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联合PML-RARα融合多肽体外诱导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活化TCRζ链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利用T细胞液体培养法分别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PML-RARα融合多肽、SEA和SEA联合PML-RARα多肽诱导培养T细胞,其中SEA刺激包括培养初始或培养第5天加入SEA两组(PS、PSI),并设空白对照组(不加多肽及SEA).分别收集各组培养20 d后细胞提取mRNA并合成cDNA,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检测TCRζ链在不同组别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t>分析TCRζ链表达差异.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联合诱导组在培养初始加入SEA及第5天加入SEA的培养T细胞中TCRζ链表达上升,而单独SEA诱导组的TCRζ链表达下降.结论:超抗原SEA联合PML-RAR α多肽体外诱导T细胞可使TCRζ链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有望为研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疫苗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TCR ζ链基因表达水平,从而了解患者T细胞活化过程的相关变化情况.方法:利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检测25例AA患者、12例PV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TCR ζ链基因表达情况,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为内参照,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 △△Ct计算患者与正常人TCR ζ链基因表达差异倍数.结果:与正常人相比,TCR ζ链基因表达水平有40% AA(10例)和41.7% PV(5例)患者呈表达上调,其它的(60?和58.3%PV患者)则呈表达下调情况,TCR ζ链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结论:AA和PV患者可能存在T细胞活化相关的信号通路紊乱的情况,TCR ζ链基因表达模式改变的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CML),CD3ζ链表达明显下降,分析与CD3ζ存在互补关系的FcεRⅠγ基因在CML患者中表达水平,以了解T细胞免疫中TCR信号转导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CML患者和健康人各20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FcεRⅠγ基因表达水平,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G)作为内参照,采用相对定量公式:2-△Ct×100%,计算FcεRⅠγ链的相对mRNA表达量.结果:CML患者PBMCs中FcεRⅠγ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FcεRⅠ γ表达水平变化与病人外周血CD3+T细胞比例无相关性.结论:CML病人中FcεRⅠ γ表达上升,提示FcεRⅠγ可能在一定程度调节CD3ζ链缺陷所带来的T细胞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前体(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3 precursor, PDIA3)在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信号通路中的具体功能,利用电穿孔法将T 细胞内的PDIA3蛋白水平敲低,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ζ-链相关蛋白70(zeta-chain associated protein 70, ZAP70)的磷酸化修饰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实验检测细胞因子IL-2的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分化抗原簇69(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9, CD69)表达水平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F-κB信号通路.结果显示:T细胞中PDIA3蛋白下调后导致ZAP70蛋白的磷酸化水平、CD69表达和IL-2的分泌都明显降低,并且影响了NF-κB信号通路,表明PDIA3蛋白对T细胞的活化有促进作用,参与T细胞TCR信号通路的调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DIA3与TCR下游一些功能蛋白的相互作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联合5-FU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细胞,用MTT法观察Sim联合5-FU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观察对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Hoechst33258染色观察Sim与5-FU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低浓度的Sim与5-FU联合应用在抑制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均较各单一高浓度用药组的作用明显增强,并且下调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结论:Sim与5-FU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下调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2-神经酰胺(C2-cer)对小鼠T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并对其免疫调节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刀豆蛋白A(ConA)或佛波醇酯(PMA)和离子霉索(Ion)进行刺激,以不同终浓度的C2-cer与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结合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检测T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的表达;用羧基荧光素双醋酸盐琥珀酰(CFDA-SE)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并用ModFit软件分析T细胞增殖相关指数.结果:终浓度为25、50和75 μmol/L的C2-cer可以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T细胞CD69的表达,由ConA组的(60.13±1.18)%,分别降低为(54.56±1.14)%、(48.73±1.26)%和(27.09±1.07)%(P<0.01);CFDA-SE染色结果显示,各浓度C2-cer对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增殖指数(PI)由ConA组的(1.81±0.25),分别降低为(1.46±0.01)、(1.25±0.04)和(1.18±0.03)(P<0.05);各浓度C2-cer均可明显抑制PMA+Ion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增殖指数(PI)由PMA+Ion组的(1.47±0.01),分别降低为(1.27±0.01)、(1.11±0.01)和(1.05±0.01)(P<0.05).结论:C2-cer能有效地抑制小鼠T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7.
