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公路边坡水毁风险等级评价因素的灰色性和模糊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模型的风险等级评价方法.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农村公路边坡水毁为例,基于现场调查和数据的统计分析,选取了10个主要影响因子,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每个水毁因子的权重;将公路边坡水毁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构建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模型定量计算公路边坡水毁风险等级及抗水毁能力,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相符合.灰色定权聚类评价模型减少了风险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类似的公路边坡水毁风险评估、提升农村公路抗水毁风险能力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效率,强化隐患排查绩效评估考核效果,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绩效评估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构建了兼顾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的两阶段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模式,并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项目和排查标准进行了研究。随后,从隐患排查失效率、隐患重复发生率、隐患治理率、隐患上报率和事故发生数量5个方面,建立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绩效评估模型,并以某县为实际案例,结合其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统计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使用所构建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模式和绩效评估模型,可实现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效果的量化评估,能够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是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影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针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结合实际建立了有关风险评价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定量化与定性化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期对风险投资项目做出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价。通过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新型交通安全设施反光环设置间距效果评估的问题,采用驾驶模拟技术,以微观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对反光环不同设置间距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选择3 500 m长度的隧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3D光环境技术的隧道驾驶模拟场景。选取33名驾驶经验丰富的被试人员完成驾驶模拟试验。从行为与视觉两个方面选取速度、速度标准差、加速度、加速度标准差、油门功效、瞳孔面积共6项评价指标,构建隧道反光环综合评估体系。从驾驶员的角度量化隧道内不同设置间距反光环的效果,并采用基于可拓学理论的物元评估模型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不同间距的反光环对驾驶员的影响显著不同,反光环设置间距200 m时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性、稳定性较好,心理舒紧张感较低。综合评估结果显示,设置300 m、400 m间距的反光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200 m间距的反光环的综合效果较差,因此隧道内设置反光环的最优间距为200 m。研究成果为新型交通安全设施在隧道中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渔船特种改装保障能力灰色关联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海洋机动渔船特种改装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因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渔船特种改装保障能力多因素决策的灰色性与模糊性,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技术的综合评估模型,利用模糊隶属度理论,通过语言变量和模糊数表征评价结果,实现了定性指标的定量化,给出了对原始评价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模型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础设施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复杂,传统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难以客观评估基础设施可持续性影响因素的权重,构建了基于关联度的多属性群决策模型,引入综合权重修正矩阵,从信息偏差、一致性和信息熵三个方面对可持续性影响因素权重进行优化,并以实际项目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评价模型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基础设施可持续性评价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理有效评价区域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阶段实际状况,针对性的指出薄弱环节和改进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阶段评价方法。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公路特点,运用目标分解的逻辑方法,从农村公路建设率、养护与安全水平、运营水平、管理强度4个方面,建立区域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分阶段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嫡技术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各指标的联系程度,采用均衡原理判断区域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阶段性结果,以福建省农村公路的发展为例,合理确定该区域农村公路发展的整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村公路发展评价结果为优良处于较高水平,并找出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用集对分析模型(SPAM)对区域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进行评价的结果与实际分析的结果基本接近,说明该方法的客观合理性。该方法不仅能为下一阶段农村公路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还能为此类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软件项目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灰色聚类分析的软件项目绩效模糊评价模型.首先分析软件项目绩效评估指标选取原则,建立软件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建立基于熵权法的软件项目绩效评估指标权重分配模型;然后针对软件项目绩效评估情况,划分软件项目绩效评估级别,建立不同软件项目绩效评估级别的灰色聚类白化权函数,进而建立软件项目绩效评估的灰色聚类分析模型,给出相应模型的实现算法;最后结合算例对文中的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分析,说明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反事实分析的产业损害幅度计算方法及CADIC扩展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损害幅度是反倾销实践过程中量化进口国国内产业受损程度的关键性指标,是调查机关确定反倾销税率的重要依据.基于反事实研究方法,在CADIC模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扩展,将评估范围从单指标扩展到多指标,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多指标评估进行了综合.研究表明,扩展后的模型能够适用于反倾销实践过程中产业损害幅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与传统建筑项目相比具有更多、更复杂的潜在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DEMATEL和TOPSIS模型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4M1E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从人员风险、机具风险、物料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等6个方面建立风险因素清单;运用DEMATEL模型求解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从而确定风险因素的权重,兼顾了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根据TOPSIS模型的运行原理对装配式建筑进行风险评价并确定风险等级.针对3个具体的项目案例展开评价,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成连华  贺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882-11889
