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我国现行反“洗钱”刑事立法有需要继续完善之处:洗钱罪的立法相对滞后,影响了对洗钱犯罪的打击;“洗钱”范围限定的过于狭窄,不利于对洗钱犯罪的惩处;与洗钱罪相关的法律规定不配套,惩治洗钱犯罪的效果不明显。本文建议对洗钱罪立法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对洗钱罪进行修改,使其具有超前性;二是合理界定洗钱罪的行为方式,严密刑事法网;三是完善配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反"洗钱"刑事立法有需要继续完善之处:洗钱罪的立法相对滞后,影响了对洗钱犯罪的打击;"洗钱"范围限定的过于狭窄,不利于对洗钱犯罪的惩处;与洗钱罪相关的法律规定不配套,惩治洗钱犯罪的效果不明显.本文建议对洗钱罪立法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对洗钱罪进行修改,使其具有超前性;二是合理界定洗钱罪的行为方式,严密刑事法网;三是完善配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洗钱犯罪刑事立法上,德国刑法和我国刑法在立法步伐的早晚、“洗钱罪”范围的界定、洗钱记录构成要件的规定以及洗钱犯罪的处罚等各个方面,体现出立法技术、立法体系成熟度的差异与利弊。  相似文献   

4.
洗钱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复杂的高智商犯罪,对洗钱罪的刑法调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我国刑法对洗钱犯罪进行了明确立法,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所以我国关于洗钱罪的刑事立法相对简单。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反洗钱犯罪立法的经验,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洗钱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复杂的高智商犯罪,对洗钱罪的刑法调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我国刑法对洗钱犯罪进行了明确立法,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所以我国关于洗钱罪的刑事立法相对简单。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反洗钱犯罪立法的经验,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洗钱罪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打击洗钱活动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我国也已将之确定为犯罪并写入刑法,对于我国控制洗钱犯罪以及在控制洗钱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是,我国洗钱罪的规定尚有不完善之处。本文从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以及对洗钱罪主体范围进行讨论等方面,对完善我国洗钱罪的立法提出几点建议。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找出预防及打击洗钱犯罪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是一个国家为打击犯罪,从而通过刑事立法对犯罪圈进行调整的手段与表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刑事立法及司法提出了更多关于“宽”的要求,同时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浪潮的兴起,是否意味着我国刑事立法也开始了“非犯罪化”趋势呢?通过对八个刑法修正案进行逐一实证分析,从而发现我国刑事立法实际是一种犯罪化与轻刑化相结合的趋势,标志着我国刑法从“厉而不严”到“严而不厉”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洗钱罪不论是在对本罪的上游犯罪还是对洗钱行为的认定都有欠科学,这对当前我国打击洗钱犯罪构成了严重障碍。鉴于洗钱犯罪固有的跨国性,应提倡对国际刑法界对惩治洗钱犯罪经验的吸收。美国的现金交易报告制度,英国对洗钱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以及瑞士刑法对洗钱罪上游犯罪的界定都值得我们借鉴。此外,遏制洗钱犯罪还应在金融立法以及国际合作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对洗钱犯罪进行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我国关于洗钱罪的立法相对简单。深入系统地研究反洗钱犯罪立法的经验,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对洗钱行为的打击是通过洗钱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等惩罚方式实现的。这与我国刑法的立法体制相符。我国刑法打击洗钱的立法规定并不违反引渡中的双重犯罪原则,也不违背国际条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洗钱罪从设立起经过了多次修正完善,学者指出的一些问题仍需完善。从反向角度严肃思考,通过对洗钱罪的发展历史的追溯、洗钱罪与行政立法就洗钱行为定义的对比以及国际立法角度对扩充洗钱罪上游犯罪进行理性批判,逆向考察建议将原罪主体囊括进洗钱罪主体范围的论调,反对将洗钱罪的主观方面进行盲目的扩大,并就应该完善的洗钱罪的行为方式提出建议,以期更好的服务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频繁和多样化及我国即将成为WTO的新成员国,洗钱犯罪的渗透在所难免,它将严重地破坏我国的经济安全和金融体制的稳定,本文以目前洗钱犯罪分子的洗钱方式阐述洗钱犯罪的现状,进而提出防治洗钱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数字货币交易中的洗钱行为区别于传统金融犯罪形态,传统反洗钱技术手段难以直接适用. 针对数字货币交易所面对的洗钱行为检测需求和检测难点,通过定义交易行为,构建了一个层次化加权的交易行为特征描述体系,提出了一个结合孤立点检测和小类簇检测的数字货币交易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实现从交易行为到交易用户的洗钱可疑程度的量化度量. 在真实数字货币交易所数据集上进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异常交易行为、可疑洗钱用户、显著性异常交易行为和隐蔽性异常交易行为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6.02%、95.05%、95.83%和95.81%,均优于基准算法. 同时,本文算法的特征体系能对检测结果做出有效解释,帮助数字货币交易所安全员快速开展后续调查和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修正案(六)在修改了洗钱罪条款的同时,将原来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修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弥补了刑法第191条沈钱罪条款涵益砸过窄的固有缺漏。对于木构成开珏法第191条洗钱罪的其他洗钱犯罪行为,可以刑法第312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阶段洗钱资金转移路径的决策问题,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思想,构建了以时间约束、总体资金转移量尽可能大以及总体风险尽可能小为决策目标的多阶段洗钱路径优化模型,并利用多重动态规划方法和最大流理论给出了求解该模型的算法,最后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模型,不仅能够从洗钱资金转移路径观察洗钱行为特征,还能够发现和追踪到洗钱者的洗钱踪迹和全过程,有助于对洗钱行为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降低反洗钱侦测成本.  相似文献   

16.
在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去骗取财物的情况下,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这些矛盾,可以考虑对诈骗罪、招摇撞骗罪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在立法上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成本约束的智能节点洗钱效用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洗钱过程的3个阶段之后,认为传统网络理论已经不适合于解决复杂金融网络中洗钱路径问题。依据行为金融学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在复杂金融网络中基于成本约束的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智能节点洗钱路径的两种计算方法,分别考虑了洗钱交易次数和交易次数的可能性。通过仿真实验得出了3条结论:在交易费用较高的条件下,洗钱者以较少次数结束转账过程;在交易费用递减的条件下,洗钱者会在效用最大化或交易费用极限的情况下终止交易;在交纳第一次的交易费用之后,即使后续交易费用为0,洗钱者还会在效用极大化的原则下进行交易,而不会无限制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