放线菌酮体外强烈抑制小鼠活化T淋巴细胞CD69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淋巴细胞的早期活化标记物CD6 9的表达 ,探讨放线菌酮 (CHX)对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影响 ,以进一步揭示CHX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方法 :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 ,与CHX预孵 1h ,加入多克隆刺激剂继续培养 ,总计培养 2 4h后收获细胞 ,进行双色免疫荧光标记 ,以流式细胞术对T细胞的CD6 9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在CHX(终浓度 10 μmol/L)作用下 ,ConA和PDB活化的T细胞CD6 9表达百分率依次为 12 33%± 4 75 %、13 0 7%± 11 0 5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CHX(10 μmol/L)对ConA、PDB活化的T淋巴细胞均显示了强烈的抑制效应 .  相似文献   

8.
白杨素对小鼠T细胞体外活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白杨素(CR)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小鼠T细胞体外活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活化T细胞CD69的表达情况;用羧基荧光素已酰已酸(CFDA-SE)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增殖相关指数;用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加入终浓度为5、25、50μmol/L的CR后,活化T细胞CD69的表达率由ConA对照组的(85.12±1.07)%,分别降低为(78.42±1.82)%、(66.24±1.43)%和(53.09±1.77)%;72 h的T细胞增殖指数由ConA对照组的2.29±0.14分别降至1.91±0.02、1.47±0.03和1.14±0.0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表现为:随着CR浓度升高,处于G0/G1期的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25μmol/L时,G2/M期细胞也减少。结论:CR能有效抑制小鼠T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阻滞活化细胞从G1期进入S期,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相关抗原体外诱导T细胞的TCR Vα亚家族限制性表达和克隆性增殖情况。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培养(MLTC)方法,利用CML细胞、K562细胞和bcr3-abl2多肽体外诱导脐血或正常人的T细胞增殖,用RT-PCR和基因扫描分析MLTC后T细胞的29个TCRVtx亚家族基因的互补决定区(CDR3),了解各Vd亚家族的限制性表达情况和T细胞克隆性增殖特点。结果:经CML抗原刺激后增殖的T细胞仅表达部分Vd谱系基因(1—14个亚家族),两例脐血均出现有Vα3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趋势;正常人外周血出现寡克隆增殖的Va5、Vα14亚家族T细胞。结论:CML相关抗原体外诱导脐血和正常人T细胞出现抗原相关的TCR Vα优势利用和克隆性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葫芦素E(Cuc E)对二丁酸佛波醇酯(PDB)和离子霉素(Ion)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活化及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抗炎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外周血PBMC活化抗原CD69和CD25表达,用流式微球陈列检测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变化.结果:Cuc E能明显抑制PDB和Ion刺激引起的CD3+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分子CD69和中期活化分子CD25的表达;同时,Cuc E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PDB和Ion诱导的IL-2、TNF-α和IFN-γ的表达.结论:Cuc E对人外周血CD3+T细胞的活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减少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提示其通过对适应性免疫的调控发挥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阿霉素(ADM)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及K562/ADM细胞的细胞效应和自噬基因Beclinl、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mR.NA表达的变化观察,探讨自噬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K562和K562/ADM细胞,采用MTT法分别检测ADM及3-MA预处理对K562、K562/ADM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RT—PCR法检测细胞自噬及凋亡相关基因(Beclinl、Survivin)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ADM可抑制K562与K562/ADM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与时间依赖性.ADM诱导组K562与K562/ADM细胞在24h、48h、72h细胞凋亡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在ADM诱导前,经3-MA预处理可使ADM诱导的K562与K562/ADM细胞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较单用ADM显著提高(尸〈0.05),Bedin1、Survivin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单用ADM明显下降(P〈0.05),呈正相关(r=0.827,P〈0.01).