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污水得到了处理,而怎样对污泥处理处置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做了一些分析。首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污泥处理处置原则进行了说明,对污泥处理处置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对污泥消化、堆肥、干燥、填埋、焚烧等工艺流程、优缺点作了详尽阐述,对污泥的建材利用做了介绍,并以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为实例对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利用技术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合肥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途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简述了合肥市污泥的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污泥的处置技术及发展趋势 ,在对污泥的物理特性、肥分、脱水性能及微生物等特性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污泥出路问题 ,提出合肥市今后污泥的处置方向是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以农田利用为主 ,工业源污泥以综合利用和土地填埋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梳理了国内外剩余污泥资源化方法,包括制备建筑材料、能源利用、制备吸附材料、土地利用、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等技术。在综合了国内外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剩余污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置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微波加热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微波加热使污泥脱水干化的新思路,并就该方法的影响因素和电能消耗作了试验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照是污泥脱水干化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微波脱水干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置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微波加热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微波加热使污泥脱水干化的新思路,并就该方法的影响因素和电能消耗作了试验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照是污泥脱水干化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厌氧颗粒污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敏  杨冠 《科技信息》2009,(5):40-40,20
厌氧颗粒污泥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厌氧废水处理技术。污泥具有良好沉降性能和高污泥浓度的特点,使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较高,能有效地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和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等。文章根据国内外对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特性以及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将微波辐射应用于污泥脱水,研究污泥在不同微波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后污泥比阻、泥饼含水率和溶解性化学需氧量的变化,探讨微波辐射对污泥结构破坏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明显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微波辐射能越高,最佳微波辐射时间越短,低强度短时间的微波辐射难以改变污泥性质.微波联合Fenton试剂能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先微波后投加Fenton试剂比先投加Fenton试剂后微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污泥处理率的提高,剩余污泥的产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将这些污泥无害化并进行有效的利用,是世界各国共同重视的一个问题.该文总结了污泥的主要处理处置方法,且对国内外的污泥处理处置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污泥的处置方向——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9.
闫家怡  聂丽曼 《科技信息》2010,(24):I0340-I0341
随着污水处理量增加,污泥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大。如何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3种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的污泥减量化工艺:(1)降低污泥中微生物的合成量,包括投加解偶联剂和改变污泥所处的环境(如厌氧—沉淀—好氧工艺,即OSA);(2)强化微生物的隐性生长;(3)微型动物捕食。包括在常规污水处理系统中培养微型动物和两段法处理工艺。并针对目前传统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并分析了新技术研究情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35±1)℃下运行102天处理低浓度废水,研究微生物絮凝剂对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微生物絮凝剂或阳离子PAM(聚丙烯酰胺)对厌氧污泥颗粒化具有促进作用;连续投加微生物絮凝剂的反应器1(R1)运行43天后,容积负荷达3.8 g/(L.d)(以单位容积反应器每天的化学需氧量负荷计),而投加阳离子PAM的反应器2(R2)和对照反应器3(R3)达到同样的容积负荷分别需要44和98天;R1中的颗粒污泥在沉降性能和产甲烷活性方面优于R2中的颗粒污泥;实验结束时,R1,R2和R3的COD去除率分别为94.5%,91.7%和84.0%.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泥的厌氧消化既可以解决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可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理想途径、由于污泥固体的生物可降解性低,影响了污泥的厌氧消化。本文综述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几种预处理技术,包括热解、碱处理、臭氧氧化、超声处理和辐射法,为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将污水源热泵应用到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流程,搭建了一套可同时实现污水热能资源化、污泥化学能资源化的实验系统.实验系统中,污水源热泵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热源回收其中废热,所产出60℃-70℃中温热能供给热需求约为50℃的污泥高温厌氧消化工艺;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可快速、有效去除污泥中有机污染物,并产出清洁型能源沼气,而沼气可进...  相似文献   

13.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资源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含有不同的有机物和无机污染物,其处置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目的。污泥的土地利用、污泥消化制沼气、污泥燃料化技术、污泥的建材利用及污泥的其他几种资源化处理方法,有利于污泥处理效率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厌氧处理结合超声空化高效破解剩余污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超声空化破解剩余污泥的效率,进而提高污泥的可生化性能,提出先进行短时间的厌氧处理,再进行超声空化的破解方案;并对厌氧0~6 d的污泥进行了超声破解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厌氧时间的增加,污泥自身性质发生较大改变,如化学需氧量(COD)、肽聚糖浓度大幅度增加,p H值明显降低等;对厌氧污泥进行破解,其破解效果优于新鲜污泥:对厌氧6 d的污泥进行破解,其COD浓度是新鲜污泥的99.3倍,是新鲜污泥破解后的9.5倍.厌氧处理可以降低污泥的破解难度,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超声空化强度,该工艺可以实现高效破解剩余污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区污泥量的增加,污泥中重金属造成的二次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介绍国内外污泥中重金属去除技术发展现状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生物淋滤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机理及影响淋滤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选址问题,在传统选址决策基础上,以处理处置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了目标函数的求解分析.以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选址为实例,采用污泥生产烧结砖的处理处置方案,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了选址优化,在传统决策初步确定15个备选厂址基础上,得到了建设1~5个污泥处理处置工程项目的优化方案,包括相应的选址、生产规模、运输费用、运输路径等,通过讨论与分析,提出了建设3个污泥处理处置工程项目的建议,为选址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理,设定四个消解温度梯度:45℃、65℃、85℃和95℃,消解5min后考察剩余污泥中蛋白质的溶出量;在设定的不同温度下分别增加10min和30min的消解时间,考察剩余污泥中蛋白质溶出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的溶出量随着微波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增加消解时间,蛋白质的溶出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污水厂的污泥中回收磷是未来国内外市政污泥资源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磷矿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措施,已成为有机固废资源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磷含量为7.10-27.60 g/kg,我国市政污泥产量巨大,预计2025年污泥年产量将突破9 000万t (以80%含水率计),是极具潜力的磷源。现有两种从市政污泥中回收磷的途径:从市政污泥中直接回收磷和在市政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利用磷,而好氧发酵-土地利用是市政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工艺之一。该工艺可将市政污泥中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是实现市政污泥磷资源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市政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有效磷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有机质和微生物对难溶性磷酸盐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市政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难溶性磷酸盐转化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同时对以市政污泥好氧发酵为基础的难溶性磷酸盐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市政污泥中的磷资源利用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国市政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以及污泥减量、污泥处理处置中的常用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及存在问题。说明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及污泥特性,选择合适的"污泥减量/污泥稳定/污泥处置"组合工艺,才能实现污泥管理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