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嵌入式系统中所采用的Hough和随机Hough变换方法来确定人眼位置的方法存在的运算量较大问题,结合综合电脑验光仪所采集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对硬件系统要求较低,且识别速度较快,同时可以保证精度的识别定位人眼瞳孔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图像中对象的轮廓,寻找连通区域与边界,然后根据圆度与设定阈值的比值的大小来识别人眼瞳孔并定位其中心位置实现自动跟踪。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确定人眼位置实现自动跟踪,且运算复杂度较低,运算速度相比于传统Hough变换算法有较大提升,可降低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指针式仪表人眼读数效率低,不能转化成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提出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指针式仪表自动判读方法.该方法运用图像减影技术,通过调节图像分辨率实现指针的检出,再利用Hough变换做峰值检测、线检测和链接,通过转换偏转角度的基线位置,确定出仪表指针的读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完成指针式仪表的自动判读,且最大不确定度明显优于人眼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白线焊缝跟踪系统中的图像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适合于白线焊缝跟踪系统的图像处理算法,利用同态滤波、二值化等方法实现对采集图像的预处理,运用Hough变换法提取图像的特征边缘,并由此确定边缘位置,通过D/A转换将位置偏差量反馈成电压,控制伺服电机推动探架转动,保证探头实时跟踪焊缝。实验结果表明,该图像处理算法检测效果理想,检测精度达到±1 mm内。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适合于白线焊缝跟踪系统的图像处理算法,利用同态滤波、二值化等方法实现对采集图像的预处理,运用Hough变换法提取图像的特征边缘,并由此确定边缘位置,通过D/A转换将位置偏差量反馈成电压,控制伺服电机推动探架转动,保证探头实时跟踪焊缝.实验结果表明,该图像处理算法检测效果理想,检测精度达到±1 mm内.  相似文献   

5.
人脸识别中,人脸的归一化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此为基础可使得人脸的整体分析和识别变得容易和准确。算法首先利用人脸的垂直积分投影曲线获得人脸的左右边界,然后利用水平积分投影曲线获得人眼所处的大致水平位置,进而裁剪出这个包含人眼的大致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Canny算子求出眼睛区域的边缘图像,然后对边缘像素进行聚类,再利用Hough变换的改进方法求出左右眼球中心的精确位置,最后利用中心瞳孔的位置进行人脸的归一化处理。经实验验证,该方法速度快、精确度高,受表情、偏转和光照的影响小。经本方法校正后,后续的识别正确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边界定位是非理想虹膜识别的关键问题之一。非理想虹膜由于经常存在纹理过强、睫毛和眼睑遮挡、虹膜巩膜对比度较差、瞳孔位置偏移等问题,这使其边界尤其是外边界定位容易出现偏差。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图像增强的非理想虹膜边界定位方法。在内边界定位中,该方法首先使用混合高斯模型得到瞳孔粗略位置,然后使用弦长均衡策略搜索虹膜内边界及其中心;在外边界定位中,首先对虹膜图像进行非线性灰度变换,再利用边缘检测和改进的 Hough 变换定位虹膜外边界。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与经典方法相比可大大提高非理想虹膜分割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瞳孔实时精确检测,提出了一种主从摄像机随动跟踪人眼图像捕获系统用于捕获人眼图像.主摄像机用于定位人脸,从摄像机在云台控制下实时跟踪人眼区域并采集高分辨率人眼图像.为了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针对来自主摄像机分辨率1280×960的人脸图像,采用了一种AdaBoost人脸检测与MOSSE目标跟踪的融合算法,实现了60 fps的人脸快速定位.采用语义分割网络对来自从摄像机的人眼图像进行瞳孔粗定位得到瞳孔感兴趣区域,对瞳孔感兴趣区域采用椭圆拟合算法进行瞳孔精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18 fps的瞳孔检测,瞳孔图像有效像素可达2 500以上,检测重复性可达±1.06%.   相似文献   

8.
边界定位是非理想虹膜识别的关键问题之一.非理想虹膜由于经常存在纹理过强、睫毛和眼睑遮挡、虹膜巩膜对比度较差、瞳孔位置偏移等问题,这使其边界尤其是外边界定位容易出现偏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图像增强的非理想虹膜边界定位方法.在内边界定位中,该方法首先使用混合高斯模型得到瞳孔粗略位置,然后使用弦长均衡策略搜索虹膜内边界及其中心;在外边界定位中,首先对虹膜图像进行非线性灰度变换,再利用边缘检测和改进的Hough变换定位虹膜外边界.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与经典方法相比可大大提高非理想虹膜分割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视线跟踪技术的眼控鼠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视线方向识别、跟踪方法,通过近红外光线在眼睛角膜反射产生的光斑和瞳孔中心的位置关系来确定视线方向,推导出人眼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注视点,进而实现人眼对鼠标的定位与操作,其在显示屏上定位精度可达到40×40像素.  相似文献   