结论:ADM可抑制K562、K562/ADM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3-MA通过抑制细胞的自噬可增强ADM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K562/ADM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eclinlmRNA表达,而使Survivin表达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其它     
<正> T细胞抗原受体(TCR)是由可变的α和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α和β链与稳定的单链复合物CD3非共价结合,TCRα和β链的基因译成的密码是经过再排列的,并在个体发育时表达。在胸腺微环境内,TCR遗传正常,最近证实在先天性无胸腺裸鼠,也发现TCR表达。 TCR的功能是胸腺内可变的α和β链选择定型的。在无胸腺鼠只有少数V_β链被利用。这种限制的异原性是DNAβ链重排列的限制型和对不同V_β亚区的单克隆抗体可变染色型所证明。此外,无胸腺鼠的T细胞对各种抗原的反应功能分析表明,与缺乏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核酸能否提高HL60和K562细胞对三氧化二砷(As2O3)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经筛选所得的最优反义核酸(A7),20个碱基经过全硫代修饰;以脂质体介导转染细胞,反义核酸和As2O3联合作用72 h以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求IC50值;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EGF蛋白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数.结果:VEGF反义核酸可显著降低HL60、K562细胞对As2O3的IC50值,下调VEGF蛋白的表达,增加As2O3诱导的HL60、K562细胞凋亡作用.结论:VEGF反义核酸具有增强HL60和K562细胞对As2O3的敏感性,增强As2O3诱导的HL60和K562细胞凋亡作用;提示内源性VEGF蛋白具有使细胞产生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核酸能否提高HL60和K562细胞对三氧化二砷(As2O3)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经筛选所得的最优反义核酸(A7),20个碱基经过全硫代修饰;以脂质体介导转染细胞,反义核酸和As2O3联合作用72h以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求IC50值;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EGF蛋白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数。结果:VEGF反义核酸可显著降低HL60、K562细胞对As2O3的IC50值,下调VEGF蛋白的表达,增加As2O3诱导的HL60、K562细胞凋亡作用。结论:VEGF反义核酸具有增强HL60和K562细胞对As2O3的敏感性,增强As2O3诱导的HL60和K562细胞凋亡作用;提示内源性VEGF蛋白具有使细胞产生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BCR/ABL和SEA双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和表达含BCR/ABL融合基因和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的真核双表达质粒.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K562细胞中扩增出含BCR/ABL融合位点基因片段,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扩增出SEA基因,分别将两基因片段连在pIRES载体的多克隆位点A和B上,构建BCR/ABL-pIRES-SEA、SEA- pIRES-BCR/ABL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K293细胞,RT-PCR鉴定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的转录情况, SDS-PAGE电泳鉴定目的蛋白在真核细胞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出BCR/ABL和 SEA基因片段;双酶切鉴定BCR/ABL-pIRES-SEA、SEA-pIRES-BCR/ABL重组质粒中含有BCR/ABL和SEA基因,测序证实完全正确;将重组质粒转染K293细胞后,经 RT-PCR扩增鉴定,插入到重组质粒的BCR/ABL和SEA基因能在真核细胞正常转录,经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BCR/ABL和SEA蛋白.结论:成功构建BCR/ABL-pIRES-SEA、SEA-pIRES-BCR/ABL真核双表达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正常转录并表达BCR/ABL和SEA蛋白.  相似文献   

16.
