反萃液中氢氧化钠液浓度对负载金有机相的反萃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相为10% 10%协萃剂TOPO 80%煤油的协萃体系,对pH=9~10和初始金(Ⅰ)质量浓度ρo=10.87 mg/L碱性氰化浸金贵液进行萃取时,经一级萃取后,萃取率可高达98%左右;同时,采用0.05~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反萃率达到91%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由N235与路易斯碱三辛基氧膦(TOPO)组成协同萃取体系,对碱性氰化浸金贵液中金(I)协同萃取和反萃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有机相中N235含量、水相平衡pH、相比等因素对金(I)萃取率的影响,考察了反萃液中氢氧化钠液浓度对负载金有机相的反萃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相为10%+10%协萃剂TOPO+80%煤油的协萃体系,对pH=9~10和初始金(I)质量浓度ρO=10.87 mg/L碱性氰化浸金贵液进行萃取时,经一级萃取后,萃取率可高达98%左右;同时,采用0.05~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反萃率达到91%以上.  相似文献   

17.
微萃取原子吸收法检测水中微量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分离技术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水样中痕量铬的检测方法。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做螯合剂,四氯化碳做萃取剂,乙醇做分散剂。选定并优化了萃取的影响参数。这些参数包括萃取剂和分散剂的类型以及它们的体积、萃取时间、酸碱度和螯合剂的用量等等。通过条件优化,Cr(Ⅵ)和总铬富集率分别达到270和259。校准曲线在1~50μg.L-1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Cr(Ⅵ)和总铬的检出限分别为0.12和0.15μg.L-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和2.7%。(N=5)该法简便快速,用于自来水、井水和河水中铬的形态分析,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剂萃取法脱除铜电解液中的杂质,通过在铜电解液中加入助萃剂研究萃取剂N235对Sb和Bi的萃取性能。考察N235体积分数、助萃剂浓度、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相比)、萃取时间等因素对Sb和Bi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体积分数)为20%N235+10%异辛醇+70%磺化煤油,助萃剂浓度为0.1 mol/L,相比为1:1时,铜电解液经单级萃取,Sb和Bi的萃取率(质量分数)分别为56.1%和96.6%。在有机相组成和助萃剂浓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比为2:1时,铜电解液经过7级逆流萃取,Sb的萃取率为86.0%,Bi的萃取率为97.1%。7级逆流萃取平衡有机相经氨水沉淀反萃—水洗—酸化处理后,Sb和Bi总反萃率可达98.4%和96.5%,有机相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外已有关于溶剂萃取法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报导,如用磷酸三丁酯(TBP)萃取含铬(Ⅵ)废水,铬(Ⅵ)的回收率很高(99.5%),反萃液中铬盐浓度可达200克/升,此法已在工业上获得应用。国内也有人用TBP作过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人用胺类萃取剂萃取含铬(Ⅵ)溶液,另有多篇文献报导了有关铬(Ⅵ)的萃取,其主要目的是用于铬(Ⅵ)的萃取分析。本文对各种常用的国产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三辛基氧化膦(TOPO)、二甲庚  相似文献   

20.
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几种常用的萃取剂从盐酸溶液中革取In3~+的性能分析。发现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N235、TBP萃取In~(3+)的能力均较大,分配比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盐酸浓度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初步探讨了N263-MIBK,N235-MIBK,N235-N263从盐酸溶液中苹取In~(3+)时的协同作用,发现对In~(3+)均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对于N263-MIBK,协萃分配比在N263和MIBK的浓度分别为0.08 mol/L,4.8 mol/L时达到最大,最大值为580。改变盐酸浓度和温度,协萃分配比亦有较大的变化,但协萃比变化不大。在盐酸浓度为4.5mol/L时,协萃分配比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