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主要作物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扩展经典生态位理论的内涵,定义作物生态位适宜度为作物的现实资源位与其最适生态位之间的贴近度,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依据大田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补充灌溉、施氮肥和升高CO_2物质的量分数均具有提高适宜度、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产量的显著效果.其中:灌溉比无灌溉处理可导致春小麦适宜度(F(t))值平均提高18.5%,最大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大27.2%,0~120 cm土层的根生物量平均增加19.3%;灌溉下施氮肥比不施肥处理其适宜度值平均提高14.8%,最大LAI值平均增加25.1%,0~120 cm土层的根生物量平均增加15.5%,籽粒产量增加37.6%;灌溉施肥条件下升高CO_2物质的量分数比不升高,适宜度值平均提高12.4%,最大LAI值平均增加11.6%,0~120 cm土层的根生物量平均增加9.8%,籽粒产量增加18.1%;而在无灌溉不施肥条件下其效果不显著.统计分析表明春小麦籽粒产量与适宜度之间呈现正线性相关关系.适宜度评价结果为:灌溉、施氮肥和升高CO_2物质的量分数的三种处理下属适宜,只灌溉或施肥的三种处理属中等,无灌溉不施肥的两种处理下属不适宜.其中:最大适宜度(F(t)=0.6996)和最高籽粒产量(3648 kg/hm~2)在灌溉、施氮肥和升高CO_2物质的量分数(升高74.5×10~(-6))组合处理下一致达到,表明这是一种半干旱区农田高产高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百合鳞茎的快速繁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地区栽培的百合,瓣大肉厚、洁白香甜,经济价值很高,是一种名贵的蔬菜和重要的药用植物,近年来畅销国内外,为人民增加了不少收入。但由于百合生产周期很长,做籽种用的小鳞茎需要培养3年,再由小鳞茎长到具有商品价值的百合大鳞茎则需要5—6年。这就给百合的扩大生产和增加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加速其作  相似文献   

3.
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及其在作物生长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生态位适宜度是对经典生态位理论的深化和方法的发展。本文建立了半干旱区作物生态位适宜度的理论模式和计测公式,并依据大田试验结果,对不同环境资源条件下作物各生长期中的生态位适宜度值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它与作物产量间的理论公式,分析了限制因子及诸种人工调节措施的效果,为农田作物生长系统的资源因子匹配和作物生境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以巨型稻“丰超6号”为供试材料,以磷钾肥为基肥,设置氮肥或硅肥使用组合的4种处理:不施氮肥和硅肥(CK)、施氮肥(N)、施氮肥配施低量硅肥(NSi1)和施氮肥配施高量硅肥(NSi2).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施用氮肥和硅肥使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5.6%和67.0%,使水稻根冠比分别增加了30.8%和46.2%.与CK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和硅肥使巨型稻分蘖数分别增加了23.9%和45.0%; 与单施氮肥相比,氮、硅肥配施使分蘖数进一步增加了17.1%,施用氮肥和硅肥使巨型稻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9.7%和19.8%.氮、硅肥配施使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硅含量分别增加了19.2%~31.5%和9.2%~28.5%.NSi2处理较NSi1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6.5%.与单施氮肥相比,NSi1处理使巨型稻产量提高了11.7%,而NSi2处理使巨型稻产量显著增加26.1%.在巨型稻种植过程中以氮肥配施高量硅肥(NSi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覆膜与不同肥料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贵州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宣薯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探究栽培方式与肥料互作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极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出苗率,提高10.13%,显著提高了马铃薯株高,提高15.98%;施用复合肥时,覆膜栽培的株高极显著高于不覆膜,提高34.68%.覆膜极显著提高了单株中薯数和中薯质量;水溶肥显著提高了单株大薯数,极显著提高了单株大薯质量,不覆膜时效果更明显.施用复合肥时,覆膜显著提高了小区商品薯产量,提高20.38%;不覆膜时,水溶肥显著提高了小区商品薯产量,提高21.61%.结果显示,施用复合肥时,覆膜栽培优于不覆膜;不覆膜时,水溶肥优于复合肥.  相似文献   

6.
邝冠湘  吴永强  李春亮 《甘肃科技》2010,26(17):168-171
通过对兰州-白银地区百合生育期及环境条件、生态气候条件、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百合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百合的品质和产量与土壤类型关系密切,利用高程回归计算气温、积温、无霜期等不同要素的研究,划分为Ⅰ最适宜、Ⅱ适宜、Ⅲ次适宜、IV可种植、V不宜种植区共五个区。  相似文献   

7.
豫南野生百合人工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掘豫南山区野生百合鳞茎,小鳞茎直接用作种球,大鳞茎用鳞片繁殖 2~3年后成种球 将种球分别定植于沿淮 7年生板栗园林下的沙壤土和向阳坡地的粘质土壤, 3年后采收 结果表明,野生百合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植株高度、鳞茎产量、大鳞茎比率明显优于其原产地 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生长在林下沙壤土比生长于坡地上的百合植株高 9. 0~12. 6cm,增产鳞茎 5. 48% ~12. 01%,大鳞茎比率下降1. 8% ~3. 9%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比较了MS+6-BA+NAA培养基对3个百合品种丛芽诱导、丛芽扩增的效应,比较了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后,构成不同的鳞茎诱导培养基的效应,得出了适宜蔗糖添加浓度.结果显示:(1)在相同丛芽诱导培养基下,不同百合品种的丛芽诱导率不同.白百合为28.00%,麝香百合为22.67%,香水百合为25.33%;(2)在相同丛芽扩增培养基下,不同百合品种的丛芽增殖率也不同.香水百合的增殖率最高,其次是麝香百合,白百合最低.(3)在所供试的鳞茎诱导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4%时白百合和麝香百合的鳞茎诱导效果最好,而浓度为3%时最有利于香水百合的鳞茎诱导.  相似文献   