NB4和HL - 60细胞诱导的脐血T细胞TCR Vβ基因谱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经NB4细胞和HL-60细胞体外诱导后脐血T细胞的TCR Vβ亚家族限制性利用和克隆性增殖情况。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方法,用经丝裂霉素灭活的NB4细胞和HL-60细胞体外诱导脐血T细胞增殖,利用RT-PCR分析经MLTC前后T细胞的24个TCR Vβ亚家族的利用情况,并用基因扫描分析其克隆性特点。结果:诱导前脐血T细胞表达20个TCR Vβ亚家族,诱导后的T细胞所表达的TCR Vβ亚家族随培养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且诱导组呈现出克隆趋势或寡克隆增殖特点。两种细胞诱导后10d均可见Vβ1的克隆增殖出现变化,此外,NB4诱导的T细胞出现Vβ15,而HL-60诱导的T细胞则出现Vβ23的克隆增殖情况。结论:NB4细胞和HL-60细胞可诱导脐血TCR VβT细胞克隆性增殖,此优势表达的克隆性T细胞可能与特异性抗原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体外激活CD8~+T细胞表达CD69及γ-干扰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正常人外周血CD8+T细胞体外活化表达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及γ -干扰素 (IFN -γ)的规律 方法 :以佛波醇酯 (PDB) +离子霉素 (Ion)或植物血凝素 (PHA)体外活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8+T细胞表达CD69及IFN -γ的情况 结果 :PDB +Ion和PHA活化CD8+T细胞CD69的表达率 ( % )分别为 78.4± 5.3和 2 7.4± 4 .4 ( x±s) ,明显高于对照组 ( 1.5± 0 .6) (P <0 .0 5) 当monensin存在时以PDB +Ion及PHA刺激 4h后IFN -γ阳性CD8+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 2 9.7± 6.5及 5.9± 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0 .7± 0 .2 ) (P <0 .0 5) ,其中前者表达率高于后者 (P <0 .0 5) 结论 :PDB +Ion和PHA均可刺激CD8+T细胞表达CD69以及IFN -γ ,前者的刺激作用明显强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观察雷公藤多甙(TP)联合舒利迭(SERETIDE)与单纯吸入舒利迭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种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变化.选取西京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已确诊为哮喘的患者42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乙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联合服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同时测定哮喘患者肺功能并填写ACQ评分表.结果甲乙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CD+4CD+25 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45±0.56,1.44±0.58(P>0.05)无显著性差异.甲乙两种方法治疗4周后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5.35±0.54,6.97±0.87 (P<0.05);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98.8±13.8,103.6±16.8(P<0.05),ACQ评分表平均得分0.81±0.5,0.28±0.3(P<0.05).发作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百分率与FEV1呈显著正相关(r=0.598 2,P<0.01).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治疗哮喘的发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吸入舒利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检测T细胞上CD226分子的表达情况来阐明SCH患者T细胞的活化状态及功能.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各分为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组与非刺激组,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上CD226分子的表达百分率,观察PHA刺激对T细胞表达CD226的影响.结果 1)无论是否给予PHA刺激,SC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26阳性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给予PHA刺激后,SCH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26分子的表达均显著增高;在升高幅度上,SCH患者CD226表达增长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在患者与对照组二者之间,未发现CD4,CD8 2个T细胞亚群之间CD226表达百分率存在显著性差异.4)精神分裂症患者CD226的表达与性别无关.结论 SC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26分子的表达百分率显著升高,细胞敏感性增强.在SCH患者体内。大量T淋巴细胞已处于活化状态.SCH患者体内存在某种非正常刺激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核酸能否提高HL60和K562细胞对三氧化二砷(As2O3)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经筛选所得的最优反义核酸(A7),20个碱基经过全硫代修饰;以脂质体介导转染细胞,反义核酸和AsO3联合作用72h以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求IC50值;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EGF蛋白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数。结果:VEGF反义核酸可显降低HL60、K562细胞对As2O3的IC50值,下调VEGF蛋白的表达,增加As2O3诱导的HL60、K562细胞凋亡作用。结论:VEGF反义核酸具有增强HL60和K562细胞对As2O3的敏感性,增强As2O3诱导的HL60和K562细胞凋亡作用;提示内源性VEGF蛋白具有使细胞产生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