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生产基地。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国及广西芒果产业相关数据,总结中国和广西芒果产业发展现状;从科技投入、产业化经营、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掌控等方面分析广西芒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广西芒果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广西乃至全国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西是我国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省区之一,同时也是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特别严重的省区之一。摸清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的家底,分析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的优势以及广西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有助于为广西兰科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整理广西兰科植物近20年的文献资料,对广西目前兰科植物资源的状况进行编目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已发现野生兰科植物129属510种,分别占中国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7.89%和31.88%,其中石斛属Dendrobium、羊耳蒜属Liparis、石豆兰属Bulbophyllum、兰属Cymbidium、虾脊兰属Calanthe和玉凤花属Habenaria是本区兰科植物中的优势属。从区系来看,广西兰科热带分布类型94属,占广西兰科植物总属数的72.87%,其中热带亚洲分布有44属,占广西兰科植物总属数的34.11%;广西兰科植物以热带成分为主,受温带成分影响,保留了较多特有性、古老残遗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油茶产业发展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植物,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油茶产业2008年以来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特色产业的巨大潜力。笔者概述了油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总结了近年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辩明了油茶产业的定义、内涵与发展趋势;从生产、技术、市场和社会等层面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定位与目标。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顶层设计、修订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科学构建油茶产业链,明确各环节功能与利益;整合科技资源,重点攻克油茶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发多样化的生态产品,拓展油茶产业领域;大力推广新品种和低产林改造;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油茶丰产栽培水平;创新经营模式,调整油茶产业生产组织形式;搭建油茶产业发展的大数据与交易平台;强化规范市场产品质量控制;加大政府权威宣传力度积极创建油茶知名品牌;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等11条建设性建议。笔者从油茶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疏理了应对产业发展瓶颈的对策,对进一步促进油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七是在广西产区种植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近10年来,广西田七产业大起大落,其原因令人深思。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新版中药材GAP”)的实施,为田七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广西田七产业现状及田七产业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探寻当前广西田七产业发展的困境,针对广西田七产业发展存在的缺乏适应广西气候特征的优良品种、科学的规划与布局、适应广西气候特性的标准化栽培技术、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龙头企业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危机、田七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加快适应广西田七产区的良种选育;根据田七生长特性,科学规划田七产业布局;运用中药材GAP生产原理,研究及推广适应产区气候及经济发展的生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制定一套长期稳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重振广西田七品牌;实施田七名牌战略,强化质量和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两种油茶的生理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油茶和湖南油茶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温度梯度下,两种油茶幼苗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油茶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物酶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温度使两种油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所下降,但影响不明显.(2)低温处理后,广西油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20℃时最高,湖南油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5℃时最高;两种油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在20℃时最高;广西油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15℃时最高,湖南油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10℃时最高.  相似文献   

6.
丁涛  刘铭  唐健民  蒋瑛  潘超  盘波  韦金鑫  韦霄 《广西科学》2023,30(6):1110-1114
本研究报道了广西一新纪录科——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 Eichler)及一新纪录种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该新纪录发现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银竹老山资源冷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文中简述了其在广西北部越城岭山区发现的生物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发掘和筛选广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检测国家级杉木良种基地864份杉木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对比分析不同构建方法的差异,并采用t检验和主坐标分析法验证核心种质的有效性和代表性。结果表明:(1)2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9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Na)为8.8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3.13,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31,平均无效等位基因频率(Fna)为0.0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0。(2)相较其他构建方法,采用M策略的Core Finder软件是构建广西杉木核心种质的有效方法,筛选出的80份核心种质具较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展油茶产业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凤仙 《广东科技》2010,19(24):32-33
本文分析了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以及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油茶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兰观水 《广东科技》2014,(14):164-165
油茶属于常绿小乔木,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资源。当前,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已经成为了林业生产中的一大重要课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我国的油茶现状为单产不高,经济效益较低。经过低改试验,对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生理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做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广西汉族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等位基因及单倍体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s,PCR-SSO)技术对广西汉族57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组)进行HLA-A、B和DRB1基因分型,HLA等位基因频率用直接计数法来计算,采用Arlequin 3.5.2.2软件计算单倍型频率,并与1 644例广西汉族健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ESRD组HLA-A*11:01、A*02:01、B*13:01、DRB1*12:02、DRB1*04:05、DRB1*14:54DRB1*11:01的基因频率大于对照组(P<0.05),HLA-A*11:02、A*30:01、A*32:01、B*13:02、B*07:02、DRB1*07:01DRB1*13:02的基因频率小于对照组(P<0.05)。ESRD组和对照组中频率最高的三位点单倍型都是A*33:03-B*58:01-DRB1*03:01。实验结果表明,广西汉族ESRD患者HLA-A、B和DRB1高频率的等位基因及单倍型与广西汉族健康人基本相同,其中HLA-A*11:01、A*02:01、B*13:01、DRB1*12:02、DRB1*04:05、DRB1*14:54DRB1*11:01可能与广西汉族ESRD高发病风险相关;HLA-A*11:02、A*30:01、A*32:01、B*13:02、B*07:02、DRB1*07:01DRB1*13:02可能与广西汉族ESRD低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油茶林合理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13 a生"岑软3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树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作为空白对照,以不加氮肥作为无氮对照,研究相同施氮量下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以及3种形态氮素1:1:1混合态氮肥对油茶春梢形态及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混合态氮对春梢...  相似文献   