9.
生物有机肥对盐渍土壤水盐动态及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生物有机肥对不同类型盐渍土壤(设施次生盐渍土、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肥(不施肥、化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化肥(比例为1∶1))处理对盐渍土土壤含水率、电导率、盐分离子组成变化和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均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b)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电导率最低,其次为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c)对于设施次生盐渍土,与化肥处理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的土壤盐分离子总量分别降低了23.63%和15.60%;(d)对于滨海盐渍土,与化肥处理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的土壤盐分离子总量分别降低了22.34%和10.32%;(e)番茄收获后,设施次生盐渍土各处理的NO_3~-和SO_4~(2-)在土壤盐分中的占比降低,滨海盐渍土各处理的Na~+、K~+和Cl~-占比降低;(f)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最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加,其次是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设施次生盐渍土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增产165.5%;(g)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设施次生盐渍土的作物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而单施化肥则可能会造成作物绝产;(h)施用化肥虽然提高滨海盐渍土的作物产量,但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以蜡状芽孢杆菌和胶状芽孢杆菌为菌种制作的菌肥 ,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 ,N2 O可提高 97.2 % ,K2 O增加83.9% ;使蔬菜次生根数增加 10 %~ 5 1% ,增长可至 30 .9% ,根系活力可增加 17.2 % ;菌肥还可促进植物的营养 ,可使作物叶片的营养元素P、K、Ca、Mg的含量均有增加 ;还可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达 5 3% ,作物的叶面积系数增加 2 6 .8% ;菌肥还可降低呼吸强度 10 %~ 2 3% ;菌肥中细菌代谢时可生成多种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激素 ,如 6 -苄氨基嘌吟、吲哚乙酸、赤霉素等 ,通过这几方面的综合作用 ,使作物的生长加速、消耗降低 ,最终使作物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荔枝龙眼重要病害炭疽病和霜疫霉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指出荔枝龙眼炭疽病和霜疫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花穗和果实,叶片早落,花穗干枯死亡,果实腐烂并产生异味;两种病害为害造成的损失很大,防治必须及时,且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及其温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以及不同温、盐度对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幼体的附着分为暂时性附着及永久性附着两个阶段;幼体附着变态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3~41;适宜温度范围为13~21℃;在较低温度下(9~17℃),幼体可逆性ATT附着时间延长,有利于幼体对附着基底的选择及幼体的扩散.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以及不同温、盐度对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幼体的附着分为暂时性附着及永久性附着两个阶段;幼体附着变态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3~41;适宜温度范围为13~21℃;在较低温度下(9~17℃),幼体可逆性ATT附着时间延长,有利于幼体对附着基底的选择及幼体的扩散.  相似文献   

14.
同一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在不同条件下取值会有很大区别,因此有必要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了桩土的摩擦粘着机理,指出影响侧摩阻力的因素主要为桩土界面强度及土层强度,其中桩土界面强度包括界面摩擦力和界面粘着力两部分。根据机理分析提出使用有限元法配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应包括两方面的(1)根据试验实测结果通过试算确定侧摩阻力极值由桩土界面强度决定还是由土层强度决定;(2)若侧摩阻力由界面强度决定则根据土层特性进行摩擦系数假定,进而确定界面摩擦力及粘着力。介绍了ADINA建模及计算过程。通过应用一组混凝土短桩的静载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来说明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目前镁合金板带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应用现状等方面的描述,分析了其生产与应用的特点.同时,通过介绍镁合金板带生产工艺的开发现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与前景,尤其是以热轧开坯进行卷式法生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科技出版的角度探究和思考了当前关注的学术腐败问题,对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学术腐败在科技出版中的表现以及科技出版如何抵制学术腐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公民法律理解-解释问题的分析引出了对公民的法律理解-解释活动与和谐社会善治的内在关系的探讨。和谐社会的善治模式内在地蕴含了公民法律理解-解释的要素,这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心理基础。公民法律理解-解释活动过程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具有社会整合作用,正确引导与教育以及优化公民法律理解-解释活动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海洋科技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而形成了特有的发展规律。基于分析影响海洋科技发展的诸如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因素,探讨海洋科技发展演变规律,有利于深层次理解海洋科技的发展历程、正确把握其发展脉络,并对未来的走势作出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9.
科技腾飞与文学发展是全球语境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针对这一话题主要有两种观点:持悲观论调者认为科技腾飞导致文学终结;持乐观论调者认为科技腾飞带来文学进步。究竟谁是谁非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关系到文学及其研究是存在还是消亡的根本性问题。本文认为科技腾飞既没有导致文学的终结也没能带来文学的进步,而是推动了文学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为:一,现代科技媒介与制作方式为文学发展拓宽了空间,生产了新的文学种类,为文学大家庭增添了新成员;同时也改变了文学的活动方式。二,新的文学种类的出现、文学活动方式的改变以及高科技时代的后现代语境,使文学的价值功能发生变化,从而赋予文学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大众的、消费的品格。  相似文献   

20.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丽丽 《山西科技》2002,(1):9-10,8
文章论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入手,提出了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自然环境污染及经济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