10.
模糊随机Hough变换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一种新颖的将模糊理论与随机Hough变换相结合实现参数曲线自动检测的方法,即模糊随机Hough变换.与其他随机Hough变换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处理背景噪声较强、曲线有一定交叠和缺损的图像,检测出的曲线精确度更高,能够有效地避免检出错误曲线的情况.为了叙述的简便,仅以直线和圆为实例,但可以推广到任意曲线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结合分块Hough变换与Kalman预测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分块Hough变换与Kalman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车载摄像机采集的道路图像,在极大的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能够对弯道处的车道线进行有效的检测。这种采用分块变换与预测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的降低计算量,提高车道检测的实时性。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既可以得到稳定的检测结果又能提高检测的速度,同时继承了Hough变换的容错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SIFT算法时间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ough变换及SIFT特征提取的图像匹配方法。首先,用Hough变换算法检测建筑物区域,以缩小检测与匹配的范围;然后,用SIFT算法在给定区域进行特征点检测与匹配;最后,提出一种两级排除错误匹配的方法,该算法对建筑物序列图像匹配具有光照强度、平移、旋转不变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匹配准确率至少高出比较方法9%。  相似文献   

13.
测井放磁图在扫描输入时产生的倾斜会对CCL曲线接箍主峰深度提取产生很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测井放磁图接箍主峰倾斜校正算法。该算法通过先进行CLR深度预处理,再利用改进的Hough变换,克服了传统Hough变换计算量偏大、速度慢的弱点;而且实现了大范围、高精度的放磁图接箍主峰倾斜校正,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温湿度计检定仪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变矩信息融合的温湿度计数字自动识别算法。首先,通过Otsu法对图像进行分割,截取仪表盘;接着,通过Hough变换对图像进行校正;然后,通过Two-Pass算法定位数字区域,并采用非端点位置像素置零法细化数字图像;最后,采用Hu矩与Zernike矩融合的方法,提取图像分类特征,并利用现场实际采集的仪表图像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不变矩信息融合的数字识别算法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基于监控系统中彩色图像的人脸检测与定位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颜色对方向的不敏感来减少人脸区域的搜索范围,将颜色空间与Hough变换相结合实现人脸定位.首先在颜色空间YCbCr上建立肤色模型,并对肤色区域进行初步检测,然后利用自适应模糊Hough变换检测瞳孔所在的圆心,从而实现对人脸区域的精确定位.在Georgia Tech彩色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肤色偏黄的人脸,并且在人眼的定位阶段平均用时为0.1秒,满足数字监控中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探头在粗定位情况下对车身焊点检测效率和准确率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合焊点形态结构特点,利用极坐标Hough变换算法和改进的边缘检测算子,以精确获取焊点坐标的方法.此方法通过形态结构决策降低参数存储,用极坐标构造二维参数极大地提高了运算速度,再结合滤波、最小二乘法、双阈值法等算法,能在高噪声的背景下对焊点进行检测标定,以提高机械臂末端探头检测焊点质量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于工业上车身焊点检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焊点图像的准确率达到99.2%,且快速性也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标准Hough变换存储空间需求高、计算量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用分布式并行计算实现Hough变换的方法,对分布式算法的分析与设计、Java远程方法调用、多线程同步、负载均衡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在拥有k台提供资源计算机的分布式系统中,分布式并行计算的时空开销可降低到标准Hough变换的大约1/k.  相似文献   

18.
基于Hough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算子的对不规则直线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提取并定位不规则直线的方法.将Hough算法和数学形态学结合在一起,利用Hough算法对直线敏感的优点及数学形态学运算简单准确的特点,避免了Hough算法不能准确定位直线的位置,同时不能判断间断直线和微小弯曲直线的缺点.减少了提取的盲目性和计算的复杂度,加深了对图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基于霍夫变换的基本原理,针对其在进行直线检测中存在的不足,利用误差扩散理论分析了在霍夫变换过程中的误差,研究了影响误差的因素.分析表明,直线的参数估计不仅和图像噪声有关,而且与直线的位置有关,直线到原点的距离越近,误差就越小,即对直线的检测精度就越高.提出了利用窗口移动的方法来寻求最优特征点和限制角度变换范围,结合最优特征点和误差扩散的理论,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直线检测算法.在直线检测的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很好地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