12.
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是广西喀斯特地区特有珍稀药用植物,属八角科八角属,在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关节痛等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从地枫皮野生资源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生态适应性和人工繁育技术,以及在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针对地枫皮野生资源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为地枫皮的保护以及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布鸣  袁健童  苏华  柴玲  陈晓军 《广西科学》2023,30(6):1037-1051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是广西道地药材之一,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其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肿瘤、血栓、消化不良和闭经等多种疾病。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4个方面对广西莪术现有研究进行归纳和阐述,旨在为广西莪术的深入开发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探索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和金花茶(C.nitidissima)叶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为两种金花茶的合理采摘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迁地保护的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为试材,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从抽梢至成熟过程中(11月—翌年10月)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并利用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显脉金花茶4种活性成分综合评价得分在1—2月较高,其中2月最高,茶多酚、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分别为3.387%、8.382%、3.779%和2.786%;而金花茶的综合得分在8—10月较高,其中9月最高,4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为1.578%、3.955%、1.875%和2.389%。显脉金花茶的适宜采收期在1—2月,2月最佳;金花茶的适宜采收期在8—10月,9月最佳。  相似文献   

15.
了解广西区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长叶苏铁(Cycas dolichophylla K.D.Hill)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特征对广西长叶苏铁的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6对稳定性好的SSR引物对分别来自广西百色市田阳县梅茶镇(PL)、德保县那甲镇(NL)和德保县城关镇(QH)的3个长叶苏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中,高度多态性引物(GZST055、GZST065、GZST088)和低度多态性引物(GZST002、GZST013、GZST019)各占50%。广西长叶苏铁3个种群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为2.83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2.00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657,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5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59。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49,说明群体间遗传分化小,且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所有遗传变异的97%,3个种群的基因交流频繁且遗传背景相互混杂。总体来看,广西长叶苏铁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而德保县那甲镇(NL)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应将该种群作为重点保护单元进行保护。本研究还对广西长叶苏铁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西珍珠湾红树林区中华乌塘鳢的天然资源量及其时空变化动态,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在广西珍珠湾红树林区的内、中、外滩各设置一个圆形封闭定置围网,于2013年的4季度(1月、4月、7月、10月)各选择3 d投放被标志的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区别于野生鱼)至围网中,并在次日用诱捕网捕获,基于标志重捕法的原理评估野生中华乌塘鳢的天然资源量。结果显示,珍珠湾红树林区中华乌塘鳢的全年平均种群密度为(18.74±4.04) ind./hm2,平均生物量为(1.44±0.37) kg/hm2,其中1月的生物量显著高于10月,其余时间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其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在红树林中无显著空间差异。红树林为中华乌塘鳢提供繁育场,生境的破坏和过度捕捞导致中华乌塘鳢天然资源量下降,应加强监管、保护和相关研究,促进中华乌塘鳢资源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建立广西产中华芦荟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以广西产中华芦荟为实验对象,采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对广西不同产地的中华芦荟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10批中华芦荟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各批药材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平均值在0.9以上;HPLC指纹图谱标定8个共有峰。本法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初步为广西产中华芦荟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鳞尾木(Lepionurus sylvestris Bl.)是主产于云南东南部与广西西南部河谷密林或石缝间隙中的一种稀有木本野菜,其嫩茎作为当地的一种美味野生菜肴,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殊的药用价值,但其资源稀少,人为破坏严重,自然栽培困难,势必会引起一场开发热潮。本文简述了鳞尾木的形态学特征、分布地、营养成分研究、活性成分研究等,并结合野菜的营养、药用价值,分析总结出鳞尾木拥有极高的开发前景,为中国原料药的研究生产和鳞尾木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