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薪酬激励合约为中介,通过植入代理人公平偏好的异质性,构建代理人长短期业绩目标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基于该模型探究了代理人最优:在公平偏好下,代理人风险厌恶程度越强,委托人给予代理人最优长短期激励薪酬越少,固定薪酬与总体薪酬越多;代理人能力、公平偏好对最优长短期薪酬激励契约的影响与代理人风险偏好类型相关;代理人公平偏好程度及最优长短期薪酬激励强度对固定薪酬及总体薪酬的影响取决于各任务间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2.
在运气薪酬和激励契约超完全性质上,经典契约理论与实证发现结果之间存在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公平偏好,应用行为博弈论方法建立行为委托代理模型,求解发现公平偏好下的最优激励契约就是包含运气的超完全契约。这不但为运气薪酬和激励契约超完全性质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消除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之间的矛盾,而且能够解释实证研究发现很多公司向高管人员之外的普通员工提供持股计划的实际现象。因此,无论对高管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在制定薪酬激励制度时,准确甄别公平偏好特征和判断参考群体范围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平偏好和学习效应理论,通过改进传统经济学中纯粹自利人假设下的HM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委托代理框架下存在公平偏好及学习效应的最优契约设计.结果表明:公平偏好能够激励代理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而学习效应可以有效提高委托人的期望收益.当代理人具有较高的公平偏好和风险贴现因子时,最优激励契约应增加代理人固定收益比重,降低风险性的收益分享比重;雇佣具有较高初始能力的员工、激励员工加强学习均可提高委托人期望收益;雇佣具有较高公平偏好程度和较低风险规避程度的员工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该结论为降低代理成本,实施有效的委托激励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群体激励问题,将收益共享契约作为供应商零部件质量改进的激励机制,设计了批发价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相结合的菜单式合同. 分析出制造商通过设置合理的报酬结构能够实现其收益与零部件质量的"双赢".在此基础上,将公平偏好引入到多阶段群体激励中,研究了公平偏好对激励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考虑公平偏好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激励效果的报酬结构并不适用于具有公平偏好的多阶段群体激励; 个体的公平偏好对激励绩效会产生负面影响;制造商实行同一报酬结构在多阶段激励中难以维持高效率; 仅针对单一激励力度进行调整或忽视激励力度间的协同均不能实现较好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延保服务决策和协调的影响,构建了一个强零售商提供延保服务而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的供应链模型.首先,探讨和比较了公平偏好对集中化决策和分散化决策两种情形下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决策变量和利润的影响,发现产品价格与公平偏好正相关,而延保服务的销售价格、延保服务的质量、节点企业的利润和供应链总利润均与公平偏好负相关,并且公平偏好加剧了供应链系统决策效率的损失.然后,研究了该供应链系统的协调问题,发现收入共享契约无法协调该供应链系统.两部定价契约能否实现该供应链的完美协调,取决于公平偏好程度,制造商的公平偏好越强,协调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6.
针对模糊需求且考虑供应商公平偏好的二级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应链,依据Cui等提出的不公平厌恶模型,分析了此VMI供应链在批发价格契约下的协调情况.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在不利不公平分配情形下,公平偏好供应商存在唯一的最优产品生产量,其为公平偏好系数(零售商势力外生参数)的严格减函数(减函数)且不高于风险中性的供应商的最优产品生产量,批发价格契约无法使模糊需求下考虑供应商公平偏好的二级VMI供应链达到协调;在有利不公平分配情形下,公平偏好供应商存在唯一的最优产品生产量,其为公平偏好系数(零售商势力外生参数)的严格增函数(增函数)且不低于风险中性的供应商的最优产品生产量,批发价格契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模糊需求下考虑供应商公平偏好的二级VMI供应链达到协调.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验证了相关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公平偏好性质探究的业绩报酬低敏感性困惑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理性和自利假设的业绩报酬低敏感性困惑问题,在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和公平心理偏好对传统委托代理分析框架拓展为行为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下可以获得很好的解释。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从公平偏好角度寻求对业绩报酬低敏感性困惑的解释:首先借鉴实验探究了公平偏好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模拟刻画了融入公平偏好的心理效用权值函数,解决公平偏好与为委托代理分析框架数理兼容问题;然后把该权值函数植入到经理人的效用函数中,获得业绩报酬契约的最优风险分担水平和努力的解析式,利用该解析式探究分享系数与努力之间关系,他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对业绩—报酬低敏感性可以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激励:一个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激励作用机理方面集中探讨了高校科研团队如何实现有效的知识共享,具体研究了不同互依性下最优激励机制的差异。研究发现,当团队中科研人员仅存在产出互依性时,最优的激励机制为提供正向的个人激励和负向的团队激励;当团队成员存在知识互依性时,最优的团队激励应是正向的;团队激励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是受个人激励调节的,团队奖励(或惩罚)首先会激励科研人员相互之间合作,而个人激励则会驱使科研人员利用好共享者所共享的知识;团队中科研人员的工作冲突水平对知识共享努力水平可能呈负向影响或是呈U型影响,这取决于个人激励和团队激励、知识互依性和产出互依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项目型组织内成员的横向公平偏好影响其知识共享积极性,并最终作用于组织的收益。以往研究主要把组织成员知识共享看作独立的活动进行分析,忽略了主体横向公平偏好的影响。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项目型组织内成员知识共享的横向公平偏好激励问题,通过模型构建、模型检验与数据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型组织知识共享双向激励均衡状态下,成员横向公平偏好和"传统因子"共同影响组织净收益、激励系数和成员的知识共享努力水平。