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3H和Br-、3H和I-在饱和黄土中的迁移实验表明:3H的迁移速度均滞后于Br*-和I-.以3H为基准核素,应用GROUND程序分别对Br-和I-在饱和黄土中的迁移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各示踪剂在饱和黄土中的阻滞因子.结果显示,示踪剂3H、Br-和I-在饱和黄上中辽移时均存在滞留现象,其中Br-的滞留现象表现的最不明显,其次为I-,3H的滞留特性表现的最明显.核素的滞留特征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精度,在选择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时,建议首先考虑选择Br-.  相似文献   

2.
在恒定溶液总离子强度I=1.000mol.kg^-1,改变甘油在混合溶剂中的质量分数x=5、15和20的条件下,应用经典的电动势方法测定无液体接界电池的电动势:Pt,H2(101,325kPa)|HCl(m),C3H8O3(x),H2O(1-x)|AgCl-Ag (A)根据测得电池(A)的电动势,确定混合溶剂中AgCl-Ag是极的标准 电极电势,计算了HCl在甘油-水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进一步讨论了HCl的迁移自由能,迁移熵和迁移焓。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和主要结果复Hilbert空间中的线性流型M做算子值域,如果它是某个Hilbert空间H_1~-到H中的有界线性算子的值域。设u为H上的算子代数,如果,算子值域M满足AM(?)M,则说M是代数u的不变算子值域。关于不变算子值域,在迁移代数问题中已经有很多研究,C·Foias在[1]中证明了:迁移代数u(即没有非平常的不变子空间的算子代数),如果没有非平常的算子值域,则u在B(H)中强稠。H·Rajavi发展了C·Foias的结果,在[3]中证明了:迁移代数u,如果它的所有非零不变算子值域均含有同一个非零  相似文献   

4.
采用B3LYP/6-31++G(d,p)方法研究Ni~(2+)催化甘氨酸质子迁移机理.优化得到了7个中性配合物和1个两性配合物;两性的最稳定,结合能为-927.3 k J/mol.分子内单键旋转和羧基H在2个羧基O原子间的迁移导致中性构型转化,C-C键旋转的能垒低于21.9 k J/mol,C-O键旋转的能垒在23.1-46.4 k J/mol范围内,羧基H在O原子间迁移的正逆反应能垒分别为175.0和108.3 k J/mol.羧基H迁移到氨基生成两性构型,能垒为19.3k J/mol.Ni~(2+)导致氨基N原子负电荷减少0.48,削弱了N原子对羧基H原子的库仑吸引,钝化了共价键B_(O3–H6),动力学上不利于羧基H迁移;但是羧基H迁移后,形成的两性构型却是热力学最稳定体系.最稳定中性构型N1转化为最稳定两性构型Z1的路径为:N1→N1-N7→N7→N3-N7→N3→N3-N5→N5→N5-Z1→Z1,该路径的最高能垒为124.8 k J/mol.  相似文献   

5.
设S是环,H(S)是S上的四元数环。通过研究H(S)上的Jordan中心化子和Lie中心化子,得到Lie中心化子是标准型的充分条件,证明在某特定假设下,H(S)上的每个Jordan中心化子是中心化子。此外,给出H(S)上的可加映射φ是中心化子的几个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相结合的ONIOM方法,研究了α-丙氨酸限域在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内的手性转变.反应通道研究发现:手性转变反应有a,b和c 3个通道.a通道上,手性C上的H以氨基N作为迁移桥梁;b通道上,手性C上的H先后以羰基O和氨基N作为迁移桥梁;c通道上,先是在羧基内实现H迁移,而后手性C上的H再以羰基O为桥梁迁移,进而实现手性转变.反应势能面计算发现:相对于孤立环境,α-Ala限域在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在各通道的手性转变能垒被不同程度地降低.在c通道,羧基内H迁移和手性C上的H向羰基迁移的能垒分别为124.4和298.2 kJ·mol-1,比单体此过程的能垒195.1和316.5kJ·mol-1明显降低.结果表明: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对α-Ala的手性转变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对羧基内H迁移反应的限域催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线性元和零阶Raviart-Thomas(R-T)元对非线性Sobolev-Galpern型湿气迁移方程建立了H1-Galerkin混合有限元格式,证明了逼近格式解的存在唯一性。借助双线性元已有的高精度分析,平均值技巧和插值后处理算子,导出精确解u在H1模及中间变量p在H(div;Ω)模意义下的超逼近性质和整体超收敛结果。同时,应用积分恒等式技巧对零阶R-T元进一步导出一个新的误差渐进展开式,得到O(h3)阶的外推解(这里h是剖分参数)。  相似文献   

