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诉讼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我国三大诉讼法对证据的归纳基本上是一致的,均把证据归纳为七种,但都未涉及到电子证据。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的现状,制定出较为科学的电子证据规则,对电子证据进行准确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证据,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均没有异议。但是,电子证据在证据法律体系中是否具有独立的法律定位,与视听资料、书证等传统证据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对此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对电子证据作出正确的定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普及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电子证据亮相在司法实践的舞台。而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电子签名法》,但由于对电子证据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本文试对相关问题探讨,明晰电子证据的概念,明确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及其法律定位,以期对立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张锋 《科技信息》2007,(17):243-243,239
证据开示是指庭审调查前诉讼双方当事人从对方获第三方处获取有关案件的信息和收集证据的程序。它是一种庭前的程序和机制,是诉讼一方在庭审前获取另一方与案件有关事实和信息,从而为审判做准备的诉讼制度。鉴于诉讼过程中对抗制度将导致诉讼双方交换证据的困难,诉讼中的证据开示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为保证法律的公正,提高诉讼的效力,就必须制定专门的证据开示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露 《韶关学院学报》2014,(11):101-105
推行电子政务是今后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伴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出现的电子证据将在行政诉讼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虽然《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将电子证据作为新的法定证据类型规定其中,但在诉讼过程中如何对电子证据进行保全并未提及。由于行政诉讼活动的特殊性,加之电子证据具有易被破坏的属性,从保全方式、保全程序等方面对行政诉讼中的电子证据进行保全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如今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但其法律证据地位仍难以有效确立,成为阻碍电子文件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威胁。通过分析影响电子文件法律证据地位的因素,针对性地从技术方案、管理机制和完善立法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电子证据取证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电子证据取证的质量效率和司法公平公正。通过对取证程序、取证主体和取证技术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分析,认为既要尊重技术的规律,也要重视法律的作用,应当用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取证活动,以促进电子证据取证学科健康、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电子证据取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电子证据即为电子数据证据,通常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电子证据取证包括证据获取、证据分析和证据报告三个过程。同时,电子证据作为诉讼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特征。当前,以数字化形式出现的电子证据对传统的证据形式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高燕 《安徽科技》2003,(11):55-56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相辅相承的关系.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科学往往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对自然科学所引导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同时自身也发展与完善.从法律的发展历史来看,每次重大技术进步在刺激生产力飞跃的同时也促进了法律的进步.当前,以数字技术为主导技术的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数字化通讯网络和计算机装置使得信息载体的存储、传递、发布等环节实现无纸化.这种信息载体的革命性变革引发了诸多新的法律问题,如电子资料的证据力、可采纳性及其审查判断规则等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当前,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阐述了电子证据的可采纳性.  相似文献   

11.
电子证据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从其法律地位来看,视听资料可纳入电子证据范畴。电子证据的认定包括对其可采性的认定和对其证明力的认定,对电子证据可采性的认定主要可从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以及真实性三方面考察;对电子证据证明力的认定主要可以从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三方面考察。据此,可粗略地归纳法庭认定电子证据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证据交换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阶段实施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对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诉讼目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该制度的规定不尽合理,对当事人的证据知悉权未予充分保护:一是体现在该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的法律后果不清晰、不合理;二是该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允许当事人提交新证据,但对新证据定义不清晰。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强化证据失权,设定提交新证据的门槛,赋予超期举证一方证明是新证据的义务,并在法律中对新证据的类型予以明确界定以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证据知悉权。  相似文献   

13.
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实际上是主要证据的法律适用过程,而证据适用是指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定、排除和使用。保证证据法律适用的正确性,必须重视证据的功能性划分及其价值,正确界定证据的质量标准及其差异性,准确分析证据取舍的合法性及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4.
证据展示制度亦称证据展示制度 ,是诉讼双方在庭审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相互交换证据材料和信息的制度。证据展示范围应遵循全部展示和对等展示的原则 ;展示的时间应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 ,地点应在审理的法院 ;展示应受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证据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案件的侦破、诉讼实践中,而电子证据的提取与检验过程也需要严谨的专业手段和具体的操作规程。本文针对电子证据的特点对电子证据的提取原则、分析、鉴定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事、刑事诉讼法中都以列举的方式,对证据类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许多证据以各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特别是电子证据的出现,其独立的法律地位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同,但关于电子证据的认定以及其证明力的大小问题却始终困扰着司法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在实现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关于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规定,通过对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在立法上的缺陷、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证据首先是一种客观事物;证据又是一种认识要求和认识标准,它与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目的保持一致;诉讼中的证据又是一个法律的范畴,体现在诉讼程序中的证据是一个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不同意义的综合体,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任何程序技术、活动规则和法律制度都是在一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创制的,证据保全也不例外。一般认为,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是司法程序最主要的两个价值目标。因此,证据保全也必须有利于诉讼公正和效率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王轶群 《甘肃科技》2014,30(24):30-31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办公、商务、社交等方面处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身影,但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案件也频频发生,诸如网络侵权、电子商务纠纷、计算机病毒、恶意网络入侵、网络诈骗、窃取商业机密、散布淫秽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针对此类案件的调查,电子证据的获取至关重要,在2012年电子证据已被正式确定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在今后的诉讼活动中电子证据这一新的证据种类将被应用的越来越多,但是电子证据的获取必须遵循严格的取证程序才能获得法庭的认可,本文将对电子证据的流程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