不论是高位势主体还是低位势主体,当传统因子无限小(大)时,组织最优激励系数与主体横向公平偏好呈负(正)相关关系,组织净收益、主体知识共享努力水平与横向公平偏好呈正(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大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DB模式)下,设计施工方社会责任缺失或履责不到位而导致工程效率低、负面影响大等问题,结合重大工程社会责任的特点,引入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偏好理论,建立双边道德风险下以工程总收益为目标的激励模型,进而解出最优社会责任努力水平和最优激励系数等均衡值,并与不考虑双边道德风险的履责收益分享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适度的公平偏好会增强施工方和设计方的竞争意识,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双方的社会责任努力水平;契约设计需兼顾公平和效率,分配比例需根据双方的社会责任投入产出效率和公平关切程度动态调整,才能协调总收益最优;考虑双边道德风险的契约设计可实现工程总收益的帕累托改进。所得结论为促进重大工程实施主体提高社会责任履责能力和水平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Zhu  Binxin  Leon  Williams  Paul  Lighterness  Gao  Peng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2021,34(3):1102-1120
This paper examines in detail the impact of the crowdsourcee's vertical fairness concern on the knowledge sharing incentive mechanism in crowdsourcing communiti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are analyzed and the impact of fairness concern sensitivity on expected economic revenues of both sides as well as the crowdsourcing project performance is studied by game theory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nowledge sharing incentive mechanism can only be established if the ratio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rate and the private cost reduction rate caused by shared knowledge i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The degree of the optimal linear incentives, the private solution effor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sharing level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nsitivity of vertical fairness concern. In the non-incentive mode, the ratio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conversion rate of private solution effort and the performance conversion rate of knowledge sharing effor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ating a crowdsourcing project's performance.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s either conducive or non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perform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knowledge sharing incentive can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the crowdsourcer and the crowdsourcee.  相似文献   

12.
考虑公平关切的工期优化收益共享谈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建设中工期优化问题,构建了立足于工程全生命周期角度的业主与承包商的收益共享谈判模型.设置了谈判双方均具有公平关切、仅业主具有公平关切、 仅承包商具有公平关切三种实验情景,研究了主体公平关切程度对谈判可行域、谈判成功结果、谈判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谈判双方的公平关切程度越高, 谈判成功的可行域越小;主体适度提高公平关切程度,会导致工期优化幅度较大,但过度关注公平会导致双方成本大幅增长,不利于系统利润增长; 主体不同的公平关切程度会对自身收益产生不同影响;双方保持适度公平关切能够提高谈判成功率,缩短谈判周期.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激励综合设施管理(Integrated Facility Management,IFM)服务供应商应用BIM进行IFM外包服务,实现BIM在IFM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与IFM项目绩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针对IFM外包BIM应用过程中IFM服务供应商需要执行的BIM系统运营服务和IFM业务咨询服务两项任务,构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依托模型,分析在两项服务任务成本相互独立、相互依存及相互替代等三种激励模式下的激励契约;结合模型计算与MATLAB仿真结果,辨识最优的激励模式及激励契约。研究表明:3种模式下的激励契约将对IFM服务供应商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并对业主方IFM项目造成差异性绩效;3种激励模式下的最优激励契约由高到低排序为:成本相互依存模式下的最优激励契约>成本相互独立模式下的最优激励契约>成本相互替代模式下的最优激励契约;业主方应选取合适的激励模式与契约对IFM服务供应商进行激励,且其服务能力与IFM项目绩效越高,业主方对其激励将越大。