8.
GMS在饱和—非饱和地下水流动及核素迁移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某饱和——不饱和区域的地下水流动和核素迁移规律,采用GMS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介绍了应用GMS解决这类问题时的具体步骤,论述了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的设置技巧。模拟得到了该区域合理的地下水流场和不同时刻的核素质量浓度分布,与相关程序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GMS在饱和—非饱和地下水流动及核素迁移模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S2FH的构型及其异构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AUG cc PVQZ水平上全优化得到了FSSH线型和SSFH 分叉型2种异构体的平衡结构.对可能发生的分子内原子迁移过程的过渡态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振动分析和内 禀反应坐标(IRC)的计算,证实了过渡态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线型的FSSH为稳定构型.同时,采用统计热 力学及过渡态理论,研究了2种平衡结构之间相互转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根据计算结果,无论是F迁移还是 H迁移,分子内的原子迁移都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并且迁移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城乡人口迁移类型和动力机制,论述了城市集聚规模效应的一般理论,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与集聚规模效应的评价体系,并从3个方面揭示了特定区域内城乡人口迁移与集聚规模效应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放射性核素泄露到海洋中的迁移规律,针对浮动核电站在海上发生严重事故这一情况,提出了基于瞬时点源约瑟夫模型的改进核素迁移模型,考虑海洋中放射性核素衰变和浮动核电站移动这两个因素。并以核素~(137)Cs为例,研究核素~(137)Cs在发生核事故后在海洋中的迁移扩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浮动核电站发生核事故后,放射性核素浓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椭圆形,且沿着船舶运动轨迹方向的放射性核素浓度比其垂直方向上的浓度高,并向四周递减扩散。改进的核素迁移模型可为海洋应急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实现对浮动核电站核事故发生后应急监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运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研究核素在固化材料中的迁移规律,分析热、扩散、化学反应、吸附反应等因素对核素迁移行为的影响,建立了各因素所引起的核素迁移流的唯象方程以及整个系统的熵产率方程。提出了利用Onsager倒易关系求解相关系数,建立核素迁移数值模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处置库中低中放核素释放对地下环境潜在性污染的严重性,建立了核素在包气带和含水层中联合迁移的数值模型,利用所建立模型对某一处置场核素迁移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环境预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包气带对于吸附性较强的核素具有很大的阻滞作用,对于低分配系数的核素阻滞作用较弱;衰变系数对含水层中核素的迁移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衰变系数的增大,地下含水层中的核素体积浓度逐渐降低,并且分配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核素在含水层中体积浓度分布曲线的形状。采用系统耦合数学模型来研究核素在包气带和含水层中的运移是预测核素污染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可为核素在地下处置库中安全处置及环境影响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加速器质谱测量中重核时通常存在一定的干扰,特别是首次实验时会给实验谱的核素分析和在束确认带来困难.本文利用已建立的中重核素加速器质谱测量的实验谱模拟程序,模拟了加速器质谱测量26AL的实验谱,利用模拟谱,容易确定实验中的待测核素.  相似文献   

15.
以内蒙某砂岩铀矿地浸井场中抽液孔和注液孔之间的天然地下水流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地下水动力学模拟研究地下水的流速场,根据井场边缘注液孔的地下水流速场特征来探讨溶浸范围的确定方法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单孔抽、注液量对井孔处水位降升、溶浸液运移速度及距离有决定性的影响,其次叠加了地下水流向对井场的影响;由井场边缘注液孔向外的地下水流速随距离增大呈指数下降,地下水的流速场变化控制了溶浸液向井场外的运移距离和井场的溶浸范围。井场溶浸范围在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东、西两侧对称,下游溶浸范围略大于上游,在开采年限5~10年内溶浸范围为60 m左右,比较符合该矿山的浸出效益及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废树脂蒸汽重整反应器通常采用流化床结构。树脂在流化床中达到较好的流态化是保证反应持续,提高处理效率,实现树脂减容和核素包容的关键因素。为更好地对流化床中树脂的流态化情况进行分析优化,建立了鼓泡流化床树脂蒸汽重整的计算模型,针对废树脂蒸汽重整中试流化床采用VOF模型模拟流化床内树脂蒸汽多相流动状态。重点分析了不同流化操作气速下的床层压降、床高空隙率分布,获得了不同操作气速下的树脂流化状态。数值计算分析及后续测试结果表明,采用VOF模型可较好用于废树脂鼓泡流化床的计算模拟;操作气速增加,树脂的流化状态产生明显变化;当操作气速控制在0.7m/s左右时,该中试流化床可达到最佳的流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地基原位静载试验是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最精确的方法,但是在实际工程测量过程中,无法进行在原位进行破坏荷载试验,因此以某现场地基原位荷载试验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现场实测数据,从而为现场原位试验进行了补充,弥补了原位试验过程中加载受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以东江南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实验测试和计算分析,得到桥梁在不同时刻温度场作用下的应力及线形变化,并与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温度场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得出了一些温度效应对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施工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Mobile devices are resource-limited, and task mig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attractive feature of mobile clouds. To validate task migration, 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simulation of task migration in a pervasive cloud environment. Our approach is based on Colored Petri Net(CPN). In this research, we expanded the semantics of a CPN and created two task migration models with different task migration policies: one that took account of context information and one that did not. We evaluated the two models using CPN-based simulation and analyzed their task migration accessibility, integrity during the migration process, reliabil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pervasive cloud system after task migrati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sts of the two model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PN with context sensing task migration can minimize energy consumption while preserving good overal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