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以鲨鱼皮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制备胶原蛋白肽水解液,经过喷雾干燥,获得鲨鱼皮胶原蛋白肽干粉.对获得的胶原蛋白肽样品进行成分分析,测定了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以及K、Na、Ca、Fe、Cu、Zn、Pb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并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为7.08%,应用MALDI-TOF分析胶原蛋白肽分子量的分布,表明我们得到的鲨鱼皮胶原蛋白的水解产物胶原蛋白肽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3 ku,为水溶性多肽混合物.研究鲨鱼皮胶原蛋白肽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效应,表明该样品对ACE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4.8 mg/mL.本文还探讨了鲨鱼皮胶原蛋白的吸湿性和保湿性.  相似文献   

2.
鲨鱼皮胶原蛋白肽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蛋白酶和动物蛋白酶来处理酶解鲨鱼皮,通过现代生物化学方法分离制备鲨鱼胶原蛋白肽,并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了它们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及Cu、Zn、Fe、Ca 、Na、K、Pb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应用MALDI-TOF分析两种胶原蛋白肽分子量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植物蛋白酶酶解方法研制的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分布范围在2~3 ku区间,而用动物蛋白酶酶解方法研制的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分布范围在2~7 ku区间.  相似文献   

3.
水产胶原蛋白肽功能活性及其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水产胶原蛋白及其肽的特点和制备技术,并阐述了水产胶原蛋白肽的多种功能特性,包括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抗氧化、免疫调节、抑制酪氨酸酶及其它活性,揭示了其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制备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闭高压微波消解法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别测定了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猪皮、牛皮、及鱼皮等3种来源的胶原蛋白肽中K,Ca,P及Na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鱼皮来源的胶原蛋白肽中Ca,P及N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4.05,10.10及63.81 mg/kg,高于猪皮及牛皮来源的胶原蛋白肽;牛皮来源的胶原蛋白肽中K元素平均质量分数为18.67 mg/kg,高于猪皮及鱼皮来源胶原蛋白肽;相同来源的胶原蛋白肽中K,Ca,P及Na元素分布跨度均较大。胶原蛋白肽因其来源和制备工艺的不同,其元素组成差异较大,作为原辅料在食品工业中选择应用时,建议进行矿物质质量分数的分析并批检。  相似文献   

5.
鲨鱼皮胶原蛋白肽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植物蛋白酶和动物蛋白酶来处理酶解鲨鱼皮,通过现代生物化学方法分离制备鲨鱼胶原蛋白肽,并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了它们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及Cu、Zn、Fe、Ca、Na、K、Pb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应用MALDI-TOF分析两种胶原蛋白肽分子量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植物蛋白酶酶解方法研制的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分布范围在2~3ku区间,而用动物蛋白酶酶解方法研制的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分布范围在2~7ku区间.  相似文献   