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considers optimization problems for a new kind of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non-equilibrium dynamic games.To be precise,the authors consider the infinitely repeated games between a human and a machine based on the generic 2×2 game with fixed machine strategy of finite k-step memory.By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state transfer graphes(STG),it will be shown that the system state will become periodic after finite steps under the optimal strategy that maximizes the human’s averaged payoff,which helps us to ease the task of finding the optimal strategy considerably. Moreover,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optimizer will win or lose is investigated and some interesting phenomena are found,e.g.,for the standard Prisoner’s Dilemma game,the human will not lose to the machine while optimizing her own averaged payoff when k = 1;however,when k≥2,she may indeed lose if she focuses on optimizing her own payoff only The robustness of the optimal strategy and identification problem are also considered.It appears that both the framework and the results are beyond those in the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and the traditional game theory.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重成本控制标准作用的委托-代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泰勒控制标准理论设立的成本控制标准具有单层次特征,不利于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效度.人的理性、情感和认知的变化,使双重成本控制标准应运而生.管理者不仅要制定双重成本控制标准,而且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契约来激励工人积极控制成本,而工人在执行双重成本控制标准过程中,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根据掌握的信息选择自身努力程度,于是产生了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动态博弈.通过建立基于双重成本控制标准作用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管理者差异化激励契约对工人努力程度的影响,可以发现工人努力程度与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呈正相关.对于达到不同成本控制标准的工人,管理者应设定差异化激励系数,实现成本控制人本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有限合伙制因其低运营成本、无双重税负和高激励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领域.本文研究了有限合伙制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契约设计问题,探讨了随机性契约的作用.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设定比确定性契约更有效的随机性契约,需要施加较强的假设.我们发现由于普通合伙人是风险规避的,而且随机性契约又引入了额外的不确定性,因此一般情形下随机性契约不会占优于确定性契约.但是由于复杂形式的契约设计和监督成本较高,确定性契约通常选择简单可行的函数形式,使得契约设计转化为契约参数的选择问题,导致效率扭曲,此时契约参数随机化可纠正确定性契约中的效率扭曲,从而随机性契约成为更优选择.因此本文以线性契约为例,给出了在有限合伙制中,最优的随机性契约优于最优的确定性契约的参数条件,而且证明了此时随机性契约是对确定性契约的Pareto改进,且引致更高的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虑供应链成员的利他偏好以及鲜活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运输损耗特性,建立了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决策模型.分别研究了供应商具有利他偏好、销售商具有利他偏好以及双方同时具有利他偏好时的供应链决策,得到了采购量和批发价格的最优解析解,进而分析了利他偏好对供应链决策以及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他偏好行为能够显著影响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且当双方均具有利他偏好且利他偏好在一定范围内时,供应链成员的利他偏好能够提高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较高的供应商利他偏好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而较高的销售商利他偏好却会降低供应链的效率.另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新鲜度因子和运输有效因子对最优决策和供应链利润也有明显影响.最后以数值分析说明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平台和参与者(雇主和服务商)组成的网络众包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微分博弈理论构建了众包交易过程中平台的违约监管行为和参与者的违约控制行为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双方在独立决策情形、平台激励下的Stackelberg博弈情形和双方一致决策情形下的不同博弈策略.研究表明,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从众包平台和参与者的独立决策情形到众包平台激励下的Stackelberg博弈情形,再到双方一致决策情形,平台和参与者的收益以及众包系统的总体收益都呈增加趋势.众包平台可以通过设计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影响双方收益率来降低参与者的违约风险,合理选择最优的策略行为,实现帕累托改进.另外,本文基于猪八戒等网络众包平台的调查分析进行了参数设置,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9.
二次效用函数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契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合伙制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流形式,具有避免双重税收、激励程度高、决策效率高等优点,但其与公司制在机制设计上的根本差异还未有明确解释.本文在博弈论框架下,以不满足因子分离性假设的二次效用函数来刻画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规避特征,研究有限合伙制的最优契约设计,并与公司制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固定的管理费对普通合伙人的激励效应为负,极其优秀的普通合伙人在有限合伙制下拥有设计契约的权力,从而以更高的管理费和更低的利润分成比例的形式获取利润,但此时有限合伙制的福利水平低于公司制.一般情况下,两种机制的最优契约及福利对比各不相同,并非某个机制必然占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