为了更加科学地引导建筑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效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筑施工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以“人-机-环”为主导思想的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然后应用结构效应的概念理论,从项目管理行为风险和项目施工状态风险两个方面,构建基于结构效应的风险评价模型,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最后构建基于AHP-DEMATEL的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项目管理行为的综合影响度最高;二级指标中施工单位管理行为和高处作业及防护综合影响度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下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 通过构建“乡村发展现状评价–乡村类型划分–脱贫攻坚项目实施预评价”分析框架, 进行项目实施之前的预诊断, 甄别乡村发展优势与短板, 研究其与脱贫攻坚项目的匹配情况, 得到如下结果。1) 江津区全区统筹规划的评价平均值为0.080, 乡村聚集程度较低, 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与东部; 基础设施的评价平均值为0.819, 基础设施建设较好, 形成一条南部两翼低值环绕带; 人居环境的评价平均值为0.713, 形成一条南部高值环绕带与一条北部低值带。2) 江津区241个乡村根据发展现状可以划分为15种类型, 数量最多的“规划一般-基建一般-环境一般”类型乡村有64个, 零散分布在北部, 该类型乡村实施的脱贫攻坚项目数量为12个, 明显多于其他类型乡村。3) 江津区脱贫攻坚项目的实施地集中在西部与南部。从江津区全域和每个项目实施地的乡村发展类型来看, 改善统筹规划和基础设施类的脱贫攻坚项目与全区乡村发展现状的匹配度较高, 但改善人居环境的脱贫攻坚项目仅有3个。  相似文献   

13.
认为扩充现实 ( Augmented Reality,AR)是计算机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 ,它使观察者能够同时看到真实世界以及扩充了真实世界的、来自于计算机模型的信息 ,从而具有更丰富的信息空间 ;与传统的虚拟现实相比 ,它具有更强的真实性 ,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 .首次提出了 AR技术在工程评价方面的应用 ,论证了基于仿射表示的 AR方法及其对工程评价的应用 ,其结果表明 ,AR技术为工程评价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相似文献   

14.
监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实体质量,本文对事前监理工作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模糊数学模型对监理单位事前控制工作质量的评价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客观、全面的评价监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有效地总结西部地区已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项目的经验教训,提高西部地区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水平,基于属性理论建立了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后评价模型。首先,从过程评价、投资与效益评价、影响评价、目标持续性评价4个方面构建了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后评价指标体系。属性理论的运用,能将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运用属性理论建立了后评价模型。最后,将该公路后评价模型应用于甘肃省某高速公路项目,并通过获取的各项基本参数,对案例公路进行了后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实施与运营效果良好。针对于这一评价效果,对案例项目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关于西部地区高速公路项目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白路祥  邓凯  杨震  刘广祥 《科技信息》2011,(17):I0040-I0041
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是对现有或将建的道路工程项目或交通工程项目、任何与道路用户有关的其他项目的正式审查,并给出项目存在的或潜在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建议措施等一系列连续工作的综合。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结合滨州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整体评价,并通过评价结果对基于模糊逻辑的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经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加权主成分分析法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公路网的分析与评价对于公路网规划项目开发、实施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建立了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法的公路网综合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评价案例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加权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公路网可以将主成分分析法的客观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其评价结果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农村沼气工程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的LC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面对的问题;以沼气工程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应用在解决能源压力和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潜力;然而,近年来,沼气工程的开发应用存在较大问题.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沼气制造及使用整个过程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建模仿真,通过对能源积累需求算法综合评价生命周期内的各重要流程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计算,同时对整个过程所有排放进行温室效应和水土富养化等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得出我国农村沼气工程发展的可行路径分别为多种原料组合策略路径和大型沼气工程区域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目前乡镇工业投资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提出了要改变乡镇企业单纯增加投资和项目数量的方式,强调重视提高技术经济效果;以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讨论了乡镇企业投资项目市场预测、财务效益评价等可行性分析、论证过程,并以实例侧重介绍了财务效益评价及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阐述了乡镇企业建设项目投资前,必须进行投资可行性研究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施工阶段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对施工阶段环境影响的客观评价,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从施工过程的单元分解入手,建立了适合施工阶段特点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框架和评价流程。并结合实际工程,将评价模型应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通过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投入产出清单分析、加权综合等过程,得到了1m3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环境影响社会支付意愿值,并对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板工程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要高于其他分项工程,生态系统破坏的环境影响是资源消耗的4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