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速公路后评价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内容以项目考核期运营情况及评价和项目效益评价为主.针对这个环节,本文应用实证对比分析的方法,以济青高速公路和国道102线的实际交通情况为范例,应用统计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车速-油耗模型,为运输成本及财务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将属性数学理论与关联函数相结合.用于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根据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分类标准,运用属性数学理论建立了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模型;构造了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用关联函数确定分类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公路隧道围岩进行分类,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更为可靠。研究表明,该方法合理可靠,为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锦华  周立群 《科技信息》2012,(10):445-446
鉴于高速公路的特点,政府出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公路项目的资金需求,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运营,因此有必要考虑其他融资方案。本文即以高速公路项目融资方案选择的过程为主线,致力于寻求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的最优方案。通过分析融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风险,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筛选、删减、归类,总结出影响最优方案选择的关键因素,由此建立高速公路项目融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建立高速公路项目融资方案比选模型,最后以乌奎高速公路项目融资方案选择为例进行实例论证。  相似文献   

4.
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性综合评价特点和评价方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集成云模型和物元分析理论的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既能通过物元模型建立起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的对应关系,实现评价系统的信息反馈,又能通过云模型建立起概念数值表示与自然语言值描述之间的不确定性转换关系,从而实现语言值评价指标的不确定评估。最后,以西安—汉中高速公路隧道群区段为例进行工程实践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原理简单,可以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拓变换,易于计算机编程研发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性综合评价系统软件的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路侧环境的实际情况,考虑防止车辆驶出路外、避免侧翻或碰撞事故、降低事故严重性等因素,建立了路侧容错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聚类评价法与粗集理论(RST-GCE)建立了高速公路路侧容错环境的综合评价模型。同时,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评价某运营高速公路路侧容错环境,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表明,所建立的高速公路路侧容错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合理,可为高等级公路路侧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冠峰  梁爱琴  周杰  查官飞 《河南科学》2009,27(9):1143-1147
通过对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交通设施,安全管理水平,事故损失状况等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1个观测点在内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理论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对某地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崔轶  孙炜 《科技信息》2011,(24):99-99
环境后评价是公路建设项目总结和改进的主要依据之一。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内容体系及框架,是理论和实践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可具体量化的后评价依据,在分析、研究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可靠、易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长安大学太白山公路实习基地和渭水汽车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经验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实习基地学生实习效果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道路勘测实习的实习效果进行了评价,实践证明该模型对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效果,提高校内实习基地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舒  曹庆 《科技资讯》2007,(19):220-221
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总结项目经验教训,提高投资主体决策水平和实施主体管理水平的一种科学方法。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对在我国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监测管理存在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开展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系统开发目标、开发原则和研究的关键技术.在系统实践过程中,结合西部一条运营高速公路中重点地质病害路段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地质灾害的空间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基础建立系统数据库,依托数学评价、预测和预报模型以及GIS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形象地评价、预测和预报了地质灾害,为西部公路建设管理部门有效控制和防治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工程项目后评价主要是依据项目完后的实际数据得出相应的指标,并与项目前期评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文中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对项目后评价NPV和IRR进行计算,分析项目后评价中各因素对该类指标的影响程度,为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和指标影响因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投资项目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在世界银行项目后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阐述项目后评价目的,功能,内容和方法,并对我国如何实施项目后评价提出了一些切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即将运营的青藏铁路工程建立了一个以成本一效能评价为总体评价法的国民经济综合后评价体系,其中又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效能因素进行了模拟评价。  相似文献   

14.
基建项目后评价,在美国政府上世纪30年代第一次有目的地开始后被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及多边援助组织广泛应用。基建项目后评价是对已完成项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客观分析,为未来新项目决策和提高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并为后评价项目实施中出现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重自组织模型的土地整治项目区时空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南省屯昌县为例,构建兼顾地理空间和属性空间的双重自组织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区进行时空配置。地理空间采用行政村几何中心点的x,y坐标表示,属性空间采用土地整治潜力、土地整治迫切性和土地整治可行性表示。结果表明,屯昌县各行政村土地整治潜力、土地整治迫切性和土地整治可行性空间差异显著,"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特征明显,亟需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有坡心镇、南坤镇、西昌镇和屯城镇等。采用双重自组织模型,将161个行政村划分为6个土地整治项目区。基于综合评价得分,将屯昌县划分为优先整治区(近期)、重点整治区(中期)和适度整治区(远期),面积比例分别为25.14%,41.83%和33.03%,并提出不同土地整治分区的目标导向和整治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屯昌县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提高区域土地整治规划水平、促进土地整治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济南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分别从时空分布、事故形态、事故发生原因等角度探究了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的特性。通过提取事故发生前5 min内的车型比数据和交通流量数据,并分析其与交通事故之间的规律性特征,构建基于色阶图的事故风险安全评价表,根据概率统计模型推算出事故发生的临界流量,最后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构建快速路事故风险安全评价模型。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根据当前交通流量和车型比例实时评估快速路的交通流运行安全风险,可以通过调控当前交通流量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警。针对快速路交通事故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事故预防及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以达到预防事故发生、提升快速路运行安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下伏煤炭资源的高速公路而言,必须及时掌握煤矿地下开采对其运营安全的影响。在分析一般公路下煤炭开采影响公路路基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综合研究采深、采厚因素对路基的影响,重点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采深采厚比对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得出采深采厚比大于180∶1时,地下采煤所引起的地表变形对路基结构的破坏变形远小于一级保护建筑物容许的极限变形值,从而得出可以在高速公路下试采,最终全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陈胜  戈春珍  马川生 《山西科技》2005,(5):75-76,80
高速公路规划方案确定以后,关于实施规划方案,如何安排建设顺序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解决办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该方法应用到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序列实施问题上,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靠性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评估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估的重要性,依据可靠性工程原理,运用故障树(FTA)的方法,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靠性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测度算法,进而运用最小割集法确定出全部最小割集,给出了可靠性后评估的可靠性概率组成函数和具体算法,依此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靠性的后评估故障树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评估高速公路营运效能,而且对评估工作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