6.
类人胶原蛋白-钙螯合物的制备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备安全性高且补钙性能优良的补钙制剂,以水体系合成法制备类人胶原蛋白(human-like collagen, HLC)-钙螯合物,探究体系pH值和原料配位比对钙螯合率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制备的类人胶原蛋白-钙螯合物进行分析.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系pH值5.0,且HLC与CaCl2的质量比10∶1.光谱结果显示:类人胶原蛋白分子和Ca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且制备的钙螯合物是一种异于HLC的新化合物;羰基和亚氨基参与HLC分子与Ca2+间的螯合反应,且钙螯合物保持类人胶原蛋白分子原有的α-螺旋结构.研究结果为类人胶原蛋白-钙螯合物的大规模制备和进一步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水解乳清蛋白、大豆肽、海洋胶原蛋白肽、玉米肽和花生肽等不同活性短肽对酪朊酸钠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影响,并优化了其蛋白体系乳化效果较好的复配比例.结果表明,水解乳清蛋白与酪朊酸钠的复配比例大于2∶8,大豆肽和海洋胶原蛋白肽分别与酪朊酸钠的复配比例大于1∶9时,以酪朊酸钠为主体的蛋白体系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0.05);玉米肽和花生肽与酪朊酸钠的复配比例为1∶9时,体系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选用水解乳清蛋白、大豆肽和海洋胶原蛋白肽复合后与酪朊酸钠复配,采用混料设计试验,确定复配体系乳化效果较好的3种活性短肽的较佳配比为水解乳清蛋白50%、大豆肽40%、海洋胶原蛋白肽10%,3种复合活性短肽与酪朊酸钠的优化复配比例为3∶7.研究结果可为高蛋白饮料中活性短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制备大豆低聚肽.分别筛选出制备大豆低聚肽的最佳单酶、双酶复合.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酶解温度55℃,水解时间2 h,酶的复配比例为2∶1,pH值为6.0,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报导了用酶水解制备蚯蚓肽的研究.选择出酶水解制备蚯蚓肽的最佳条件是:胰酶和胃酶互相配合双酶水解,其胰酶的最适加酶量为125:2(原料重:酶重),最适作用时间为46~48h;胃酶的最适加酶量为5000:1(原料重:酶重),最适作用时间为3h.制备的蚯蚓肽经理化性质测定和营养价值的化学评价表明:该种肽可作为添加亮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的食品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鹿骨多肽胰蛋白酶酶解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热水抽提法提取鹿骨中的胶原蛋白,再经胃、胰蛋白酶酶解,制得鹿骨多肽,该实验先以鹿骨蛋白产率为指标,确定了鹿骨蛋白最佳提取时间,再以鹿骨多肽的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鹿骨多肽的胰蛋白酶酶解工艺.结果鹿骨多肽最佳制备条件:底物浓度为4%,酶的用量为7 500 U/g,pH=8. 0,温度37℃,时间为4 h,此时水解度为24. 52%.结论此工艺确定了热水抽提法提取鹿骨蛋白及胃、胰蛋白酶水解制备鹿骨多肽的最优工艺,为分离纯化鹿骨活性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鱼皮胶原蛋白的纯化及酶解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别对鲨鱼、鲢鱼、草鱼、罗非鱼鱼皮的胶原蛋白进行提取、纯化并进行SDS PAGE电泳分析,对它们的酶解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胶原蛋白有较高纯度,是典型的I型胶原蛋白.4种鱼皮胶原蛋白均能被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水解,两种酶酶切位点有差异.不同鱼种鱼皮胶原蛋白的一级结构不同.本实验的酶解条件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酸法和酶法从东北特产梅花鹿鹿皮中提取胶原蛋白 ,对其中的水分、灰分、氮含量、微量元素及羟脯氨酸含量、分子量、氨基酸及饱湿性和吸水性进行测定 ,并与牛皮和猪皮的胶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K Lang  F X Schmid 《Nature》1988,331(6155):453-455
Two enzymes are now known that catalyse slow steps in protein folding. 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catalyses the cis-trans isomerization of Xaa-Pro peptide bonds in oligopeptides and during the refolding of several proteins. The other enzyme, protein-disulphide isomerase, accelerates the reactivation of reduced proteins, presumably by catalysis of thiol-disulphide exchange reactions. Recent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beta-subunit of prolyl 4-hydroxylase, an enzyme involved in collagen biosynthesis, is identical with disulphide isomerase. On the basis of this important finding, it was suggested that disulphide isomerase accelerates protein folding, not by 'reshuffling' incorrect disulphide bonds, but in the same way as prolyl isomerase by catalysing proline isomerization which is known to be important for the folding of collagen and other proteins. Here we show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se two enzymes are different. Disulphide isomerase accelerates the reformation of native disulphide bonds during protein reoxidation.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this enzyme can catalyse the isomerization of proline peptide bonds, a reaction efficiently accelerated by prolyl isomerase. When both enzymes are present simultaneously during protein folding, they act independently of one another.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提取腐乳中大豆多肽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作为实验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评估了4个因素对大豆多肽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腐乳中大豆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7℃、甲醇体积分数69%、提取时间28min、液料比(mL:g)9:1,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量为6.59g/100g(干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狭鳕鱼(Theragra chalcogramma)鱼皮中酸溶性胶原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为实际生产提供工艺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在乙酸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酸溶性胶原蛋白质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建立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考察3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对酸溶性胶原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酸浓度;交互项中"料液比-提取时间"项对提取率影响极其显著,"料液比-乙酸浓度"项对提取率影响显著,其他交互项对提取率影响不显著;通过实验数据结合回归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得到提取狭鳕鱼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乙酸浓度0.5mol/L、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9。在优化参数条件下,酸溶性胶原蛋白质提取率的理论预测值为20.53%,实测值为20.10%;试验提取得到的胶原蛋白电泳图谱较为清晰,无杂条带出现。【结论】该回归模型合理可行,提取的产物基本保持了胶原蛋白质的原有结构。  相似文献   

16.
鲤鱼胶原蛋白的过敏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鲤鱼鱼皮为研究对象,通过碱溶、酸溶、NaCl盐析等方法从鱼皮中分离纯化得到了胶原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鲤鱼胶原蛋白由分子质量约为120 ku和115 ku的2条α链(α1与α2)、分子质量约为250 ku的β链以及大分子质量的γ链组成.分析比较鲤鱼胶原蛋白与鲢鱼小清蛋白的基本性质,结果显示:2种蛋白质的pH...  相似文献   

17.
蒜头果中一种新的植物蛋白(malanin)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 Chunet S.Lee)属于铁青树科(Olacaceae)蒜头果属.蒜头果蛋白(malanin)是通过粉碎、抽提、硫酸铵沉淀、疏水色谱层析等分离手段,从蒜头果种仁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新的植物蛋白.Malanin是一种糖蛋白,分子质量为61875u,等电点为5.5,由A,B2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该蛋白的A链和B链N-端序列分别为DYPKLTFTTS和DETXTDEEFN(X一般情况下为C),用NCBI-BLASTP程序对nr数据库和其它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未发现有相同的序列存在.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分析各自的肽质量指纹图谱(PMF),结果没有匹配数据库中的任何记录,说明malanin为新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苜蓿叶蛋白提取效果及叶蛋白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铵和不同组合的酸化、碱化方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研究发现:采用加热,加醇复合处理效果比单一酸碱处理效果好;优化处理组分析表明采用30%硫酸铵提取苜蓿叶蛋白效果最好;苜蓿叶中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比例协调,是一种蛋白含量高的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19.
研究猪皮胶原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工艺。以猪皮为原料,制备猪皮胶原肽-锌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研究了猪皮胶原肽与锌质量比、pH、温度、时间对螯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法试验考察优化猪皮胶原肽的富锌工艺。结果显示,猪皮肽-锌螯合的最佳工艺为猪皮肽与锌质量比2:1,螯合pH 7.0,螯合温度50 ℃,螯合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试验螯合率最佳,为69.27%,与模型预测值69.92%相近。该研究为新型生物肽 锌螯合物的研制、猪皮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猪皮胶原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工艺。以猪皮为原料,制备猪皮胶原肽-锌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研究了猪皮胶原肽与锌质量比、pH、温度、时间对螯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法试验考察优化猪皮胶原肽的富锌工艺。结果显示,猪皮肽-锌螯合的最佳工艺为猪皮肽与锌质量比2:1,螯合pH 7.0,螯合温度50 ℃,螯合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试验螯合率最佳,为69.27%,与模型预测值69.92%相近。该研究为新型生物肽 锌螯合物的研制、猪皮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